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负温度系数热敏陶瓷的微波烧结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790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尺寸锰-镍-铁氧化物负温的系数热敏陶瓷的微波烧结工艺,该工艺实现了Φ90mm的大尺寸锰-镍-铁氧化物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陶瓷的均匀无开裂微波烧结。它采用氧化物混合球磨法制备锰-镍-铁氧化物负温的系数热敏材料粉体生坯,与共沉淀法制备的粉体生坯相比,大大降低了元件的生产成本。烧结时间缩短了80%,节约能源,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经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烧结的锰-镍-铁氧化物负温度系数热敏陶瓷均匀、致密,制备的高精度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元件阻值在1%以内的成品率达到25%~45%,在2%以内的成品率达到45%~60%。(*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尺寸锰-镍-铁氧化物(MnNiFeO)负温度系数(NTC)热敏陶瓷的微波烧结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利用微波烧结大尺寸电子陶瓷的报道很少,尤其是国内在大尺寸热敏陶瓷方面的应用还未见报道。本专利技术采用新的大尺寸氧化物电子陶瓷微波烧结专用保温体,首次成功地对大尺寸锰-镍-铁氧化物(MnNiFeO)负温度系数(NTC)Φ90mm热敏陶瓷进行了无开裂微波烧结,成瓷良好,解决了氧化物混合法制备的NTC生坯常规烧结无法成瓷的困难。NTC热敏陶瓷生产工艺目前均采用常规烧结,常规烧结工艺费时(36小时)、生坯直径Φ50mm,如将生坯直径增大所得热敏元件的径向分布一致性差,成品率下降。另外,NTC热敏粉体一般由共沉淀法制备而来,其成本较氧化物混合球磨法高,但常规烧结大尺寸样品所需温度很高,常用的烧结炉无法进行有效烧结,高温烧结炉的制造费用很高,能耗大。而且,常规烧结方法由于是通过热传导由外向内对生坯进行加热,生坯尺寸过大造成了对样品的梯度式加热,内外温度梯度造成样品开裂及成瓷很不均匀。本专利技术以中国专利ZL97117256.0和ZL01124430.5为基础,针对大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尺寸负温度系数热敏陶瓷的微波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按列步骤进行:    a、首先配制锰-镍-铁氧化物负温度系数热敏材料;    选用市售分析纯摩尔百分比:氧化锰30-50%,氧化镍15-25%,氧化铁35-45%作为原材料;    b、将配制好的锰-镍-铁氧化物负温度系数热敏原材料用氧化物混合球磨法研磨3-4小时,在500-700℃预烧1-2h,再研磨3-4小时将粉体材料磨细;将粉体压制成Φ90mm的柱体后进行冷等静压,压强为2.0~3.5L/cm↑[2],即可得到粉体生坯;    c、将粉体生坯放入保温体2中,然后将Al↓[2]O↓[3]纤维保温体1、大型MgAl↓[2]O↓[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青常爱民康健任瑞霞马红岩庄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