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领域,涉及一种污水提标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统计,2003年至201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复合增长率达到4.22%,生活污水排放量占废水排放总量的比重亦逐年提高,2013年全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达到485.1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比例达到69.76%,生活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并有加快的趋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10号“关于严格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知”中第一次提出,“为防止水域发生富营养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式、半封闭水域时,应执行《标准》中一级标准的A标准”,2006年第21号公告提出再次重申了这个问题,这实际上在法规层面上将GB18918-2002一级标准A标准的适用范围直接扩大到绝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使得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在许多流域和省市大量实施。由于我国大量污水处理厂是在“九五”“十五”期间建成的,排放标准要求相对较低,采用工艺大多数为氧化沟、A2/O、A/O、SNR和传统活性污泥法等,然而这些工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提标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罐、进水单元、曝气单元和出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底板,所述过滤底板将所述处理罐内部分为上部的好氧腔和下部的厌氧腔,所述进水单元将水注入所述厌氧腔中;所述曝气单元与所述好氧腔连通,用于给所述好氧腔提供空气;所述出水单元与设置于所述好氧腔上部的出水口连通,用于将水排出所述处理罐;所述处理罐内设置内循环管,所述内循环管一端设置于所述厌氧腔中,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好氧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提标处理系统,包括处理罐、进水单元、曝气单元和出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底板,所述过滤底板将所述处理罐内部分为上部的好氧腔和下部的厌氧腔,所述进水单元将水注入所述厌氧腔中;所述曝气单元与所述好氧腔连通,用于给所述好氧腔提供空气;所述出水单元与设置于所述好氧腔上部的出水口连通,用于将水排出所述处理罐;所述处理罐内设置内循环管,所述内循环管一端设置于所述厌氧腔中,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好氧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单元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三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设置于所述厌氧腔的底部,其一端与设置于所述厌氧腔底部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管连通,另一端通过水泵与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为多孔进水管;所述污水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进水管的一端与设置于所述厌氧腔上的第二进水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水泵与反冲洗进水管连通;所述反冲洗进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三进水管上设有第四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污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单元包括出水管、外循环管和反冲洗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好氧腔上部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污水处理出水管连通;所述外循环管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反冲洗出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污水处理出水管上设有第七阀门、所述外循环管上设有第五阀门、所述反冲洗出水管上设有第六阀门;所述曝气单元包括曝气管、鼓风机和风机管,所述曝气管设置于所述好氧腔中;所述风机管的一端通过设置于所述好氧腔上的第一空气入口与所述曝气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鼓风机连通;所述风机管为几字形管,其顶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处理罐内的液面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单元还包括反冲洗空气管,所述反冲洗空气管一端与所述鼓风机连通,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厌氧腔上部的第二空气入口连通;所述风机管上设有第九阀门,所述反冲洗空气管上设有第八阀门;所述过滤底板上安装有多个滤帽,所述滤帽的筛管与所述好氧腔连通,所述滤帽的导流管与所述厌氧腔连通。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提标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所述曝气单元给所述好氧腔提供空气,所述进水单元将待处理污水注入所述厌氧腔中;S2:污水在所述厌氧腔中进行处理;S3:所述厌氧腔中的污水通过所述内循环管进入所述好氧腔中;S4:污水在所述好氧腔中进行处理;S5:所述好氧腔内污水通过所述过滤底板进入所述厌氧腔中,重复步骤S2-S4;S6:当所述好氧腔内的污水液面高度达到所述出水口时,所述出水单元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出所述处理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单元包括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设置于所述厌氧腔的底部,其一端与设置于所述厌氧腔底部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管连通,另一端通过水泵与污水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为多孔进水管;所述出水单元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好氧腔上部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污水处理出水管连通;所述过滤底板上安装有多个滤帽,所述滤帽的筛管与所述好氧腔连通,所述滤帽的导流管与所述厌氧腔连通;所述S1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郴林,郑华英,范伟,
申请(专利权)人:圣堃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