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卡装置及取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6606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8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卡装置及取卡方法。一种取卡装置,用于将数据卡存取至电子设备,包括卡托、开启件和转轴;卡托开设有置卡槽和本体孔,置卡槽用于容纳数据卡;开启件包括连接部、用于与取卡针抵接的顶开部和用于人手拉取的手拉部,连接部位于顶开部和手拉部之间,连接部分别与顶开部和手拉部固定连接,连接部开设有连接孔;转轴穿过连接孔和本体孔,实现卡托与连接部可转动连接。上述的取卡装置,结构简单和占用主板面积小,解决了数据卡的取卡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占用主板面积较大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另外,此种取卡方法使得数据卡的取出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取卡装置及取卡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朝着微型化、轻薄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数据卡也变得越来越小,特别是当数据卡的置卡区位于电子设备较薄的侧面时,使得使用者取卡和放卡变得越来越困难。一般的数据卡的取卡装置包含退卡机构,其存在结构比较复杂、占用主板面积较大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数据卡的取卡装置存在结构比较复杂、占用主板面积较大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取卡装置及取卡方法。一种取卡装置,用于借助取卡针将数据卡从电子设备取出,包括卡托、开启件和转轴;所述卡托开设有置卡槽和本体孔,所述置卡槽用于容纳数据卡;所述开启件包括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取卡针抵接的顶开部和用于拉取的手拉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顶开部和所述手拉部之间,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顶开部和所述手拉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本体孔,使所述卡托与所述连接部可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置卡槽连通所述卡托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还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卡托设置有耳端,所述本体孔位于所述耳端上,所述耳端嵌入所述卡接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卡接槽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开部开设有顶开作用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开作用槽呈圆柱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拉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尾钩,所述卡托与所述尾钩相邻的边缘处开设有尾钩槽,所述尾钩能够卡入所述尾钩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托还开设有两个导向槽,两个所述导轨槽分别位于所述置卡槽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导向槽延伸方向相平行的所述卡托的侧面开设有凹槽,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卡勾卡合连接。一种基于上述取卡装置的取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所述取卡针抵接在所述顶开部上;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顶开部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手拉部的一端转出所述电子设备;转动所述手拉部,直至所述顶开部与所述卡托的边缘处抵接;拉动所述手拉部,使所述卡托离开所述电子设备;取出所述置卡槽内的所述数据卡。上述的取卡装置及取卡方法,转轴穿过连接孔和本体孔,使卡托与连接部实现转动连接,取卡时用取卡针抵接在顶开部上,根据杠杆原理可知开启件绕着转轴相对卡托转动,使得手拉部的一端转动至电子设备之外;转动手拉部的一端,直至顶开部与卡托的边缘处抵接,此时拉动开启件的手拉部使取卡装置离开电子设备;取出置卡槽内的数据卡。上述的取卡装置结构简单和占用主板面积小,解决了数据卡的取卡装置存在结构比较复杂、占用主板面积较大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另外,此种取卡方法使得数据卡的取出简单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取卡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取卡装置的爆炸图;图3为图1所示取卡装置的卡托的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取卡装置的另一立体图;图5为一实施例中取卡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取卡装置及取卡方法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取卡装置及取卡方法的首选实施例。但是,取卡装置及取卡方法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取卡装置及取卡方法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取卡装置及取卡方法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取卡装置1,用于将数据卡2存取至电子设备(图中未示出)。取卡装置1包括卡托10、开启件30和转轴50。卡托10开设有置卡槽12和本体孔14,置卡槽12用于容纳数据卡2。同时参见图3,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置卡槽12连通卡托10的两侧,在卡托10的一侧的开口用于放置和取出数据卡2,取卡时只需在与将数据卡2放置于置卡槽12的卡托10一侧触动数据卡2,便可轻松取出。开启件30包括连接部32、用于与取卡针(图中未示出)抵接的顶开部34和用于拉取的手拉部36,连接部32位于顶开部34和手拉部36之间,连接部32分别与顶开部34和手拉部36固定连接,连接部32开设有连接孔322。转轴50穿过连接孔322和本体孔14,使卡托10与连接部32可转动连接。数据卡2可以是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指客户识别模块)卡或SD(SecureDigital,安全数码)卡或其他卡类。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或相机或其他设备。卡托10、开启件30和转轴50可以由合金材料或塑料或其他材质制成。本实施例的取卡装置1,转轴50穿过连接孔322和本体孔14,使卡托10与连接部32实现转动连接,取卡时用取卡针抵接在顶开部34上,根据杠杆原理可知开启件30绕着转轴50相对卡托10转动,使得手拉部36的一端转动至电子设备之外;用手握住并转动手拉部36的一端,直至顶开部34与卡托10的边缘处抵接,此时拉动开启件30的手拉部36使取卡装置1离开电子设备;取出置卡槽12内的数据卡2。本取卡装置1结构简单和占用主板面积小,解决了数据卡2的取卡装置1结构比较复杂、占用主板面积较大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32还开设有卡接槽324,卡接槽324与连接孔322连通。卡托10设置有耳端16,本体孔14位于耳端16上,耳端16嵌入卡接槽324,实现连接部32与卡托10之间紧密可靠地转动连接,缩小取卡装置1占用电子设备的空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孔3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孔322位于卡接槽324的两侧。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顶开部34开设有顶开作用槽342,取卡针抵接在顶开作用槽342更容易、快速地转动开启件30,提高开启件30的开启效率,从而实现快速取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顶开作用槽342呈圆柱状。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手拉部36远离连接部32的一端设置有尾钩36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手拉部36呈长条状,在手拉部36上设置较短的尾钩362,整体呈L形。卡托10与尾钩362相邻的边缘处开设有尾钩槽18。尾钩362能够卡入尾钩槽18。同时参见图4,在手拉部36上设置尾钩362,使使用者用手抓取手拉部36时不易滑脱,同时有利于拉动手拉部36时受力;另外,在卡托10上开设尾钩槽18,尾钩362卡入尾钩槽18可以节省尾钩362的占用空间。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托10还开设有两个导向槽22,两个导向槽22分别位于置卡槽12的两侧,在卡托10底面开设导向槽22使得取卡装置1取出电子设备时更容易,从而使卡托10在拉动时更加省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导向槽22延伸方向相平行的卡托10的侧面开设有凹槽24,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卡勾(图中未示出)卡合连接,通过在卡托10侧面设置凹槽24与电子设备的卡勾卡合连接,可使卡托10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从而不易丢失。如图5所示,一种基于上述取卡装置1的取卡方法,同时参见图1至图4,取卡装置1的取卡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取卡装置及取卡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卡装置,用于借助取卡针将数据卡从电子设备中取出,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托、开启件和转轴;所述卡托开设有置卡槽和本体孔,所述置卡槽用于容纳所述数据卡;所述开启件包括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取卡针抵接的顶开部和用于拉取的手拉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顶开部和所述手拉部之间,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顶开部和所述手拉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本体孔,使所述卡托与所述连接部可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卡装置,用于借助取卡针将数据卡从电子设备中取出,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托、开启件和转轴;所述卡托开设有置卡槽和本体孔,所述置卡槽用于容纳所述数据卡;所述开启件包括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取卡针抵接的顶开部和用于拉取的手拉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顶开部和所述手拉部之间,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顶开部和所述手拉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本体孔,使所述卡托与所述连接部可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卡槽连通所述卡托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卡托设置有耳端,所述本体孔位于所述耳端上,所述耳端嵌入所述卡接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卡接槽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开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敏任俊江谭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