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引流与加药为一体的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0454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4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引流与加药为一体的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包括三通管(1)、引流管(2)、引流袋(3);三通管由侧向管道(18)、上管道(17)、下管道(19)组成;侧向管道(18)用于连接中心静脉导管,上管道(17)用于加入药物,下管道(19)用于连接引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引流装置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处的密闭性以及连接的牢固性强,而且可以在不去除引流装置的情况下实现药物的注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引流装置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集引流与加药为一体的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心包穿刺术是减轻心包积液患者引起的心脏压塞和呼吸困难主要措施之一。传统方法是采用穿刺针直接刺入心包腔抽液,但反复穿刺易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穿刺风险,易损伤心肌,增加感染机会。近年来,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替代方式,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持续引流300-500ml,心包积液的心脏压塞症状立即缓解、血压回升、心率下降、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与传统的心包穿刺抽液相比,运用中心静脉导管作心包引流具有以下优点:(1)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了穿刺风险,引流过程中,能控制引流的速度和量,动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与性质;(2)中心静脉导管柔软富有弹性,与心血管组织相容性好,对局部的刺激性小,留置时间长,并发感染机会少;(3)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法引流心包积液可以一次置管,缓慢持续引流;同时不妨碍患者床上活动和休息,保证了引流过程中的舒适体位,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体外引流管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引流与加药为一体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包括三通管(1)、引流管(2)、引流袋(3);所述三通管(1)由侧向管道(18)、上管道(17)、下管道(19)组成;所述侧向管道(18)与所述上管道(17)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侧向管道(18)与所述下管道(19)的夹角小于90度,且所述上管道(17)与所述下管道(19)的夹角为180度,所述上管道(17)的最下端管口形状与所述下管道(19)的最上端管口形状大小相同;所述侧向管道(18)的一端设有连接装置(11);所述下管道(19)一端连接所述引流管(2)、所述引流管(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引流袋(3);所述侧向管道(18)与所述上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引流与加药为一体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包括
三通管(1)、引流管(2)、引流袋(3);所述三通管(1)由侧向管道(18)、上
管道(17)、下管道(19)组成;所述侧向管道(18)与所述上管道(17)的夹
角大于90度,所述侧向管道(18)与所述下管道(19)的夹角小于90度,且所
述上管道(17)与所述下管道(19)的夹角为180度,所述上管道(17)的最下
端管口形状与所述下管道(19)的最上端管口形状大小相同;所述侧向管道(18)
的一端设有连接装置(11);所述下管道(19)一端连接所述引流管(2)、所述
引流管(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引流袋(3);所述侧向管道(18)与所述上管道
(17)的转角处的管道壁上设有第一阀门接触装置(14)、所述侧向管道(18)
与所述下管道(19)的转角处的管道壁上设有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所述第
一阀门接触装置(14)和所述第二阀门接触装置(15)的位置是相对的;与所述
侧向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谷天祥房勤张玉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