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系统及无线充电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56121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2 22:12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电能发射端和无线电能接收端。无线电能发射端固定设置,无线电能接收端配置在移动终端上;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有移动终端控制器和移动装置,移动终端控制器与接收端微控制器通信,移动装置接收移动终端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以带动移动终端移动或转动。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方法,可实现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θ轴向、X向、Y向多维度对准,以使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间获得最佳的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充电控制
,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及无线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申请人在先申请,公开号为CN106100149A,专利名称为“无线充电系统和无线充电方法”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系统的无线充电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通过控制无线充电接收端运动,以实现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对准,从而使无线电能发射端和无线电能接收端间电能传输效率达到最大的方法。但以上方法适用于无线电能接收端配置于不易移动物体上的无线充电,例如,电动汽车,一但电动汽车停泊好,受空间限制,很难再调整电动汽车的位置,因此,仅可以通过控制无线电能发射端的移动来调整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间的对准。由于无线电能发射端需要增加移动装置,增加了其成本。现有技术中,无线电能接收端也可配置于具有移动装置的接收端上,其本身就具有移动的装置。以移动机器人的充电为例。目前机器人的充电采取的是有线充电,一种是人为来充,但这种方式背离机器人设计的初衷,智能化、自动化。另一种方式是不需要人为干预,由机器人自身通过对准,实现机器人自身电池的电极与充电电极的接触实现充电,这种方式的弊端是因为使用插头接触,当充电次数多了后,接头会发生氧化,增大接触内阻,从而使得充电速度越来越慢。而使用无线充电方式,既可以不需要人为的参与,又因为是通过磁场耦合传递能量,所以不需要电气连接,不会发生因为插头氧化,而造成充电效率变慢,和拉弧打火的问题。此外采取无线充电还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机器人采用有线充电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专门进行充电。而采用无线充电,可以在机器人经过的路线预先埋设充电装置,这样使得机器人在工作的过程中,就可以充电,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以节省成本。通常机器人采用有线充电方式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会准备备用机,当一台机器人充电时,另一台接替工作,而采用无线充电方式则可以省去备用机,这样节约了成本。采取无线充电方式,有一个劣势,当发送端和接受端对不准的时候,充电效率会比较低,从节能的角度考虑,本专利提出一种新型的无线充电对准策略。目前机器人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式和磁场共振式。通常充电系统一般具有一个电能发射线圈和一个电能接收线圈。在能量传输过程中,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相对距离和偏移都会对系统的传输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中心位置相对对准时,整个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可以获得最大效率,这一点对于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能效要求非常重要。此外,考虑到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需要多维度精确对准才可使无线电能接收端和无线电能发射端之间实现最佳的传输效率。公开号为CN106100149A的在先专利申请仅公开了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在X向和Y向的对准方法,若两端线圈之间存在对准角度偏差,仍不能实现最佳的电能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无线充电接收端配置于移动终端上的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并提供一种通过控制无线电能接收端与无线电能发射端对准的方式,获得最大充电效率的无线充电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电能发射端和无线电能接收端,无线电能发射端包括发射线圈、发射端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接收模块,电网经发射端整流滤波电路及逆变电路与发射线圈相连;无线电能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接收端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发射模块,接收线圈经接收端整流滤波电路及DC/DC变换电路接负载,接收端微控制器获取接收端整流滤波电路的整流信号并经无线通信发射模块传输至无线通信接受模块,发射端微控制器获取无线通信接受模块获取的信息,并控制逆变电路工作;接收端微控制器还与DC/DC变换电路相连,控制其启闭;无线电能发射端固定设置,无线电能接收端配置在移动终端上;移动终端设置有移动终端控制器和移动装置,移动终端控制器与接收端微控制器通信,移动装置接收移动终端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以带动移动终端移动或转动。作为优选:配置在移动终端上的接收线圈和固定设置的发射线圈竖向高度相等。作为优选:移动终端为移动机器人。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方法,包括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间角度对准,步骤包括:无线电能接收端移动到近无线电能发射端处,闭锁无线电能发射端DC/DC变换电路;t0时刻,控制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间实现电能传输,接收端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电压Vt0;接收端微控制器采集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电压Vt0,将该信号传递到移动终端控制器,并控制移动终端沿预设转动方向、预设转动步长转动;转动结束后,继续控制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间实现电能传输;tn时刻,接收端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电压Vtn,并将该信号传递到移动终端控制器;移动终端控制器对Vtn与Vtn-1比较,若Vtn>Vtn-1,移动终端控制器将继续控制移动终端沿预设转动方向、预设转动步长继续转动,直至,Vtn≥Vtn+1,移动终端控制器控制移动终端转动到tn时刻角度;若Vtn<Vtn-1,移动终端控制器将控制移动终端沿与预设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预设转动步长转动,直至Vtn≥Vtn+1,移动终端控制器控制移动终端转动到tn时刻角度;闭锁DC/DC变换电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开始正常电能传输。更进一步的: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方向对准,步骤包括:T0时刻,控制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间实现电能传输,接收端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电压VT0;接收端微控制器采集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电压VT0,将该信号传递到移动终端控制器,并控制移动终端沿预设平移方向、预设移动步长平移;平移结束后,继续控制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间实现电能传输;T0时刻,接收端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电压VTn,并将该信号传递到移动终端控制器;移动终端控制器对VTn与VTn-1比较,若VTn>VTn-1,移动终端控制器将继续控制移动终端沿预设移动方向、预设移动步长继续平移,直至,VTn≥VTn+1,移动终端控制器控制移动终端移动到Tn时刻位置;若VTn<VTn-1,移动终端控制器将控制移动终端沿与预设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预设移动步长平移,直至VTn≥VTn+1,移动终端控制器控制移动终端移动到Tn时刻位置;闭锁DC/DC变换电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开始正常电能传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系统将无线充电接收端配置在可移动终端上,可实现移动无线充电接收端与固定无线充电发射端之间的无线充电;通过调整无线充电接收端的方位或角度,实现无线充电接收端与无线充电发射端之间的对准。与将无线充电发射端设计为可移动的方案相比,设计难度及成本更低,安全系数更高。(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可实现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θ轴向、X向、Y向多维度对准,以使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间获得最佳的充电效率。(3)为了减少对准调节的步骤,作为一种更优的设计,将配置在移动终端上的接收线圈和固定设置的接收线圈竖向高度设计为相等,因此,可减少Y向调节的步骤。附图说明图1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能框图。图2为移动机器人到位示意图。图3为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X向对准示意图。图4为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θ向对准示意图。图5为θ轴向对准调整流程图。图6为X向或Y向对准调整流程图。其中:1-发射线圈,2-接收线圈,z-接收端与发射端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0/201611103131.html" title="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系统及无线充电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系统及无线充电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电能发射端和无线电能接收端,所述无线电能发射端包括发射线圈、发射端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接收模块,电网经发射端整流滤波电路及逆变电路与发射线圈相连;所述无线电能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接收端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发射模块,接收线圈经接收端整流滤波电路及DC/DC变换电路接负载,接收端微控制器获取接收端整流滤波电路的整流信号并经无线通信发射模块传输至无线通信接受模块,发射端微控制器获取无线通信接受模块获取的信息,并控制逆变电路工作;接收端微控制器还与DC/DC变换电路相连,控制其启闭;其特征在于:无线电能发射端固定设置,无线电能接收端配置在移动终端上;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有移动终端控制器和移动装置,移动终端控制器与接收端微控制器通信,移动装置接收移动终端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以带动移动终端移动或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电能发射端和无线电能接收端,所述无线电能发射端包括发射线圈、发射端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接收模块,电网经发射端整流滤波电路及逆变电路与发射线圈相连;所述无线电能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接收端微控制器和无线通信发射模块,接收线圈经接收端整流滤波电路及DC/DC变换电路接负载,接收端微控制器获取接收端整流滤波电路的整流信号并经无线通信发射模块传输至无线通信接受模块,发射端微控制器获取无线通信接受模块获取的信息,并控制逆变电路工作;接收端微控制器还与DC/DC变换电路相连,控制其启闭;其特征在于:无线电能发射端固定设置,无线电能接收端配置在移动终端上;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有移动终端控制器和移动装置,移动终端控制器与接收端微控制器通信,移动装置接收移动终端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以带动移动终端移动或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在移动终端上的接收线圈和固定设置的发射线圈竖向高度相等。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移动机器人。4.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间角度对准,步骤包括:无线电能接收端移动到近无线电能发射端处,闭锁无线电能发射端DC/DC变换电路;t0时刻,控制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间实现电能传输,接收端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电压Vt0;接收端微控制器采集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电压Vt0,将该信号传递到移动终端控制器,并控制移动终端沿预设转动方向、预设转动步长转动;转动结束后,继续控制发射线圈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聃孙延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鲁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