一种现场绕制线圈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4439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场绕制线圈的装置,包括第一底盘、第二底盘、绕线轮、供线轮及驱动机构。第一底盘与第二底盘可拆式拼接。所述第一底盘的第一凹部与第二底盘的第二凹部拼合成第一轴孔。绕线轮可转动装设在第一轴孔中。绕线轮包括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可拆式拼接。第一分体的第三凹部与第二分体的第四凹部拼合成第二轴孔。供线轮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底盘上。驱动机构装设在第一底盘或第二底盘上,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绕线轮转动。上述的现场绕制线圈的装置,能够根据待检测索体的位置,方便将导线线圈快速缠绕到待检测索体上,这样对待检测索体进行的无损探伤检测效果将更加明显,无损探伤检测精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索缆的无损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现场绕制线圈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索缆无损检测方法中较成熟的有电磁检测法与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法。电磁检测法的基本原理是将铁磁性材料励磁至饱和,再通过电磁传感器对铁磁性材料的主磁通和漏磁通进行检测,并根据电磁场理论,对检测到的主磁通和漏磁通信号进行分析,进而对铁磁性材料的损伤情况做出判断。而磁致伸缩检测法的基本原理是磁致伸缩传感器中的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经功率放大后,由激励线圈对钢丝绳施加瞬间的激励磁场,激励磁场在钢丝绳中产生的机械波沿构件轴向传播。当钢丝绳有缺陷时,机械波将反射回来被接收线圈接收、并通过信号分析获得被测构件各处的损伤状况。上述的电磁检测方法中,由于索缆较长,且激励线圈的匝数较多,使得均无法实现将线圈方便快捷装设到索缆上,而是直接作为旁轴线圈设置,如此测试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现场绕制线圈的装置及方法,能方便快速将线圈绕制在索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现场绕制线圈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现场绕制线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盘与第二底盘,所述第一底盘与所述第二底盘可拆式拼接,所述第一底盘的拼接面设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底盘的拼接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凹部位置相应的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拼合成第一轴孔;绕线轮,所述绕线轮可转动装设在所述第一轴孔中,所述绕线轮具有绕线部,所述绕线部伸出到所述第一轴孔外,所述绕线轮包括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所述第一分体与所述第二分体可拆式拼接,所述第一分体的拼接面具有第三凹部,所述第二分体的拼接面具有与所述第三凹部位置相应的第四凹部,所述第三凹部与所述第四凹部拼合成第二轴孔;供线轮,所述供线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盘上,所述供线轮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场绕制线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底盘与第二底盘,所述第一底盘与所述第二底盘可拆式拼接,所述第
一底盘的拼接面设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底盘的拼接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凹部位
置相应的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拼合成第一轴孔;
绕线轮,所述绕线轮可转动装设在所述第一轴孔中,所述绕线轮具有绕线
部,所述绕线部伸出到所述第一轴孔外,所述绕线轮包括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
所述第一分体与所述第二分体可拆式拼接,所述第一分体的拼接面具有第三凹
部,所述第二分体的拼接面具有与所述第三凹部位置相应的第四凹部,所述第
三凹部与所述第四凹部拼合成第二轴孔;
供线轮,所述供线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盘上,所述供线轮与所述绕
线部位于所述第一底盘的同一侧面;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绕线轮传动相连,所述驱动机构装设在所
述第一底盘或所述第二底盘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绕线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绕制线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轮,
所述导轮与所述绕线轮相连,所述导轮装设在所述第二轴孔中,所述导轮包括
第三分体与第四分体,所述第三分体与所述第四分体可拆式拼接,所述第三分
体的拼接面具有第五凹部,所述第四分体的拼接面具有与所述第五凹部位置相
应的第六凹部,所述第五凹部与所述第六凹部拼合成第三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绕制线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
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装设在所述第一底盘上,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供线
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场绕制线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
机构与张力传感器,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张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
驱动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张力传感器装设在所述供线轮上,所述张力传感器用
于获取所述导线承受的张力值、并将所述张力值发送给所述控制机构,所述控
制机构根据所述张力值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或所述驱动机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场绕制线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
机构与转动次数传感器,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转动次数传感器、所述第一电机

\t以及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所述转动次数传感器装设在所述供线轮或第一底
盘上,所述转动次数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供线轮的转动次数、并将所述转动次
数发送给所述控制机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嘉黄文清卢家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诚泰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