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水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887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钢渣水泥,其特征在于:它是先将石灰石、粘土、砂岩、钢渣等原料按比例配合后,经过粉磨、煅烧制成水泥熟料,然后将水泥熟料与水渣、钢渣、添加剂等原料按比例配合共同粉磨即形成水泥,其中制备水泥熟料的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    石灰石675-735  粘土100-160    砂岩85-95  钢渣75-85    制备水泥的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    熟料375-425  水渣375-425    钢渣160-180  添加剂25-35。(*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渣水泥
技术介绍
GB1344-1999中规定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和GB12958-1999中规定的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工艺中均使用硫酸渣和铁矿石,掺量在3~5%,它们存在需水量大,后期强度低,与木质素及奈系减水剂适应性差等缺点,并且其抗硫酸盐侵蚀、抗干燥收缩和抑制碱集料膨胀性能都较差。它们不仅存在上述缺点,而且还存在资源短缺问题,没有很好地利用工业废渣,而另一方面钢铁企业的钢渣却通过掩埋的办法处理,既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又需占用大量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既能利用工业废渣,保护环境,又能改善复合水泥性能的钢渣水泥。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钢渣水泥是先将石灰石、粘土、砂岩、钢渣等原料按比例配合后,经过粉磨、煅烧制成水泥熟料,然后将水泥熟料与水渣、钢渣、添加剂等原料按比例配合共同粉磨即形成水泥,其中制备水泥熟料的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石灰石675-735份粘土100-160份砂岩85-95份钢渣75-85份制备水泥的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熟料375-425份 水渣375-425份钢渣160-180份 添加剂25-35份。上述的钢渣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为烧石膏、明矾石和元明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在生产熟料和水泥时均使用了钢渣,提高了钢渣的用量,解决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为工业废渣处理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本专利技术用钢渣作为煅烧水泥熟料的生料原料,易于配制硅酸率较高的熟料,可改善熟料的后期强度,而且还可利用钢渣的晶种作用,改善水泥熟料的易烧性,降低热耗。在高掺量矿渣水泥中引入适量的钢渣,激发矿渣的活性,使混合材总量达60~65%,水泥强度等级可达到42.5,与GB1344-1999中规定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和GB12958-1999中规定的复合硅酸盐水泥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需水量小,后期强度高,与木质素及奈系减水剂适应性好等优点,并且其抗硫酸盐侵蚀、抗干燥收缩和抑制碱集料膨胀性能都高于上述两种水泥。3、本专利技术在不增加水泥生产设备、不改变水泥工艺条件的情况下,熟料产量提高36%,熟料强度提高10MPa,能耗降低25%,CO2排放量减少12%。若全国的水泥企业广泛应用,每年可消化利用钢渣2000万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制备水泥熟料的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石灰石695kg、粘土135kg、砂岩89kg、钢渣81kg;制备水泥的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熟料425kg、水渣375kg、钢渣170kg、烧石膏12kg、明矾石6kg、元明粉12kg。实施例2本实施例制备水泥熟料的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石灰石700kg、粘土130kg、砂岩90kg、钢渣80kg;制备水泥的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熟料420kg、水渣380kg、钢渣170kg、烧石膏18kg、元明粉12kg。实施例3本实施例制备水泥熟料的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石灰石710kg、粘土120kg、砂岩92kg、钢渣78kg;制备水泥的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熟料400kg、水渣400kg、钢渣170kg、烧石膏30kg。上述三个实施例熟料的物理性能 上述三个实施例的水泥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钢渣水泥,其特征在于它是先将石灰石、粘土、砂岩、钢渣等原料按比例配合后,经过粉磨、煅烧制成水泥熟料,然后将水泥熟料与水渣、钢渣、添加剂等原料按比例配合共同粉磨即形成水泥,其中制备水泥熟料的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石灰石675-735 粘土100-160砂岩85-95 钢渣75-85制备水泥的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熟料375-425 水渣375-425钢渣160-180 添加剂25-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渣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为烧石膏、明矾石和元明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渣水泥,它是先将石灰石、粘土、砂岩、钢渣等原料按比例配合后,经过粉磨、煅烧制成水泥熟料,然后将水泥熟料与水渣、钢渣、添加剂等原料按比例配合共同粉磨即形成水泥。本专利技术在生产熟料和水泥时均使用了钢渣,提高了钢渣的用量,解决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为工业废渣处理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具有需水量小,后期强度高,与木质素及奈系减水剂适应性好等优点,并且其抗硫酸盐侵蚀、抗干燥收缩和抑制碱集料膨胀性能都较好。文档编号C04B7/00GK1486951SQ0313894公开日2004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侯新凯, 李虎森, 李文卿, 范莲花 申请人: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新凯李虎森李文卿范莲花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