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905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根据混凝土材料本身多层次的特点,通过两种高弹性模量纤维的几何尺寸的优化混杂,达到与混凝土各层次特征尺度的良好匹配,以较低的纤维体积掺量实现了从整体上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的目的。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阻裂、抗裂特性,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疲劳破坏性能和耐久性,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可以满足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无裂缝和薄壁等特种结构的设计要求。因而可广泛应用于土木、水利、市政、交通、海洋、核电等领域的混凝土结构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土木工程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是以通常的混凝土为基础,其中混杂有微细碳纤维、普通钢纤维和相应的分散剂,具体配方如下混杂纤维的组成碳纤维 0.1-0.5%钢纤维 0.1-0.9%硅灰 1-10.0%甲基纤维素 0.01-0.2%以上两种纤维掺入量是以混凝土为基数的体积百分比,两者之和不大于1.0%,分散剂硅灰的用量为按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量为基数的重量百分比,分散剂甲基纤维素用量为按混凝土中用水量为基数的重量百分比。上述混杂纤维混凝土较为合适的配方如下碳纤维 0.1-0.2% 钢纤维 0.3-0.9%硅灰3.0-6.0%甲基纤维素 0.05-0.2%以上两种纤维掺量为以混凝土为基数的体积百分比,两者之和不大于1.0%。以上硅灰的用量为按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量为基数的重量百分比,甲基纤维素用量为按混凝土中用水量为基数的重量百分比。对各组分材料品质可以有如下要求碳纤维沥青基或PAN基碳纤维,长度3-10毫米,直径小于10微米,弹性模量大于200GPa,延伸率大于1.4%,抗拉强度大于2000MPa。钢纤维长度不小于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通常的混凝土为基础,其中混杂有微细碳纤维、普通钢纤维和相应分散剂,具体配方如下:碳纤维 0.1-0.5%钢纤维 0.1-1.0%硅灰 1-10.0%甲基纤维素 0.01-0.2% 以上两种纤维掺入量为以混凝土为基数的体积百分比,两者之和不超过1.0%,分散剂硅灰的用量为按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量为基数的重量百分比,分散剂甲基纤维素用量为按混凝土中用水量为基数的重量百分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武吴科如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