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油缸
,涉及一种压套压扁模组。
技术介绍
传统油缸存在的几个不足:1.在零件组装时,由于工件外型的多样性,传统的油缸只能进行一项动作,每种工件都需要配备两个油缸,容易漏掉动作、受油压的限制可能出现压力不稳定,工件的没有压到位,导致工件的批废;2.由于油缸的特性,每个件号需配备2个,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压套压扁模组,该模组改善了传统油缸所带来的压紧力不稳定,成本高等问题。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压套压扁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缸体,所述第二缸体上套设壳体,第二缸体的导向孔中设置导向杆,导向杆前端安装连接法兰,连接法兰内孔配合设置连接块,第二缸体后端固定后端盖,第二缸体内腔设置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内腔设置第一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固定连接于后端盖,第一缸体内腔滑动设置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伸出至极限位置时,第二活塞杆前端从第一活塞杆前端通孔及连接块的孔中伸出,并在第二活塞杆前端部固定连接杆,连接杆前端固定衬套压头,所述连接杆外侧套设压扁头;所述后端盖外侧固定油路块,油路块的油路与后端盖的油路连通,后端盖的油路分别连通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的内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缸体前端具有收口,第二活塞杆后端具有凸起,凸起的直径大于收口的直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杆上套设第一护板,第一护板贴靠于第二缸体端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活塞杆前端杆体上螺纹连接锁紧螺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块的外端面设置第二护板。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产品解决了之前传统油缸由于环境油压等限制所带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套压扁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缸体(2),所述第二缸体(2)上套设壳体(1),第二缸体(2)的导向孔中设置导向杆(3),导向杆(3)前端安装连接法兰(4),连接法兰(4)内孔配合设置连接块(10),第二缸体(2)后端固定后端盖(16),第二缸体(2)内腔设置第一活塞杆(12),第一活塞杆(12)内腔设置第一缸体(14),所述第一缸体(14)固定连接于后端盖(16),第一缸体(14)内腔滑动设置第二活塞杆(11),所述第二活塞杆(11)伸出至极限位置时,第二活塞杆(11)前端从第一活塞杆(12)前端通孔及连接块(10)的孔中伸出,并在第二活塞杆(11)前端部固定连接杆(7),连接杆(7)前端固定衬套压头(6),所述连接杆(7)外侧套设压扁头(5);所述后端盖(16)外侧固定油路块(15),油路块(15)的油路与后端盖(16)的油路连通,后端盖(16)的油路分别连通第一缸体(14)、第二缸体(2)的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套压扁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缸体(2),所述第二缸体(2)上套设壳体(1),第二缸体(2)的导向孔中设置导向杆(3),导向杆(3)前端安装连接法兰(4),连接法兰(4)内孔配合设置连接块(10),第二缸体(2)后端固定后端盖(16),第二缸体(2)内腔设置第一活塞杆(12),第一活塞杆(12)内腔设置第一缸体(14),所述第一缸体(14)固定连接于后端盖(16),第一缸体(14)内腔滑动设置第二活塞杆(11),所述第二活塞杆(11)伸出至极限位置时,第二活塞杆(11)前端从第一活塞杆(12)前端通孔及连接块(10)的孔中伸出,并在第二活塞杆(11)前端部固定连接杆(7),连接杆(7)前端固定衬套压头(6),所述连接杆(7)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孔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烨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