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生产气刀距离优化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5687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3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镀锌生产气刀距离优化控制方法,用于克服生产线工况偏移或其他干扰因素引起的前后镀层厚度偏差,保证前后镀层均匀,同时对气刀压力处于饱和临界区时的气刀距离进行优化,保证反馈控制中的气刀压力调节裕量。当前后镀层厚度不一致时,以统计时间内前后镀层厚度偏差均值为输入,通过神经网络,计算前后气刀距离的修正量,分别对前后侧气刀距离进行调整;当气刀压力处于饱和区时,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及当前气刀压力、当前气刀距离、气刀压力预留裕量、产线速度,计算合理的前后气刀距离,得到既满足当前控制精度,又具有调节裕量的气刀压力和气刀距离设定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镀锌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镀锌生产气刀距离优化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正在由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是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然而,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腐蚀报废的金属制品占世界总金属年产量的三分之一,说明解决钢材的腐蚀问题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镀锌工艺能够有效的防止钢材腐蚀,延长使用寿命,镀层的质量是下游的汽车板用户或家电板使用厂家关注和考核的重点,因此,钢铁制造商为了在满足镀锌产品质量要求的同时控制生产成本,对锌层厚度控制水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提升镀锌生产控制的自动化水平,目前,镀层厚度自动控制系统逐渐在一些企业中得到了运用,其普遍采用气刀压力为主,气刀距离为辅的反馈控制方法,即尽量使气刀距离保持不变,以气刀压力为主要的控制变量,测厚仪测量值为反馈量实现镀层厚度的闭环控制。该反馈闭环控制能够使带钢镀层厚度尽量逼近设定值,对于提升镀锌厚度的控制精度,减小镀层厚度波动,降低锌的过量消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镀锌生产过程的工艺特点,普通的反馈控制方式存在两个固有缺陷。1)、前后镀层偏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镀锌生产气刀距离优化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镀锌生产气刀距离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读取前、后镀层厚度测量值,若存储区域未满,则将所测厚度存入存储区域,进入步骤S4;若存储区域已满,则进入步骤S2;S2:利用当前的测量值替换存储区域中最早的测量值,然后,判断存储区域内前、后镀层偏差均值CW_bias是否超过前后偏差修正的阈值;若超过,则进入步骤S3,若未超过,则进入步骤S4;S3:根据气刀距离、气刀压力、生产线速度和镀层厚度偏差量实时优化计算出最优气刀距离,从而确定前、后气刀距离改变量GF_delta和GB_delta;其中,前镀层厚度需要改变的偏差量为‑CW_bias/2,后镀层厚度需要改变的偏差量为CW_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锌生产气刀距离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读取前、后镀层厚度测量值,若存储区域未满,则将所测厚度存入存储区域,进入步骤S4;若存储区域已满,则进入步骤S2;S2:利用当前的测量值替换存储区域中最早的测量值,然后,判断存储区域内前、后镀层偏差均值CW_bias是否超过前后偏差修正的阈值;若超过,则进入步骤S3,若未超过,则进入步骤S4;S3:根据气刀距离、气刀压力、生产线速度和镀层厚度偏差量实时优化计算出最优气刀距离,从而确定前、后气刀距离改变量GF_delta和GB_delta;其中,前镀层厚度需要改变的偏差量为-CW_bias/2,后镀层厚度需要改变的偏差量为CW_bias/2;然后,进入步骤S5;S4:令前、后气刀距离改变量均为0,进入步骤S5;S5:判断气刀压力是否进入饱和区域,若进入,则进入步骤S6,若未进入,则进入步骤S7;S6:增加气刀压力调节裕量,根据当前气刀距离、生产线速度、增加裕量后的气刀压力,利用神经网络计算镀层厚度预测值,进而得到镀层厚度的偏差量;进而,根据气刀距离、气刀压力、生产线速度和镀层厚度的偏差量实时优化计算出最优气刀距离,确定气刀距离改变量,进而将该气刀距离改变量平均分配给前、后气刀进行改变,得到前、后气刀距离改变量,进入步骤S8;S7:前、后气刀距离改变量保持不变,进入S8;S8:依据步骤S3和S6确认的前、后气刀距离改变量确定新的前、后气刀距离设定值,依据步骤S6增加裕量的气刀压力为气刀压力设定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锌生产气刀距离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在利用神经网络计算镀层厚度预测值时,进一步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模块得到镀层厚度预测值;所述神经网络预测模块以带钢速度、气刀距离、气刀压力为输入,镀层厚度为输出所建立,而且其基于镀锌过程的历史数据进行学习,进而根据当前操作的带钢速度、气刀距离和气刀压力的采样值对镀层厚度进行预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镀锌生产气刀距离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亮周玄昊陈鹏潘再生施一明王天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控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