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介质除杂回收及清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5365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2 11:20
一种循环介质除杂回收及清理系统,涉及一种过滤系统,循环介质进口(1)、电磁过滤栅(3)、分级过滤器A(7)、分级过滤器B(8)、沉降缓冲罐(11)、循环介质出口(13)、沉降分离罐(16)、介质回收泵(18)、回收介质出口(19)、回收介质及杂质冲洗进口(20)、杂质排放法兰(22)和杂质排放口(24)通过合适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个高效的除杂、回收和冲洗清理系统,最终让循环介质中的杂质直径不大于5μm,去除循环介质中90%以上杂质;实现了循环介质输送的畅通,保护在线介质分析仪分析测量准确及仪器不受到损坏,延长机械密封等密封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介质除杂回收及清理系统
技术介绍
循环介质在含有杂质(特别是颗粒物)时,杂质的存在会影响整个循环系统的畅通和在线分析测量仪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严重时会造成工艺仪表在出现故障时损坏,让生产部门对工艺参数造成误判,致使工艺波动甚至装置停工,引起循环介质输送设备的动密封泄漏及工艺管线的堵塞。若杂质进入输送设备的密封中,会严重影响密封的正常工作,导致密封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会造成很大的能源及设备零配件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循环介质除杂回收及清理系统,通过设置一个高效的除杂、回收和冲洗清理系统,最终让循环介质中的杂质直径不大于5μm,去除循环介质中90%以上杂质;实现了循环介质输送的畅通,保护在线介质分析仪分析测量准确及仪器不受到损坏,延长机械密封等密封的使用寿命的目的。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介质除杂回收及清理系统,包括循环介质进口、电磁过滤栅、分级过滤器A、分级过滤器B、沉降缓冲罐、循环介质出口、沉降分离罐、介质回收泵、回收介质出口、回收介质及杂质冲洗进口、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循环介质除杂回收及清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介质除杂回收及清理系统,包括循环介质进口(1)、电磁过滤栅(3)、分级过滤器A(7)、分级过滤器B(8)、沉降缓冲罐(11)、循环介质出口(13)、沉降分离罐(16)、介质回收泵(18)、回收介质出口(19)、回收介质及杂质冲洗进口(20)、杂质排放法兰(22)和杂质排放口(24),其特征是:所述电磁过滤栅(3)的入口连接循环介质进口(1),所述电磁过滤栅(3)的出口和分级过滤器A(7)的粗滤端、分级过滤器B(8)的粗滤端、沉降分离罐(16)的入口连接,所述分级过滤器A(7)的细滤端和分级过滤器B(8)的细滤端分别连接沉降缓冲罐(11)的下端入口,所述沉降缓冲罐(11)的上端入口连接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介质除杂回收及清理系统,包括循环介质进口(1)、电磁过滤栅(3)、分级过滤器A(7)、分级过滤器B(8)、沉降缓冲罐(11)、循环介质出口(13)、沉降分离罐(16)、介质回收泵(18)、回收介质出口(19)、回收介质及杂质冲洗进口(20)、杂质排放法兰(22)和杂质排放口(24),其特征是:所述电磁过滤栅(3)的入口连接循环介质进口(1),所述电磁过滤栅(3)的出口和分级过滤器A(7)的粗滤端、分级过滤器B(8)的粗滤端、沉降分离罐(16)的入口连接,所述分级过滤器A(7)的细滤端和分级过滤器B(8)的细滤端分别连接沉降缓冲罐(11)的下端入口,所述沉降缓冲罐(11)的上端入口连接回收介质及杂质冲洗进口(20),所述沉降缓冲罐(11)的出口连接循环介质出口(13),所述沉降分离罐(16)的一路出口连接杂质排放法兰(22)的一端,所述杂质排放法兰(22)的另一端连接杂质排放口(24),所述沉降分离罐(16)的另一路出口连接介质回收泵(18)的入口,所述介质回收泵(18)的出口连接回收介质出口(19),在沉降分离罐(16)内设有一个由底部向上延伸的隔板将罐内分成两个部分,隔板高度为罐内高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与入口通道相连一侧为杂质沉降区域,沉降分离罐(16)的一路出口设在杂质沉降区域,隔板分隔的另一区域为介质储存区域,沉降分离罐(16)的另一路出口设在介质储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龙蒋金利权玉飞邓国荣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三隆安装检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