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超低排放的脱硫除尘的组合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1243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超低排放的脱硫除尘的组合工艺,在脱硫塔中按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洗涤降温段、一级吸收段、二级吸收段、一级除雾段、二级除雾段和三级除雾段;将烟气经脱硝除尘后,进入洗涤降温段,用pH值为3~5,密度为1200~1250g/L的硫酸铵溶液喷淋,再采用pH值为5.5~6.5,密度为1100~1250g/L的吸收液进行喷淋后;采用pH值为5.0~5.8,密度为1030~1100g/L的吸收液进行喷淋,然后对烟气进行除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分段控制吸收液的密度、pH值等对热烟气进行梯度洗脱,再结合采用特有的除雾器等装置脱除雾滴等,能有效脱除烟气中的硫和烟尘等,实现超低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实现超低排放的脱硫除尘的组合工艺
技术介绍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巨大,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排放量居世界第一,超过了我国大气环境的自净能力,年降水pH值小于5.6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40%,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SO2排放和酸雨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燃煤、冶金、化工等行业。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和雾霾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现有为解决尘排放浓度超标,主要是利用钙法脱硫出口处安装湿式电除雾器装置的方法,但此装置投资大、占用空间大、能耗高,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提升和创新,才能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超低排放的脱硫除尘的组合工艺,该工艺能有效脱硫除尘,达到超低排放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组合工艺中包括脱硫除尘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上开设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在所述烟气进口与烟气出口之间,按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洗涤降温段、一级吸收段、二级吸收段、一级除雾段、二级除雾段和三级除雾段;将燃煤含有SO2的120℃~180℃的烟气经脱硝除尘后,从所述烟气进口进入至所述洗涤降温段中,采用pH值为3~5,密度为1200~1250g/L的硫酸铵溶液进行喷淋,将烟气的温度降低至45℃~60℃;烟气流至所述一级吸收段中,采用pH值为5.5~6.5,密度为1100~1250g/L的吸收液进行喷淋;烟气至二级吸收段时,采用pH值为5.0~5.8,密度为1030~1100g/L的吸收液进行喷淋,然后烟气依次进入一级除雾段、二级除雾段和三级除雾段,从烟气出口排放。本专利技术中的吸收液可以为硫酸铵溶液,也可以为硫酸铵溶液喷淋洗涤烟气后能循环利用的液体。SO2烟气经过脱硝、除尘,热烟气进入脱硫除尘超低排放组合工艺及装置,烟气中尚有余量的NOx,微量的SO3、SO32-、NH3(脱硝剩余)等,可能还有HCl、HF。本工艺采用沿程治理(脱硫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脱除SO2,同时在过程中协同治理其它污染组分,实现超低排放。在串级式脱硫塔的洗涤降温段中,SO2烟气与喷淋的硫酸铵水溶液逆流接触,在绝热条件下烟气降温使溶液水分蒸发,硫酸铵溶液达到微饱和(结晶浓度的介稳区),溶液的洗涤降温作用去除部分尘、SO3、SO32-、NH3、HF、HCl。冷却降温后的烟气进入第一级吸收段,主要由吸收液中浓度较高的(NH4)2SO3吸收SO2,伴随脱硫作用,亚盐把部分NOx还原为N2,再进入第二级吸收段进一步脱SO2,再经过除氨雾段,最后经过三级多层的组合式超级除雾器,烟气达到超低排放。微饱和的硫酸铵溶液进入硫酸铵洗涤循环槽(结晶槽)结晶,下层浓度较高的晶浆去分离,上层低浓度晶浆循环回流洗涤降温段。本专利技术能应用于燃煤及其它烟气二氧化硫不同浓度变化,解决脱硝过程烟气中剩余氨、SO3、SO32-及机械尘、气溶胶等问题。进一步地,所述洗涤降温段与一级吸收段之间设置第一升气盘;所述一级吸收段与二级吸收段之间设置第二升气盘;所述二级吸收段与一级除雾段之间设置第三升气盘。进一步地,在所述烟气进口与脱硫塔的塔底之间设置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氧化段、二级吸收槽和一级吸收槽;所述氧化段、二级吸收槽与一级吸收槽之间均采用带孔隔板隔开;所述一级吸收槽与所述第一升气盘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二级吸收槽与所述第二升气盘通过管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一级除雾段(6)包括若干层波纹板填料吸收层;所述二级除雾段(7)包括若干层填料吸收层和若干层折流板屋脊式除雾器;所述三级除雾段(8)包括若干层丝网除雾器。进一步地,所述一级除雾段(6)与所述二级除雾段(7)之间采用第四升气盘(13)隔开。进一步地,在所述洗涤降温段(3)、一级吸收段(4)和二级吸收段(5)内分别设置若干喷淋器;在所述波纹板填料吸收层、填料吸收层、折流板屋脊式除雾器或丝网除雾器的上方设置若干喷淋器。进一步地,还包括水槽;所述水槽通过管道与所述喷淋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槽由隔板分隔为第一水槽、第二水槽和第三水槽;所述第一水槽通过管道与所述丝网除雾器上方的喷淋器连接;所述第二水槽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第四升气盘、所述波纹板填料吸收层上方的喷淋器和所述折流板屋脊式除雾器上方的喷淋器连接;所述第三水槽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三升气盘和所述波纹板填料吸收层上方的喷淋器连接;所述第三水槽通过管道与所述一级吸收槽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洗涤循环槽;所述洗涤循环槽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洗涤降温段的喷淋器和所述氧化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吸收槽通过管道与所述二级吸收段内的喷淋器连接;所述一级吸收槽通过管道与所述一级吸收段内的喷淋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控制吸收液的密度、pH值等对热烟气进行梯度洗脱,再结合采用特有的除雾器等装置脱除雾滴等,能有效脱除烟气中的硫和烟尘等,实现超低排放。相对于现有装置,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能耗少,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治理燃煤、冶金、煤化工等行业排放的含硫烟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脱硫塔,2-烟气进口,3-洗涤降温段,4-一级吸收段,5-二级吸收段,6-一级除雾段,7-二级除雾段,8-三级除雾段,9-烟气出口,10-第一升气盘,11-第二升气盘,12-第三升气盘,13-第四升气盘,14-氧化段,15-二级吸收槽,16-带孔隔板,17-一级吸收槽,18-洗涤循环槽,19-水槽,191-第一水槽,192-第二水槽,193-第三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实现超低排放的脱硫除尘的装置,包括脱硫塔1;脱硫塔1上开设烟气进口2和烟气出口9;在烟气进口2与烟气出口9之间,按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洗涤降温段3、一级吸收段4、二级吸收段5、一级除雾段6、二级除雾段7和三级除雾段8。其中,洗涤降温段3与一级吸收段4之间设置第一升气盘10;一级吸收段4与二级吸收段5之间设置第二升气盘11;二级吸收段5与一级除雾段6之间设置第三升气盘12。在烟气进口2与脱硫塔1的塔底之间设置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氧化段14、二级吸收槽15和一级吸收槽17;氧化段14、二级吸收槽15与一级吸收槽17之间均采用带孔隔板16隔开;当一级吸收槽17中的液体装满时,可从小孔中溢流至二级吸收槽15,同理,二级吸收槽15的液体也可流至氧化段14中,然后通过设置在氧化段14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超低排放的脱硫除尘的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工艺中包括脱硫除尘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脱硫塔(1);所述脱硫塔(1)上开设烟气进口(2)和烟气出口(9);在所述烟气进口(2)与烟气出口(9)之间,按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洗涤降温段(3)、一级吸收段(4)、二级吸收段(5)、一级除雾段(6)、二级除雾段(7)和三级除雾段(8);将燃煤含有SO2的120℃~180℃的烟气经脱硝除尘后,从所述烟气进口(2)进入至所述洗涤降温段(3)中,采用pH值为3~5,密度为1200~1250g/L的硫酸铵溶液进行喷淋,将烟气的温度降低至45℃~60℃;烟气流至所述一级吸收段(4)中,采用pH值为5.5~6.5,密度为1100~1250g/L的吸收液进行喷淋;烟气至二级吸收段(5)时,采用pH值为5.0~5.8,密度为1030~1100g/L的吸收液进行喷淋,然后烟气依次进入一级除雾段(6)、二级除雾段(7)和三级除雾段(8),从烟气出口(9)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超低排放的脱硫除尘的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工艺
中包括脱硫除尘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脱硫塔(1);所述脱硫塔(1)上开设烟气
进口(2)和烟气出口(9);在所述烟气进口(2)与烟气出口(9)之间,按烟
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洗涤降温段(3)、一级吸收段(4)、二级吸收段(5)、
一级除雾段(6)、二级除雾段(7)和三级除雾段(8);将燃煤含有SO2的120℃~
180℃的烟气经脱硝除尘后,从所述烟气进口(2)进入至所述洗涤降温段(3)
中,采用pH值为3~5,密度为1200~1250g/L的硫酸铵溶液进行喷淋,将烟气
的温度降低至45℃~60℃;烟气流至所述一级吸收段(4)中,采用pH值为5.5~
6.5,密度为1100~1250g/L的吸收液进行喷淋;烟气至二级吸收段(5)时,采
用pH值为5.0~5.8,密度为1030~1100g/L的吸收液进行喷淋,然后烟气依次
进入一级除雾段(6)、二级除雾段(7)和三级除雾段(8),从烟气出口(9)
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超低排放的脱硫除尘的组合工艺,其特
征在于:所述洗涤降温段(3)与一级吸收段(4)之间设置第一升气盘(10);
所述一级吸收段(4)与二级吸收段(5)之间设置第二升气盘(11);所述二级
吸收段(5)与一级除雾段(6)之间设置第三升气盘(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超低排放的脱硫除尘的组合工艺,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烟气进口(2)与脱硫塔(1)的塔底之间设置从上到下依次设
置氧化段(14)、二级吸收槽(15)和一级吸收槽(17);所述氧化段(14)、二
级吸收槽(15)与一级吸收槽(17)之间均采用带孔隔板(16)隔开;所述一
级吸收槽(17)与所述第一升气盘(10)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二级吸收槽(15)
与所述第二升气盘(11)通过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实现超低排放的脱硫除尘的组合工
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子平刘应隆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亚太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