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那西丁微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6572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8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非那西丁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非那西丁原料药中加入乙醇,加热至50~78℃,保温搅拌溶解。(2)控制搅拌速率250转/分钟~350转/分钟,趁热将非那西丁乙醇溶液加至25~40℃的纯化水中。(3)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15~30℃,搅拌结晶2~4小时,过滤,干燥,得到非那西丁微粉。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微粉颗粒均匀,粒度较小,粒度在120目以下的能够达到95%以上;2)微粉明显加快溶出速率,显著提高了非那西丁的溶出度,有利于提高其生物利用度。3)制备方法收率高,条件温和,生产工艺简单,过程容易控制,操作安全,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化工
,涉及一种非那西丁微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非那西丁,化学名为对乙酰氨基苯乙醚,分子式为C10H13NO2。非那西丁是一种常见的大宗的解热镇痛药,由Morse于1878年最先合成,1887年在美国上市,是市场上第一个合成解热镇痛药,常用于治疗头痛、发热、神经痛等。非那西丁是去痛片及复方阿司匹林等复方制剂的主要成分,用于解热镇痛,治疗伤风感冒。非那西丁解热作用强于镇痛作用。药效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作用缓慢而持久,毒性较低。对治疗头痛、神经痛、关节痛和发热等都有较好疗效,但抗风湿、消炎作用较弱。非那西丁的轻度镇痛作用,一般能维持3~4小时;与水杨酸类合用的协同作用,使镇痛效果增强。临床上主要用于小动物的解热镇痛。非那西丁还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和药物中间体,在有机合成及药品生产和新药开发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非那西丁难溶于水,所以存在吸收和起效慢的问题,生物利用率低,这样不仅在临床上造成很大浪费,而且还会增加副作用,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是限制其吸收及生物利用度的关键因素。药物的微粉化可以增加比表面积,改善颗粒的润湿性,进而提高水不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促进混合均一性,有利于缩短起效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微粉可进一步加工成片剂、散剂、混悬剂、栓剂、气雾剂等,服用后可以较大的提高生物利用度。通过对难溶性药物进行微粉化,减小药物颗粒粒径,对提高生物利用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现有的生产工艺得到的非那西丁原料药的粒度较大,大部分是60目左右,需要进行粉碎后才能用于制剂生产。气流粉碎法和球磨法虽是减小药物粒度的常用方法,但是,一般存在能耗大、效率低、产品粒度分布宽、易使对热不稳定药物的结构破坏与降解等缺点,此外,还会引起粉尘污染和静电安全等问题。喷雾干燥法和超临界流体技术虽能制得粒度分布窄的微粉化药物,但是设备造价高。因此,开发一种非那西丁微粉的制备方法,对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非那西丁的生物利用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那西丁微粉的制备方法,使非那西丁颗粒的粒径减小,增加其比表面积,从而提高其溶出速率及溶解度,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非那西丁微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非那西丁原料药中加入乙醇,加热至50~78℃,保温搅拌溶解。(2)控制搅拌速率250转/分钟~350转/分钟,趁热将非那西丁乙醇溶液加至25~40℃的纯化水中。(3)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15~30℃,搅拌结晶2~4小时,过滤,干燥,得到非那西丁微粉。一种非那西丁微粉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与非那西丁原料药的重量用量的比例为1:1~2:1。一种非那西丁微粉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纯化水与非那西丁原料药的重量用量的比例为5:1~10:1。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微粉颗粒均匀,粒度较小,粒度在120目以下的能够达到95%以上;2)微粉明显加快溶出速率,显著提高了非那西丁的溶出度,有利于提高其生物利用度。3)制备方法收率高,条件温和,生产工艺简单,过程容易控制,操作安全,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以未进行微粉化的非那西丁原料药制备的复方阿司匹林(样品1),与实施例1制备的非那西丁微粉为原料制备复方阿司匹林(样品2)进行溶出度实验的溶出度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仅为解释性的,决不意味着它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溶剂残留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要求采用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粒度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附录0982测定。实施例1:向100g非那西丁原料药中加入100g乙醇,加热至78℃,保温搅拌溶解。控制搅拌速率250转/分钟,趁热将非那西丁乙醇溶液加至40℃的500g纯化水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15℃,搅拌结晶2小时,过滤,干燥,得到非那西丁微粉98.8g,收率98.8%,乙醇残留≤0.1%,粒度在120目以下的占有96%。实施例2:向100g非那西丁原料药中加入180g乙醇,加热至57℃,保温搅拌溶解。控制搅拌速率330转/分钟,趁热将非那西丁乙醇溶液加至35℃的900g纯化水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20℃,搅拌结晶3小时,过滤,干燥,得到非那西丁微粉98.5g,收率98.5%,乙醇残留≤0.1%,粒度在120目以下的占有96%。实施例3:向100g非那西丁原料药中加入200g乙醇,加热至50℃,保温搅拌溶解。控制搅拌速率350转/分钟,趁热将非那西丁乙醇溶液加至30℃的1000g纯化水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24℃,搅拌结晶4小时,过滤,干燥,得到非那西丁微粉96.8g,收率96.8%,乙醇残留≤0.1%,粒度在120目以下的占有97%。实施例4:向100g非那西丁原料药中加入150g乙醇,加热至65℃,保温搅拌溶解。控制搅拌速率300转/分钟,趁热将非那西丁乙醇溶液加至25℃的750g纯化水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27℃,搅拌结晶4小时,过滤,干燥,得到非那西丁微粉97.8g,收率97.8%,乙醇残留≤0.1%,粒度在120目以下的占有96%。实施例5:向100g非那西丁原料药中加入125g乙醇,加热至70℃,保温搅拌溶解。控制搅拌速率280转/分钟,趁热将非那西丁乙醇溶液加至28℃的620g纯化水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30℃,搅拌结晶2小时,过滤,干燥,得到非那西丁微粉97.2g,收率97.2%,乙醇残留≤0.1%,粒度在120目以下的占有97%。溶出度实验:以未进行微粉化的非那西丁原料药制备的复方阿司匹林(样品1),与实施例1制备的非那西丁微粉为原料制备复方阿司匹林(样品2)进行溶出度实验。溶出度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附录0931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流动相是甲醇:水:乙酸:磷酸=46:52:1.5:0.5(体积比),紫外检测波长279nm,柱温35℃,洗脱速度为1.0ml/min。图1为两个样品的溶出度曲线。实验数据表明以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非那西丁微粉为原料制备的复方阿司匹林,其溶出速率明显加快,溶出50%的非那西丁微粉只需13分钟,而溶出同样多的非那西丁原料药则需48分钟;在120分钟时,非那西丁微粉达到95%,而非那西丁原料药则只有62%。可见本专利技术得到的非那西丁微粉明显提高了非那西丁的溶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非那西丁微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那西丁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向非那西丁原料药中加入乙醇,加热至50~78℃,保温搅拌溶解;(2)控制搅拌速率250转/分钟~350转/分钟,趁热将非那西丁乙醇溶液加至25~40℃的纯化水中;(3)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15~30℃,搅拌结晶2~4小时,过滤,干燥,得到非那西丁微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那西丁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向非那西丁原料药中加入乙醇,加热至50~78℃,保温搅拌溶解;(2)控制搅拌速率250转/分钟~350转/分钟,趁热将非那西丁乙醇溶液加至25~40℃的纯化水中;(3)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分钟,然后降温至15~30℃,搅拌结晶2~4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旋刘玉亭王勇付林代先朋曾纬田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