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公交候车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4281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公交候车亭,包括站台,站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第一、第二、第三支撑梁均为矩形框架结构,第一、第二、第三支撑梁顶部固定有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第二顶板下方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监控摄像头,第一支撑梁中间固定有第一侧板,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之间的前后端固定有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第二支撑梁中间设置有推拉门,推拉门上设置有推拉手柄,第二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之间的后端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三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第三连接柱之间设置有推拉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为乘客提供遮阳、防雨场所,还能提供单独的密闭空间和临时的工作场所,更好的服务候车乘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公共设施
,尤其涉一种新型公交候车亭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交出行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作为公交车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公交候车亭的建设就成了公交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有的公交候车亭存在许多设计不合理的地方,不能够更好的为候车乘客提供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一种新型公交候车亭,不仅能够为乘客提供遮阳,防雨的候车场所,还能够为特殊乘客提供单独的密闭空间,和临时的工作场所,更好的服务候车乘客。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站台,所述站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支撑梁均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支撑梁顶部固定有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下方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监控摄像头,所述第一支撑梁中间固定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之间的前后端固定有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二支撑梁中间设置有推拉门,所述推拉门上设置有推拉手柄,所述第二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之间的后端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柱之间设置有上侧板,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公交候车亭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公交候车亭,包括站台,所述站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支撑梁均为矩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支撑梁顶部固定有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下方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监控摄像头,所述第一支撑梁中间固定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之间的前后端固定有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二支撑梁中间设置有推拉门,所述推拉门上设置有推拉手柄,所述第二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之间的后端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柱之间设置有上侧板,所述第三连接柱下端至站台上设置有下侧板,所述第二连接柱和第三连接柱之间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公交候车亭,包括站台,所述站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支撑梁均为矩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支撑梁顶部固定有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下方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监控摄像头,所述第一支撑梁中间固定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之间的前后端固定有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二支撑梁中间设置有推拉门,所述推拉门上设置有推拉手柄,所述第二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之间的后端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柱之间设置有上侧板,所述第三连接柱下端至站台上设置有下侧板,所述第二连接柱和第三连接柱之间设置有推拉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板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家雨江家芝倪恒史晨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首佳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