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5286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组合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体系,其包括多个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同一桥梁模块之下且设置在同一的桥墩之上的第一支座装置与第二支座装置;第一支座装置包括位于在桥墩之上的底座板、设置在底座板上端定位内止口内的压力传感器、位于压力传感器上方的中间座板、下端球面设置在中间座板 上端内凹球面内的球冠板、设置在球冠板上端的平面耐磨板、设置在平面耐磨板上端的不锈钢板、设置在不锈钢板上的上顶板、设置在压力传感器上的传感器出线孔、以及安装在中间座板上端内凹球面上且与球冠板下端球面密封接触的弹性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Combined intelligent ball force measuring bear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mbined intelligent spherical force measuring support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rst bearing devices and a second bearing device respectively arranged under the same bridge module and above the same pier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the first bearing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plate located on the pier and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base plate. The pressure transducer in the position stop, the middle seat plate above the pressure transducer, the spherical surfac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pherical surface in the concave spherical surfac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middle seat plate, the plane wear-resistant plat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pherical head plate, the stainless steel plat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plane wear-resistant plate, the upper top plate on the stainless steel plate, and the pressure plate are arranged on the The sensor outlet hole on the sensor and the elastic sealing ring installed on the concave spherical surface at the end of the middle seat plate and contacted with the spherical surfac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pherical crown plate are provid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compact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体系
本技术涉及组合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体系。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目前通车里程已经超过2.2万公里,至2020年将达到3万公里,而高速铁路中桥梁占比较高,一般达到50%~60%,有的甚至达到80%~90%以上。为确保高速列车在在桥梁上的安全运营,实时监测桥梁技术状况十分必要,同时也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保障桥梁结构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支座作为桥梁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将桥梁自重和桥上荷载传递到墩台基础并适应桥梁变形能力的功能。高速铁路桥梁多为箱形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其中简支梁桥数量最多,每片箱梁布置4个支座,多采用300t~500t球型支座。桥梁建成后,桥梁支座是桥上荷载自上向下传递的第一路线,主要承受桥梁自重和列车荷载的双重作用,同时也会受到温度、自然灾害、冲击等影响,长期大吨位荷载作用将会导致一系列病害发生,进而引起桥梁结构状况发生变化,支座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运营安全,保障支座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实时监测桥梁支座反力变化情况,便可监测桥梁的工作状态,判断其是否处于正常范围。目前,国内外尚缺少一种结构简单、受力明确、耐久性好、造价便宜的可用于大吨位高铁桥梁的智能测力支座。已有智能支座也大都存在结构复杂、造价高和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体系;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体系,包括多个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同一桥梁模块之下且设置在同一的桥墩之上的第一支座装置与第二支座装置;第一支座装置包括位于在桥墩之上的底座板、设置在底座板上端定位内止口内的压力传感器、位于压力传感器上方的中间座板、下端球面设置在中间座板上端内凹球面内的球冠板、设置在球冠板上端的平面耐磨板、设置在平面耐磨板上端的不锈钢板、设置在不锈钢板上的上顶板、设置在压力传感器上的传感器出线孔、以及安装在中间座板上端内凹球面上且与球冠板下端球面密封接触的弹性密封圈;其中,中间座板上端内凹球面、弹性密封圈、以及球冠板下端球面之间形成球面耐磨腔;中间座板下端设置有下止口,在底座板上端设置有与下止口接触的外止口,在下止口侧壁与外止口侧壁之间设置有耐磨条,上顶板的下端内止口与中间座板上端外止口接触设置。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应用范围广,实现支座竖向力动态测试,克服已有智能支座整体技术性能达不到要求,或者造价高、不易推广等不足。传感器与外部采集设备相连后完成竖向力动态检测/监测以及腔内压力检测/监测。在球面耐磨腔内设置有耐磨板或石墨填料。球面耐磨腔内填充有液压油或气体;从而具有更好柔性,本技术通过球冠板与密封圈实现密封,通过液压油或气体实现无损摩擦,从而提高了摩擦副的寿命,减少噪音,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吸震效果。在中间座板上设置有与压力阀的进口连通的压力阀;第一支座装置的压力阀出口与第二支座装置的球面耐磨腔通过第二连通管路;第二支座装置的压力阀出口与第一支座装置的球面耐磨腔通过第一连通管路。通过压力阀设定安全压力,而桥面模块整体当压力超过设定之后,压力阀,打开,高压腔的油液/气体通过管路补充到低压腔内,从而保证整理压力平衡,不外泄,从而即实现腔体之间的连通,又保证了每个腔存储压力。在球冠板上设置有直通孔,在直通孔下端设置有位于球面耐磨腔顶部的传感内止口,在传感内止口内设置有下活塞,在直通孔内设置有通过连杆与下活塞上端连接的上活塞,在直通孔内设置有用于感应上活塞位置的位移传感器。当压力外泄后,活塞下移动到预设位置后,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输出位移数值,并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提醒桥梁检修人员及时通过加注嘴补充油液。在第二连通管路上连接有第二加注嘴,在第一连通管路上连接有第一加注嘴。本技术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联动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支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支座装置;2、第二支座装置;3、第一连通管路;4、第二连通管路;5、上顶板;6、不锈钢板;7、平面耐磨板;8、球冠板;9、球面耐磨腔;10、中间座板;11、压力传感器;12、底座板;13、耐磨条;14、传感器出线孔;15、第一加注嘴;16、第二加注嘴;17、弹性密封圈;18、压力阀;19、下活塞;20、上活塞;21、位移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组合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体系,包括多个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同一桥梁模块之下且设置在同一的桥墩之上的第一支座装置1与第二支座装置2;第一支座装置1包括位于在桥墩之上的底座板12、设置在底座板12上端定位内止口内的压力传感器11、位于压力传感器11上方的中间座板10、下端球面设置在中间座板10上端内凹球面内的球冠板8、设置在球冠板8上端的平面耐磨板7、设置在平面耐磨板7上端的不锈钢板6、设置在不锈钢板6上的上顶板5、设置在压力传感器11上的传感器出线孔14、以及安装在中间座板10上端内凹球面上且与球冠板8下端球面密封接触的弹性密封圈17;其中,中间座板10上端内凹球面、弹性密封圈17、以及球冠板8下端球面之间形成球面耐磨腔9;中间座板10下端设置有下止口,在底座板12上端设置有与下止口接触的外止口,在下止口侧壁与外止口侧壁之间设置有耐磨条13,上顶板5的下端内止口与中间座板10上端外止口接触设置。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应用范围广,实现支座竖向力动态测试,克服已有智能支座整体技术性能达不到要求,或者造价高、不易推广等不足。传感器与外部采集设备相连后完成竖向力动态检测/监测以及腔内压力检测/监测。在球面耐磨腔9内设置有耐磨板或石墨填料。球面耐磨腔9内填充有液压油或气体;从而具有更好柔性,本技术通过球冠板8与密封圈实现密封,通过液压油或气体实现无损摩擦,从而提高了摩擦副的寿命,减少噪音,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吸震效果。在中间座板10上设置有与压力阀18的进口连通的压力阀18;第一支座装置1的压力阀18出口与第二支座装置2的球面耐磨腔9通过第二连通管路4;第二支座装置2的压力阀18出口与第一支座装置1的球面耐磨腔9通过第一连通管路3。通过压力阀设定安全压力,而桥面模块整体当压力超过设定之后,压力阀,打开,高压腔的油液/气体通过管路补充到低压腔内,从而保证整理压力平衡,不外泄,从而即实现腔体之间的连通,又保证了每个腔存储压力。在球冠板8上设置有直通孔,在直通孔下端设置有位于球面耐磨腔9顶部的传感内止口,在传感内止口内设置有下活塞19,在直通孔内设置有通过连杆与下活塞19上端连接的上活塞20,在直通孔内设置有用于感应上活塞20位置的位移传感器21。当压力外泄后,活塞下移动到预设位置后,通过位移传感器21检测输出位移数值,并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提醒桥梁检修人员及时通过加注嘴补充油液。在第二连通管路4上连接有第二加注嘴16,在第一连通管路3上连接有第一加注嘴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同一桥梁模块之下且设置在同一的桥墩之上的第一支座装置(1)与第二支座装置(2);第一支座装置(1)包括位于在桥墩之上的底座板(12)、设置在底座板(12)上端定位内止口内的压力传感器(11)、位于压力传感器(11)上方的中间座板(10)、下端球面设置在中间座板(10) 上端内凹球面内的球冠板(8)、设置在球冠板(8)上端的平面耐磨板(7)、设置在平面耐磨板(7)上端的不锈钢板(6)、设置在不锈钢板(6)上的上顶板(5)、设置在压力传感器(11)上的传感器出线孔(14)、以及安装在中间座板(10)上端内凹球面上且与球冠板(8)下端球面密封接触的弹性密封圈(17);其中,中间座板(10)上端内凹球面、弹性密封圈(17)、以及球冠板(8)下端球面之间形成球面耐磨腔(9);中间座板(10)下端设置有下止口,在底座板(12)上端设置有与下止口接触的外止口,在下止口侧壁与外止口侧壁之间设置有耐磨条(13),上顶板(5)的下端内止口与中间座板(10)上端外止口接触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智能球型测力支座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结构相同且分别设置在同一桥梁模块之下且设置在同一的桥墩之上的第一支座装置(1)与第二支座装置(2);第一支座装置(1)包括位于在桥墩之上的底座板(12)、设置在底座板(12)上端定位内止口内的压力传感器(11)、位于压力传感器(11)上方的中间座板(10)、下端球面设置在中间座板(10)上端内凹球面内的球冠板(8)、设置在球冠板(8)上端的平面耐磨板(7)、设置在平面耐磨板(7)上端的不锈钢板(6)、设置在不锈钢板(6)上的上顶板(5)、设置在压力传感器(11)上的传感器出线孔(14)、以及安装在中间座板(10)上端内凹球面上且与球冠板(8)下端球面密封接触的弹性密封圈(17);其中,中间座板(10)上端内凹球面、弹性密封圈(17)、以及球冠板(8)下端球面之间形成球面耐磨腔(9);中间座板(10)下端设置有下止口,在底座板(12)上端设置有与下止口接触的外止口,在下止口侧壁与外止口侧壁之间设置有耐磨条(13),上顶板(5)的下端内止口与中间座板(10)上端外止口接触设置。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礼李炯徐瑞祥韩文涛孙宝臣李剑芝
申请(专利权)人:丰泽工程橡胶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