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6687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8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采用单芽杀青和复锅后的闷黄;所述单芽杀青后的闷黄包括:将杀青后的单芽闷堆在薄纱布内包紧,并用锡箔袋套起来扎紧,放入烘箱内闷黄;黄芽复锅后的闷黄包括:将复锅后的黄芽继续趁热闷黄,闷堆在薄纱布内包紧,并用锡箔袋套起来扎紧,放入烘箱内闷黄。本发明专利技术缩短了传统黄芽的闷黄时间,得到的成品具有单芽、匀整、金黄披毫的外形特征,汤色杏黄清澈,香气纯正带甜香,滋味醇和鲜甜,叶底肥嫩全芽、黄亮匀齐,产品质量稳定,并能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作业,解决了目前市场上黄芽干茶色泽发暗,香气高火,滋味不够甜醇,汤色不正的问题,具有简单、高效、制茶品质优良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黄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黄茶是我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如沩山毛尖、泉城红、泉城绿、平阳黄汤等均属黄小茶;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青则为黄大茶。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湖南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其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黄茶的加工包括:1、杀青,黄茶通过杀青,以破坏酶的活性,蒸发一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对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2、闷黄,闷黄是黄茶类制造工艺的特点,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从杀青到干燥结束,都可以为茶叶的黄变创造适当的湿热工艺条件,但作为一个制茶工序,有的茶在杀青后闷黄,有的则在毛火后闷黄,有的闷炒交替进行。针对不同茶叶品质,方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形成良好的黄色黄汤品质特征。3、干燥黄茶的干燥一般分几次进行,温度也比其它茶类偏低。目前市场上黄芽干茶色泽发暗,香气高火,滋味不够甜醇,汤色不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旨在解决目前市场上黄芽干茶色泽发暗,香气高火,滋味不够甜醇,汤色不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所述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采用中茶302号单芽杀青后的闷黄和复锅后的二次闷黄;所述黄芽芽头杀青后的闷黄包括:将杀青后的叶子闷堆在薄纱布内包紧,并用锡箔袋套起来扎紧,放入烘箱内闷黄;所述黄芽复锅后的闷黄包括:将复锅后的黄芽继续趁热闷黄,闷堆在薄纱布内包紧,并用锡箔袋套起来扎紧,放入烘箱内闷黄。进一步,所述黄芽芽头杀青后的闷黄烘箱温度设置为60℃,时间80min。进一步,所述黄芽复锅后的闷黄烘箱温度设置为60℃,时间为120min。进一步,所述黄芽杀青后闷黄之前需要进行:鲜叶摊放:预处理,将黄芽芽头采摘回来后,薄摊在铁丝网簸内,摊放厚度为2cm~3cm,摊放时间为12h~15h;杀青:将预处理后的黄芽芽头用滚筒杀青机杀青,滚筒温度260℃~280℃,投叶速度为4min/kg~6min/kg,出口叶温55℃~60℃,含水量55%~60%。进一步,所述黄芽的复锅包括:将杀青后闷黄的黄芽从烘箱取出翻拌摊凉,再用滚筒杀青机复锅一次,滚筒温度130℃,出口叶温50℃,投叶速度为2min/kg~3min/kg,含水量50%。进一步,所述黄芽复锅后闷黄需要进行:做形:将解块后的黄芽放入180℃~200℃的理条机内理条,时间5min~10min,加棒1min,理至九成干;陈放:将做形后的黄芽放置于干燥的纸箱内陈放3天~5天;干燥:将陈放后的黄芽放置于烘箱内干燥,烘箱温度80℃,烘至足干。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采用中茶302号茶树鲜叶芽头为原料,经过室内萎凋(摊放)、杀青、闷黄(初包)、复锅、闷黄(复包)、做形、陈放、干燥等工序后得到成品;应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加工中茶302黄芽,大大缩短了传统黄芽的闷黄时间,得到的成品具有单芽、匀整、金黄披毫的外形特征,汤色杏黄清澈,香气纯正带甜香,滋味醇和鲜甜,叶底肥嫩单芽、黄亮匀齐,产品质量稳定,并能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作业。本专利技术首次采用适制黄芽的中茶302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对传统黄芽制作工艺进行了继承和创新,采取独特的闷黄方法,包括闷黄材料的创新,大大缩短了传统黄芽闷黄时间(6小时甚至更长),解决了目前市场上黄芽干茶色泽发暗,香气高火,滋味不够甜醇,汤色不正的问题,具有简单、高效、制茶品质优良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鲜叶摊放:预处理,将黄芽芽头采摘回来后,将其薄摊在铁丝网簸内,摊放厚度为2cm~3cm,摊放时间为12h~15h;S102:杀青:将预处理后的芽头用滚筒杀青机杀青,滚筒温度260℃~280℃,投叶速度为4min/kg~6min/kg,出口叶温55℃~60℃,含水量55%~60%;S103:闷黄(初包):将杀青后的叶子趁热闷堆在薄纱布内包紧,并用锡箔袋套起来扎紧(每包越0.5kg~1kg),立刻放入烘箱内闷黄,烘箱温度设置在60℃左右,时间为80min;S104:复锅:将初包的黄芽从烘箱取出翻拌摊凉,再用滚筒杀青机复锅一次,滚筒温度130℃左右,出口叶温50℃左右,投叶速度为2min/kg~3min/kg,含水量50%左右;S105:闷黄(复包):将复锅后的黄芽继续趁热闷黄,闷黄方法如步骤S103,时间为120min;S106:做形:将上一步解块后的黄芽放入180℃~200℃的理条机内理条,时间5min~10min,加棒1min,理至九成干左右;S107:陈放:将做形后的黄芽放置于干燥的纸箱内陈放3天~5天;S108:干燥:将陈放后的黄芽放置于烘箱内干燥,烘箱温度80℃,烘至足干。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采用单芽杀青和复锅后的闷黄;所述黄芽杀青后的闷黄包括:将杀青后的芽头闷堆在薄纱布内包紧,并用锡箔袋套起来扎紧,放入烘箱内闷黄;所述黄芽复锅后的闷黄包括:将复锅后的黄芽继续趁热闷黄,闷堆在薄纱布内包紧,并用锡箔袋套起来扎紧,放入烘箱内闷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采用单芽杀青和复锅后的闷黄;所述黄芽杀青后的闷黄包括:将杀青后的芽头闷堆在薄纱布内包紧,并用锡箔袋套起来扎紧,放入烘箱内闷黄;所述黄芽复锅后的闷黄包括:将复锅后的黄芽继续趁热闷黄,闷堆在薄纱布内包紧,并用锡箔袋套起来扎紧,放入烘箱内闷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芽杀青后的闷黄烘箱温度设置为60℃,时间80min。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芽复锅后的闷黄烘箱温度设置为60℃,时间为120min。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闷黄的黄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芽杀青后闷黄之前需要进行:鲜叶摊放:预处理,将芽头采摘回来后,薄摊在铁丝网簸内,摊放厚度为2cm~3cm,摊放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波张厅王小萍王云刘飞刘晓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