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孔洞率生产垃圾空心砖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3027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孔洞率生活垃圾空心砖的生产方法,它主要采用了快速好氧发酵和二级机械筛分,将生活垃圾处理成制砖的原料,并根据高孔洞率垃圾砖的特点选择制砖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采用上述方法制造垃圾空心砖,发酵期短(30-40天),可用于制砖的部分约占生活垃圾总量的85%左右,而且这种制砖原料可代替煤炭燃料和粘土,节约了能源,并且提高了产品的内在质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废料做为填充料生产建筑用砖的生产方法,特别是涉及利用生活垃圾为填充料生产建筑用高孔洞率空心砖的方法。目前国内生产生活垃圾烧结砖,多数采用如下工艺首先采用自然堆放发酵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预处理,降解其中的有机物,堆放时间一般需要一年左右,而后才能进行人工分选、破碎,处理成腐熟的垃圾原料;其次,在制砖过程中普遍采用与大量的粘土混合粉碎,再搅拌和挤出制成实心砖坯,然后自然干燥后置入轮窑或小立窑烧成。这种方法工艺虽然简单,但是存在以下缺陷1)垃圾的处理时间周期长,可利用的垃圾量少,没有达到充分利用垃圾的目的;2)自然发酵处理的垃圾成份复杂,使制成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3)实心小块砖用粘土的比例大,但是保温性差,重量大,运输量大,粘土用量也偏大,已不符合国家墙体材料的改革方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生活垃圾预处理时间短,腐熟的垃圾成份稳定,垃圾的利用率高,而且制成的产品质量稳定,节约能源的高孔洞率生活垃圾空心砖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对新鲜的生活垃圾采取快速好氧发酵法处理,在发酵过程中通过控制水份、PH值和C/N等理化指标,以增加发酵速度,一般含水量控制在40-60%,PH值为7-8,C/N比值范围20∶1-30∶1,温度为50-70℃。在发酵时最好在其表层上覆盖一层已腐熟的垃圾料,以保持温度,并起到微生物接种以及防止臭气扩散的作用。经过好氧发酵工艺处理的垃圾,可以杀死垃圾中的病源微生物及寄生虫卵,达到无害化和防止病源传播的目的。腐熟后的垃圾采用二级机械化筛分,一级筛分为粗分,二级为细分。粗分的筛子筛孔孔径选择很重要,根据腐熟后可利用垃圾的状况分析,筛孔最好选择在25MM左右,这种情况下,筛下物的比例可占到85%左右。通过粗步的筛分分离,筛上物掩埋,筛下物进入粉碎细筛分过程,筛上物回到再粉碎程序,筛下物即可作为制砖的原料。这种筛分和粉碎的机械化方法,可大大提高垃圾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经筛分的垃圾原料其发热量一般为3.5~6.0兆焦/公斤,其自身可以代替目前的内燃烧结砖所用的燃料。对于垃圾空心砖,重要的是选择好培烧热值,热值过高,容易造成培烧过火;热值过低,将导致产品欠火,强度低,综合性能差。另外,垃圾的塑性差,每掺配1%的垃圾混合料的塑性指数要下降0.15-0.2。根据这些影响垃圾制砖的因素,本专利技术的生活垃圾与粘土按重量比选择20-40%的比例混合,粗混后送入对辊破碎机中混合破碎之2-4mm,再经搅拌机充分伴合均匀,搅拌后的原料含水量应保持在16-18%。这种原料经真空机挤条、切坯制成空心砖湿坯,然后送入窑中烧结。湿坯在入窑烧结时含水率保持在2-8%,烧结温度控制在900-1000℃。本专利技术根据高孔洞率空心砖的指标要求和垃圾做为原料制空心砖存在的优缺点,采用上述方法制造垃圾空心砖,发酵期短(30-40天),可用于制砖的部分约占生活垃圾总量的85%左右,而且这种制砖原料可代替煤碳燃料和粘土,节约了能源,并且提高了产品的内在质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城市新鲜垃圾好氧发酵处理,其具体控制指标分别为含水量50%,PH值7,C/N20∶1,温度60℃。在这种条件下,发酵期为35天左右。一级筛分的筛孔25mm,筛下物分进行破碎后再筛分,使垃圾原料的颗粒在4mm以下。垃圾原料与粘土以3∶7的配比混合,经进一步用对辊机破碎,并加水搅拌均匀,使其含水率保持在16%,送入真空挤泥机,挤出、切条和切坯,自然干燥至含水率为5-6%,在950℃下焙烧,即可制成薄壁水平三孔型、孔洞率为50%的空心砖。该砖经技术性能测试,大面、条面压强均达到合格品要求;吸水率为13.2%,达到优等品指标;冻融、石灰爆裂等均达到优等品要求,符合国家质量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高孔洞率生活垃圾空心砖的生产方法,它主要有垃圾好氧发酵、筛分、粉碎、与粘土混合粉碎、搅拌、制坯和入窑烧结工艺组成,其特征在于新鲜的生活垃圾采取快速好氧发酵法,在发酵过程中含水量控制在40-60%,PH值为7-8,C/N比值范围20∶1-30∶1,温度为50-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孔洞率生活垃圾空心砖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好氧发酵的垃圾表层上覆盖一层已腐熟的垃圾。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高孔洞率生活垃圾空心砖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腐熟后的垃圾采用二级机械化筛分,一级筛分分为粗分,二级为细分,粗分筛孔最好选择在25MM,通过粗步的筛分分离,筛下物进入粉碎细筛分过程,筛上物回到粉碎程序,筛下物即可作为制砖的原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孔洞率生活垃圾空心砖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活垃圾与粘土按重量以20-40%的比例进行混合,粗混后送入对辊破碎机中混合破碎为2-4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孔洞率生活垃圾空心砖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送入搅拌机充分伴合均匀的原料,其含水量应保持在16-18%,这种原料经真空机挤条、切坯制成空心砖湿坯,然后入窑烧结,湿坯在入窑烧结时含水率保持在2-8%,烧结温度控制在900-100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孔洞率生活垃圾空心砖的生产方法,它主要采用了快速好氧发酵和二级机械筛分,将生活垃圾处理成制砖的原料,并根据高孔洞率垃圾砖的特点选择制砖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采用上述方法制造垃圾空心砖,发酵期短(30-40天),可用于制砖的部分约占生活垃圾总量的85%左右,而且这种制砖原料可代替煤炭燃料和粘土,节约了能源,并且提高了产品的内在质量。文档编号C04B38/02GK1129682SQ95110428公开日1996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刘明, 孙中宇, 林泉, 曹烈卿, 刘德胜 申请人:青岛市环境卫生科研所, 青岛市建筑材料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孔洞率生活垃圾空心砖的生产方法,它主要有垃圾好氧发酵、筛分、粉碎、与粘土混合粉碎、搅拌、制坯和入窑烧结工艺组成,其特征在于:新鲜的生活垃圾采取快速好氧发酵法,在发酵过程中含水量控制在40-60%,PH值为7-8,C/N比值范围:20∶1-30∶1,温度为50-7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孙中宇林泉曹烈卿刘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环境卫生科研所青岛市建筑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