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喂家禽用小麦中有效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74415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1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饲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喂家禽用小麦中有效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首先建立950~1650nm特征波段的近红外光谱与小麦有效磷含量之间的定量模型,然后扫描待测样品的特征波段近红外光谱,带入定量模型,得出待测样品的有效磷含量。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测定出饲喂家禽用小麦中有效磷的含量,并且以该有效磷含量作为指标配制饲喂家禽饲料,能够保证饲料配合的准确性,有效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减少饲料浪费,保障肉鸡生产性能的发挥,降低养殖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饲料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饲喂家禽用小麦中有效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磷是家禽必需的矿物元素之一,饲料中磷严重不足表现为生产性能低下,幼年动物患佝偻病,成年动物患软化症(或称骨质疏松症)。家禽对磷的需要量通常采用总磷(TP)、非植酸磷(NPP)和有效磷(AP)表述(NRC,1994;鸡饲养标准,2004)。早先认为,植物性原料中总磷的1/3为NPP,另外2/3为不能被单胃动物所利用的植酸磷,所以简单地将NPP等同于有效磷(NRC,1994)。然而已有一些学者的研究证明,动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利用植酸磷,而其利用率因原料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动物对植物性饲料原料中植酸磷利用率的差异与试验设计、研究方法、饲料原料和营养组成、加工过程、分析方法、动物日龄和品种等因素有关,而实验室测得的非植酸磷并不能被动物完全利用。因而总磷和非植酸磷都不能真正反映饲料原料中磷的效价,随着研究工作的积累,有效磷必然取代非植酸磷作为评价磷利用率的指标。鉴于此,研究开发出一种能够在家禽饲料生产中应用的简便、快速、准确评定小麦中有效磷的方法,对于实现配制家禽精准饲养和饲料原料高效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饲喂家禽用小麦中有效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取已知有效磷含量的标准小麦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采集小麦950~1650nm区间内的光谱信息;2)对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之后,应用化学计量学软件与已知有效磷含量的标准小麦样品的有效磷含量进行关联,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近红外光谱与小麦有效磷含量之间的定量模型;3)取待测小麦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采集小麦950~1650nm区间内的光谱信息,对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之后,将处理后的待测小麦样品近红外光谱信息导入步骤2)建立的定量模型,得出待测小麦样品有效磷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喂家禽用小麦中有效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取已知有效磷含量的标准小麦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采集小麦950~1650nm区间内的光谱信息;2)对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之后,应用化学计量学软件与已知有效磷含量的标准小麦样品的有效磷含量进行关联,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近红外光谱与小麦有效磷含量之间的定量模型;3)取待测小麦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采集小麦950~1650nm区间内的光谱信息,对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之后,将处理后的待测小麦样品近红外光谱信息导入步骤2)建立的定量模型,得出待测小麦样品有效磷含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喂家禽用小麦中有效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3)中近红外光谱扫描的光源为汞灯;参比光源为卤钨灯;波长范围950~1100nm采用硅检测器,波长范围110~1650nm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波长精度≤0.3nm,波长稳定性≤0.2nm/a;扫描环境要求:温度2~40℃,相对湿度0~8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喂家禽用小麦中有效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中采用一阶导数法对近红外光谱信息进行预处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喂家禽用小麦中有效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还包括对建立的定量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价,评价参数主要有定量模型决定系数R2cal、校正均方根差RMES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华陈志敏陈宝江蔡辉益陈桂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