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系统的烟气处理装置及锅炉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6098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3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锅炉系统的烟气处理装置及锅炉系统,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并联的第一烟气处理通路和第二烟气处理通路,第一烟气处理通路上设置有第一脱硫吸收塔,第二烟气处理通路上设置有第二脱硫吸收塔,烟气处理装置设置为:当锅炉系统处于富氧湿循环工况时,仅第一脱硫吸收塔运行;当锅炉系统处于空气燃烧工况时,第一脱硫吸收塔和第二脱硫吸收塔并联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满足两种工况二氧化硫达标排放为目标,同时满足富氧燃烧湿循环工艺要求,通过采用双塔配置,并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合适数量的喷淋层投入运行,从而使塔内流速在工况切换前后都保持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保证脱硫效果,从而实现烟气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锅炉系统的烟气处理装置及锅炉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工业的发展,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目前虽然对气候变暖的原因还存在不同的争论,但大多理论认为其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有关。正因为如此,富氧燃烧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对于烟气的排放都需要满足排放标准。对于富氧燃烧湿循环和空气燃烧兼容的锅炉,在空气燃烧工况和富氧燃烧工况部分二氧化碳进行压缩纯化的情况下,仍然需要烟气排空,为保证排放烟气中SO2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需要进行烟气处理,例如脱硫系统,该脱硫系统可以是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然而,对于富氧湿循环和空气燃烧兼容的锅炉系统,湿循环工况烟气量是空气工况烟气量的40%~45%,而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是空气工况的2.5倍以上,这样当两种工况切换后,烟气量变动很大,如果脱硫系统的吸收塔按照空气工况设计,塔内流速选择上限流速(大约3.9m/S),切换到湿循环工况后,流速变为大约1.65m/S,而正常脱硫反应的流速大约为3-4m/S,显然明显低于正常脱硫反应的流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锅炉系统的烟气处理装置及锅炉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系统的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并联的第一烟气处理通路(10)和第二烟气处理通路(20),所述第一烟气处理通路(10)上设置有第一脱硫吸收塔(11),所述第二烟气处理通路(20)上设置有第二脱硫吸收塔(21),该烟气处理装置设置为:当所述锅炉系统处于富氧湿循环工况时,仅所述第一脱硫吸收塔(11)运行;当所述锅炉系统处于空气燃烧工况时,所述第一脱硫吸收塔(11)和第二脱硫吸收塔(21)并联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系统的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并联的第一烟气处理通路(10)和第二烟气处理通路(20),所述第一烟气处理通路(10)上设置有第一脱硫吸收塔(11),所述第二烟气处理通路(20)上设置有第二脱硫吸收塔(21),该烟气处理装置设置为:当所述锅炉系统处于富氧湿循环工况时,仅所述第一脱硫吸收塔(11)运行;当所述锅炉系统处于空气燃烧工况时,所述第一脱硫吸收塔(11)和第二脱硫吸收塔(21)并联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系统的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增压风机(12)和第二增压风机(22),所述第一增压风机(12)串联在所述第一脱硫吸收塔(11)的上游,所述第二增压风机(22)串联在所述第二脱硫吸收塔(21)的上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系统的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增压风机(12)的入口处和第二增压风机(22)的入口处均设置有烟气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系统的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硫吸收塔(11)的下游串联设置有烟气冷凝器(13),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压缩纯化装置(14)以及烟囱(30);所述烟气处理装置设置为:经所述烟气冷凝器(13)冷凝脱水后的烟气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能够进入所述二氧化碳压缩纯化装置(14)中存放或者能够通过所述烟囱(30)排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余学海王鹏廖海燕孙平吴海波赵瑞史晓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