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3806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多个贯流风机,设置在壳体内,多个贯流风机沿壳体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无法对竖直方向上的不同高度处的出风风量单独进行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器通常为下侧进风、上侧出风,或者背面进风、正面出风,但是,无论上述哪种出风方式,现有的空调器均无法使空调器的出风侧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不同出风风量,这样,根据冷空气下降和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现有的空调器在制冷或制热状态下,无法对空调器所产生的冷量或热量进行充分地、合理地利用,造成了能量的浪费,而且容易造成室内上下温差较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无法对竖直方向上的不同高度处的出风风量单独进行调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多个贯流风机,设置在壳体内,多个贯流风机沿壳体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壳体具有出风口,空调器还包括出风面板,出风面板设置在出风口处,出风面板具有对应第一出风模式的第一出风区域和对应第二出风模式的第二出风区域。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区域和第二出风区域在出风面板的周向依次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区域包括设置在出风面板上的出风格栅,第二出风区域包括开设在出风面板上的多个出风孔。进一步地,多个出风孔阵列设置。进一步地,出风面板绕壳体的周向可移动地设置,出风面板还具有封堵区域,当封堵区域对应于出风口处时,出风面板位于遮挡位置,当第一出风区域位于出风口处时,空调器在第一出风模式下运行,当第二出风区域对应于出风口处时,空调器在第二出风模式下运行。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隔板,隔板将壳体的腔体分隔成沿纵向布置的多个子腔体,多个贯流风机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子腔体内。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区域包括沿纵向布置的多个第一子出风区域,多个第一子出风区域与多个子腔体一一对应设置;和/或第二出风区域包括沿纵向布置的多个第二子出风区域,多个第二子出风区域与多个子腔体一一对应设置。进一步地,贯流风机包括贯流风叶和电机,电机设置在贯流风叶一端。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风道组件,风道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多个贯流风机设置在风道组件上;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多个贯流风机,多个贯流风机沿壳体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从而使多个贯流风机位于壳体的纵向的不同的位置处,通过对多个贯流风机的风量进行单独控制,便能够有效地调整空调器在不同高度的出风风量。这样,当空调器在制热状态下,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通过增大位于壳体的下部的贯流风机的风量,减小位于壳体上部的贯流风机的风量,使热量迅速充满空调器所在的空间,达到快速升温的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从而不仅降低了空调器的能耗,还合理地利用了空调器所产生的热风。同样地,当空调器在制冷状态下,根据冷空气下降的原理,通过减小位于壳体的下部的贯流风机的风量,增大位于壳体上部的贯流风机的风量,使冷量迅速充满空调器所在的空间,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从而不仅降低了空调器的能耗,还合理地利用了空调器所产生的冷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当出风面板位于遮挡位置时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处于第一出风模式下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处于第二出风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的多个贯流风机、风道组件和换热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中的贯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4中的换热器组件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12、出风口;20、贯流风机;21、贯流风叶;22、电机;30、出风面板;31、第一出风区域;311、第一子出风区域;32、第二出风区域;321、第二子出风区域;40、封堵区域;50、风道组件;60、换热器组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无法对竖直方向上的不同高度处的出风风量进行单独调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如图1至图4所示,空调器包括壳体10和多个贯流风机20,多个贯流风机20设置在壳体10内,多个贯流风机20沿壳体10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多个贯流风机20,多个贯流风机20沿壳体10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从而使多个贯流风机20位于壳体10的纵向的不同的位置处,通过对多个贯流风机20的风量进行单独控制,便能够有效地调整空调器在不同高度的出风风量。这样,当空调器在制热状态下,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通过增大位于壳体10的下部的贯流风机20的风量,减小位于壳体10上部的贯流风机20的风量,使热量迅速充满空调器所在的空间,达到快速升温的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从而不仅降低了空调器的能耗,还合理地利用了空调器所产生的热风。同样地,当空调器在制冷状态下,根据冷空气下降的原理,通过减小位于壳体10的下部的贯流风机20的风量,增大位于壳体10上部的贯流风机20的风量,使冷量迅速充满空调器所在的空间,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从而不仅降低了空调器的能耗,还合理地利用了空调器所产生的冷风。通过使用本技术的空调器,在制冷或者制热状态下,空调器能够有效地调节空间内在不同高度处的温差,提高了客户的使用体验。在本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贯流风机20为两个,两个贯流风机20沿壳体10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制冷时,加大上面的贯流风机20的转速,适当降低下面的贯流风机20的转速;制热时,加大下面的贯流风机20的转速,适当降低上面的贯流风机20的转速。当空调器运行初期,上面的贯流风机20和下面的贯流风机20在较高转速档运行,出风面板30处于有风感状态;当空间温度达到用户对空调器设定温度状态时,上面的贯流风机20和下面的贯流风机20转速适当将低,出风面板30处于有无风感状态。在本技术的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隔板,隔板将壳体10的腔体分隔成沿纵向布置的多个子腔体,多个贯流风机2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子腔体内。这样,保证了多个贯流风机20之间互不干扰的工作,避免了不同的贯流风机20工作时产生的风之间的干涉对竖直方向上的不同高度处出风风量的影响,从而保证了空调器工作的可靠性。如图1至图3所示,壳体10具有出风口12,空调器还包括出风面板30,出风面板30设置在出风口12处,出风面板30具有对应第一出风模式的第一出风区域31和对应第二出风模式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多个贯流风机(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多个所述贯流风机(20)沿所述壳体(10)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多个贯流风机(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多个所述贯流风机(20)沿所述壳体(10)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具有出风口(12),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出风面板(30),所述出风面板(30)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2)处,所述出风面板(30)具有对应第一出风模式的第一出风区域(31)和对应第二出风模式的第二出风区域(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区域(31)和所述第二出风区域(32)在所述出风面板(30)的周向依次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区域(31)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面板(30)上的出风格栅,所述第二出风区域(32)包括开设在所述出风面板(30)上的多个出风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出风孔阵列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面板(30)绕所述壳体(10)的周向可移动地设置,所述出风面板(30)还具有封堵区域(40),当所述封堵区域(40)对应于所述出风口(12)处时,所述出风面板(30)位于遮挡位置,当所述第一出风区域(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叶务占林金煌何振健刘明校肖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