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止水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4964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2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止水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止水带。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位于两侧的锚固本体和位于两个锚固本体之间的变形本体,在所述锚固本体的侧面设置有锚固翅,所述变形本体为“U”型,在所述变形本体上端设置有连接两侧锚固本体的连接胶板,该连接胶板上表面与所述锚固本体上表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在靠近所述连接胶板中间位置设置有“V”型凹槽。在浇筑过程中,避免了混凝土等杂物落在变形本体内,从而避免了在变形本体缩短时,杂物硌坏变形本体,造成变形本体漏水等问题的发生,延长了止水带的使用寿命。在正常情况下,“V”型凹槽可以随变形本体一起变形,在地震发生时,“V”型凹槽处断裂,从而降低对锚固本体及锚固翅的作用力,保护止水带的止水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止水带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止水带
技术介绍
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止水带是隧道建筑中混凝土接缝处普遍采用的材料之一,安装在隧道二衬外围,覆盖在变形缝上,可以适应变形缝的小位移变形而不丧失止水功能。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止水带包括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背贴止水带和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中埋止水带。目前使用的止水带主要有两种:其一,包括位于两侧的锚固本体和位于两个锚固本体之间的变形本体,在所述锚固本体的侧面设置有锚固翅,变形本体为“U”型,在变形本体上端设置有连接两侧锚固本体的连接胶板,该连接胶板上表面与所述锚固本体上表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可以承受3cm以下的拉伸变形,当变形大于3cm时,止水带的连接胶板将被拉伸变薄,同时变形本体会将拉力传递给锚固本体,使锚固本体同时拉伸变薄,使止水带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缝隙,隧道内部的水会沿此缝隙绕过止水带,隧道出现漏水现象,这也是止水带失效的原因之一;其二,是将止水带变形区设计成U型槽,在U型槽上留有一条宽约4mm的缝隙,此缝隙的存在会使隧道内部的杂物落入止水带U型槽内部,当止水带发生拉伸变形时尤为明显,杂物落入U型槽内部后,当止水带发生压缩变形时,杂物会将止水带碰坏,使止水带失去止水作用。在地震烈度高的地区,由于地震原因,造成地质松软,隧道长度很长,通过该地区的隧道将有很大的变形。隧道设计时,需要在隧道全长上分段设计多条宽度达5cm的抗震缝,将地震造成隧道的变形分散到每个抗震缝中,用于适应地震造成的变形。由于抗震缝宽度达5cm,现有的止水带已经不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变形量大、防止杂物进入止水带变形区和导水结构的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止水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止水带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位于两侧的锚固本体和位于两个锚固本体之间的变形本体,在所述锚固本体的侧面设置有锚固翅,所述变形本体为“U”型,在所述变形本体上端设置有连接两侧锚固本体的连接胶板,在靠近所述连接胶板中间位置设置有“V”型凹槽。其附加技术特征为:在所述“V”型凹槽内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渗水缝孔;所述渗水缝孔为条形,渗水缝孔之间的缝间间隔与渗水缝孔的长度相等;所述连接胶板的厚度为2-4mm;所述“V”型凹槽深度为连接胶板厚度的2/3;所述锚固翅位于所述锚固本体两侧,在所述锚固本体两端设置有燕尾状端头,所述锚固翅为向两端指向的箭头状;该连接胶板上表面与所述锚固本体上表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止水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位于两侧的锚固本体和位于两个锚固本体之间的变形本体,在所述锚固本体的两侧设置有锚固翅,所述变形本体为“U”型,在所述变形本体上端设置有连接两侧锚固本体的连接胶板,该连接胶板上表面与所述锚固本体上表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在靠近所述连接胶板中间位置设置有“V”型凹槽,安装时,将锚固翅浇筑在混凝土中,在浇筑过程中,避免了混凝土等杂物落在变形本体内,从而避免了在变形本体缩短时,杂物硌坏变形本体,造成变形本体漏水等问题的发生,延长了止水带的使用寿命;在正常情况下,“V”型凹槽可以随变形本体一起变形,在地震发生时,“V”型凹槽处断裂,从而降低对锚固本体及锚固翅的作用力,保护止水带的止水能力;其二,由于在所述“V”型凹槽内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渗水缝孔,隧道外围水可以从渗水缝孔中流入变形本体内,从变形本体内导出,避免了外围水的渗透;其三,由于所述渗水缝孔为条形,渗水缝孔之间的缝间间隔与渗水缝孔的长度相等,在正常情况下,外力拉伸渗水缝孔可以变形,拉伸长度进一步加大,应用范围更广;其四,由于所述连接胶板的厚度为2-4mm,连接胶板具有一定强度,避免了混凝土等杂物落入;其五,由于所述“V”型凹槽深度为连接胶板厚度的2/3,具有一定强度,在受到拉伸作用力情况下产生一定变形,拉伸长度增大,而且在发生地震时可以很方便地在“V”型凹槽处拉断,从而降低对锚固本体及锚固翅的作用力,保护止水带的止水能力;其六,由于所述锚固翅位于所述锚固本体两侧,在所述锚固本体两端设置有燕尾状端头,所述锚固翅为向两端指向的箭头状,在因拉力过大造成锚固本体的端头回缩后,在外力撤销的情况下锚固本体可以复原,避免了因拉力过大造成锚固本体的端头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缝隙,造成止水带漏水;同样在外力撤销后,锚固翅也可以在自身作用力下恢复原样,避免了锚固翅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缝隙,造成止水带漏水;其六,由于该连接胶板上表面与所述锚固本体上表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避免了杂物堆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背贴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V”型凹槽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V”型凹槽处放大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中埋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V”型凹槽处放大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止水带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背贴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位于两侧的锚固本体1和位于两个锚固本体1之间的变形本体2,在锚固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锚固翅3,变形本体2为“U”型,在变形本体2上端设置有连接两侧锚固本体1的连接胶板4,在靠近连接胶板4中间位置设置有“V”型凹槽5。安装时,将锚固翅3浇筑在混凝土中,在浇筑过程中,从而避免了在变形本体2缩短时,杂物硌坏变形本体2,造成变形本体2漏水等问题的发生,延长了止水带的使用寿命。在正常情况下,“V”型凹槽5可以随变形本体2一起变形,在地震发生时,“V”型凹槽5处断裂,从而降低对锚固本体1及锚固翅3的作用力,保护止水带的止水能力。在“V”型凹槽5内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渗水缝孔6,隧道外围水可以从渗水缝孔6中流入变形本体2内,从变形本体2内导出,避免了外围水的渗透。渗水缝孔6为条形,渗水缝孔6之间的缝间间隔7与渗水缝孔6的长度相等,在正常情况下,外力拉伸渗水缝孔6可以变形,拉伸长度进一步加大,应用范围更广,在地震发生时,由于有渗水缝孔6的存在,缝间间隔7很容易被拉断,从而降低对锚固本体1及锚固翅3的作用力,保护止水带的止水能力。连接胶板4的厚度为2-4mm,连接胶板4具有一定强度,避免了混凝土等杂物落入。“V”型凹槽5深度为连接胶板4厚度的2/3,具有一定强度,在受到拉伸作用力情况下产生一定变形,拉伸长度增大,而且在发生地震时可以很方便地在“V”型凹槽5处拉断,从而降低对锚固本体及锚固翅的作用力,保护止水带的止水能力。如图4和图5所示,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止水带为中埋式止水带时,锚固翅3位于锚固本体1的两侧,其余结构与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背贴止水带的结构结构相同,在锚固本体1两端设置有燕尾状端头8,锚固翅3为向两端指向的箭头状,在因拉力过大造成锚固本体1的端头回缩后,在外力撤销的情况下锚固本体1可以复原,避免了因拉力过大造成锚固本体的端头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缝隙,造成止水带漏水;同样在外力撤销后,锚固翅也可以在自身作用力下恢复原样,避免了锚固翅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缝隙,造成止水带漏水。连接胶板4上表面与锚固本体1上表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避免了杂物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止水带

【技术保护点】
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止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两侧的锚固本体和位于两个锚固本体之间的变形本体,在所述锚固本体的侧面设置有锚固翅,所述变形本体为“U”型,在所述变形本体上端设置有连接两侧锚固本体的连接胶板,在靠近所述连接胶板中间位置设置有“V”型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止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两侧的锚固本体和位于两个锚固本体之间的变形本体,在所述锚固本体的侧面设置有锚固翅,所述变形本体为“U”型,在所述变形本体上端设置有连接两侧锚固本体的连接胶板,在靠近所述连接胶板中间位置设置有“V”型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止水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V”型凹槽内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渗水缝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5cm抗震缝导水式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缝孔为条形,渗水缝孔之间的缝间间隔与渗水缝孔的长度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瑞祥谭忠盛喻渝李炯韩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丰泽工程橡胶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