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插头、插座及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492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插头、插座及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插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一插座,所述插头至少包括:一插头本体,电性连接一电源;一无线充电发射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并通信连接所述插座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一发射端线圈,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并电磁耦接所述插座的接收端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无电极裸露、防水性、使用方便等优点,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可以解决电动自行车的户外安全充电的安全隐患,安装、使用灵活方便,更安全可靠。更安全可靠。更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插头、插座及无线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插头、插座及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自行车由于其方便性在我国极为普及,电动自行车的安全充电也是大家尤其关注的问题。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铅酸电池以其价格和安全优势牢牢占据了电动车电池市场的头把交椅,但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内容公布之后,新国标严格限定了电动自行车的整车重量,相比于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重量更轻容量更高,对于满足整车质量不超过55kg这一硬性指标有极大的优势。当新国标内容公布之后,各大品牌新车型已经全部改用锂电池。
[0003]但是锂电池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缺陷,就是容易爆炸,不规范充电极易引发火灾。为了生命财产安全着想,我国制订了一系列禁止电动车室内及一些公共区域充电的法律法规,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禁止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只能室外充电。
[0004]目前人们日常使用的插座都是通过直接的电气连接来给用电设备供电的,若在户外条件使用具有严重安全隐患,如下雨可能造成短路,甚至漏电伤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插头、插座及无线充电装置,通过基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非接触插头、插座的无线充电装置,具有无电极裸露、防水性、使用方便等优点,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可以解决电动自行车的户外安全充电的安全隐患,安装、使用灵活方便,更安全可靠。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插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一插座,所述插头至少包括:
[0007]一插头本体,电性连接一电源;
[0008]一无线充电发射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并通信连接所述插座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
[0009]一发射端线圈,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并电磁耦接所述插座的接收端线圈。
[0010]基于上述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插头,通过电磁耦接向所述插座传输能量,无电极裸露、安全可靠。
[00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进一步包括:
[0012]一发射端功率变换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及发射端线圈;
[0013]一发射端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发射端功率变换器;及
[0014]至少一发射端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发射端控制器并通信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接收端通信模块。
[00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发射端线圈均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内部,所述插头本体通过一电源输入线连接所述电源。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外部,所述发射端线圈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内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一端通过一发射端线圈连接线连接所述发射端线圈,另一端通过一电源输入线连接所述电源。基于上述结构的所述插头设置为分离结构,可减小插头本体的体积,减轻设备重量,亦便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散热。
[00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头的外表面采用防水结构,无裸露接触电极,户外使用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输入线采用可弯曲防水线缆,以便于移动所述插头,提高用户体验。
[00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头本体设置为把手形状,便于取用。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无线充电装置插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一插头,所述插座至少包括:
[0021]一插座本体,电性连接一用电设备;
[0022]一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用电设备,并通信连接所述插头的无线充电发射模块;
[0023]一接收端线圈,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并电磁耦接所述插座本体的发射端线圈。
[002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进一步包括:
[0025]一接收端功率变换器,电性连接所述接收端线圈及用电设备;
[0026]一接收端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接收端功率变换器;及
[0027]至少一接收端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接收端控制器并通信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的发射端通信模块。
[002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线圈、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插座本体内部,所述插座本体通过一插座输出线连接所述用电设备。
[002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线圈设置于所述插座本体内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设置于所述插座本体外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一端通过一接收端线圈连接线连接所述接收端线圈,另一端通过一插座输出线连接所述用电设备。基于上述结构的所述插座设置为分离结构,可减小插座本体的体积,减轻设备重量,亦便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散热。
[003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座本体一端设置有一卡槽,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头本体之间相互配合可插拔连接。基于上述结构的插座,所述接收端线圈设置于所述卡槽底部;所述发射端线圈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头部,以便于当所述插头本体插入所述卡槽时,所述发射端线圈和所述接收端线圈正面相对,以便于能量传输。
[003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座的外表面采用防水结构,无裸露接触电极,户外使用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0032]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插头及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插座。
[003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座本体一端设置有一卡槽,所述插头本体与所述插
头本体之间相互配合可插拔连接。基于上述结构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接收端线圈设置于所述卡槽底部;所述发射端线圈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头部,以便于当所述插头本体插入所述卡槽时,所述发射端线圈和所述接收端线圈正面相对,以便于能量传输。
[0034]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插头和无线充电装置插座之间的通信可以是载波通信方式,具体的,通过所述接收端通信模块和发射端通信模块进行信号调制和解调,在无线充电的接收端侧,即所述插座,的功率传输波形上调制控制信号波,在无线充电的发射端侧,即所述插头,解调出控制信号波,从而实现无线充电的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无线通信。
[0035]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插头和无线充电装置插座之间的通信也可以是射频通信方式,具体的,在无线充电的发射端侧和接收端侧,即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的一发射端通信模块和一接收端通信模块分别配置为相应的射频通信模块,从而实现无线充电的发射端侧与接收端侧之间的无线通信。
[0036]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插头和无线充电装置插座之间的通信也可以是射频通信与载波通信的复合方式,即在无线充电的发射端侧向接收端侧通信时采用载波通信方式,而无线充电的接收端侧向发射端侧通信时采用射频通信。
[00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38]本申请无线充电装置插头、插座及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插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一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至少包括:一插头本体,电性连接一电源;一无线充电发射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并通信连接所述插座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一发射端线圈,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并电磁耦接所述插座的接收端线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进一步包括:一发射端功率变换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及发射端线圈;一发射端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发射端功率变换器;及至少一发射端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发射端控制器并通信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接收端通信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发射端线圈均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内部,所述插头本体通过一电源输入线连接所述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外部,所述发射端线圈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内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块一端通过一发射端线圈连接线连接所述发射端线圈,另一端通过一电源输入线连接所述电源。5.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插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一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至少包括:一插座本体,电性连接一用电设备;一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用电设备,并通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聃谢丰姣熊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鲁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