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和接头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812119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该连接方法包括:使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触,通过旋转工具下压钛合金表面,使得旋转工具与钛合金表面之间产生热量,生成的热量通过钛合金传导至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界面,在旋转工具的压力和热量的作用下,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连接方法获得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接头以及该连接接头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实施简便、有效可靠、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的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得到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接头。
技术介绍
在金属材料与塑料材料的连接中,常见的方式有机械连接、粘合剂粘接和焊接。机械连接的强度虽然很高,但有着一定应用场景的限制,比如密封性不好。同时也需要对接头进行特殊的结构设计或使用铆钉,生产成本较高。粘合剂粘接的方法对使用的环境温度有较高的要求,且对于表面张力较低的塑料无法获得很好的强度。焊接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使接头界面处的塑料熔融并施以一定的压力形成连接。目前主要通过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感应加热焊接、搅拌摩擦焊接,等等。激光焊接会在界面处产生气泡,影响接头的强度;超声波焊接无法对厚度厚的构件进行连接;感应加热焊接在接头形状与尺寸上有着限制;搅拌摩擦焊接的方法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公布号为CN10339182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构件与塑料构件的接合方法,涉及到搅拌摩擦焊接的方法,该方法限制了旋转工具的轴线相对于金属构件表面法线的倾斜角θ满足0°<θ≤5°,并限制了旋转工具的顶端面的直径D和金属构件的厚度t满足5t≤D≤20t的条件,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实施难度降低的、有效的、满足不同厚度构件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150万以上)的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使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触,通过旋转工具下压钛合金表面,使得旋转工具与钛合金表面之间产生热量,生成的热量通过钛合金传导至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界面,在旋转工具的压力和热量的作用下,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接。进一步地,旋转工具下压时,旋转工具的轴线相对于钛合金表面的法线的倾斜角被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进一步地,旋转工具与钛合金表面之间产生的热量来源于旋转工具与钛合金的摩擦生热和旋转工具与钛合金相互作用带来的钛合金塑性变形的生热。更进一步地,旋转工具与钛合金表面之间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钛合金的传导使得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界面处的温度高于或等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熔融温度,从而使得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界面处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处于流动状态。更进一步地,旋转工具与钛合金表面之间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钛合金的传导使得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界面处的温度低于钛合金的熔点。进一步地,旋转工具与钛合金表面之间产生的热量的大小通过调整旋转工具的转速、停留时间、下压量、线焊时的走速等工艺参数实现。进一步地,在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触之前,对钛合金的一侧进行表面处理,使得钛合金的一侧具有粗糙表面,然后使钛合金的粗糙表面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触。更进一步地,通过三维打印技术使得钛合金的一侧具有粗糙表面。进一步地,通过三维打印技术使得钛合金的三维打印表面的多孔孔径为50μm~3mm。更进一步地,通过机械加工、化学侵蚀等使得钛合金的一侧具有粗糙表面。进一步地,钛合金的粗糙表面的粗糙度小于Ra500。进一步地,旋转工具为回转体。进一步地,旋转工具与钛合金表面相互作用的顶端呈圆形,顶端面具有纹路,该纹路使得旋转工具在旋转过程中将被压材料往顶端面的中心收集。更进一步地,旋转工具的顶端面突出设置有直径比该顶端面的直径小的探头。进一步地,钛合金的表面形状、超高分子聚乙烯的表面形状、钛合金与超高分子聚乙烯的界面处的形状为平面或其它任意形状。进一步地,钛合金与超高分子聚乙烯的界面处的形状为曲面。进一步地,旋转工具的运动方式为:旋转工具下压至钛合金表面,保持位置不变,停留合适的加热时间(比如30s~90s)后抬起。进一步地,旋转工具的运动方式为:旋转工具下压至钛合金表面,然后沿钛合金表面移动,移动的方向始终与钛合金表面的法线方向垂直,直到覆盖所需的连接区域,最后旋转工具抬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接头,该连接接头通过上述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获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接头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比如在颞下颌关节置换假体中的应用。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都是常见的生物医用材料,两者的连接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颞下颌关节置换假体中,关节窝常采用超高分量聚乙烯,颧弓固定部常采用钛合金,两者需要有效可靠的连接。常规的机械连接方法容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微动,且假体中不允许随意添加粘合剂。而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方法能够实现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有效可靠的连接。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接头不限于应用在颞下颌关节置换假体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三维打印技术直接获得具有一定表面粗糙度的钛合金粗糙表面,而现有技术通过其它方式或阳极氧化处理来获得粗糙表面,过程复杂且效果较差。(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旋转工具与钛合金接触的顶端面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纹路,即可满足0°连接(即旋转工具的轴线相对于钛合金表面的法线的倾斜角可以为0°),降低了连接方法的实施难度、提高了接头表面质量。(3)本专利技术对旋转工具的顶端面的直径和钛合金的厚度没有限制,通过调整旋转工具的转速、停留时间、下压量、线焊时的走速等工艺参数来调整热量的生成,因而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的构件的连接条件。本专利技术还对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界面的形状没有限制,可用于两者的非平面连接面(比如曲面连接面)。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接之前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处于连接过程中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的截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处于连接过程中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包括一种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使钛合金2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接触,通过旋转工具1下压钛合金表面4,使得旋转工具1与钛合金表面4之间产生热量,生成的热量通过钛合金2传导至钛合金2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的界面,在旋转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方法包括:使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触,通过旋转工具下压钛合金表面,使得所述旋转工具与所述钛合金表面之间产生热量,生成的热量通过所述钛合金传导至所述钛合金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界面,在所述旋转工具的压力和所述热量的作用下,所述钛合金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方法包括:
使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触,通过旋转工具下压钛合金表面,使得所述旋
转工具与所述钛合金表面之间产生热量,生成的热量通过所述钛合金传导至所述钛合
金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界面,在所述旋转工具的压力和所述热量的作用下,所
述钛合金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工具下压时,所述旋转工具的轴线相对于所述钛合金表面的法线的倾斜角被
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钛合金与所述超高分子聚乙烯的界面处的形状为平面或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工具与所述钛合金表面之间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所述钛合金的传导使得所述
钛合金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界面处的温度高于或等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
熔融温度,从而使得所述钛合金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界面处的所述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处于流动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科陈滨熹单爱党张善勇杨驰郑吉驷沈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