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伟专利>正文

干粉砂浆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427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粉砂浆,按重量百分比主要由钢渣砂60-75%、水泥和粉煤灰25-40%、水泥和粉煤灰的比例为2∶3的配比制成。加工工艺是:先将钢渣烘干至含水量0.5%以下,并制成颗粒直径为2.5mm以下的钢渣砂粒;再按钢渣砂60-75%,水泥和粉煤灰25-40%,水泥和粉煤灰的比例为2∶3的配比进行配料;然后,进行脉冲均质混合至均匀度为CV<0.3%;最后包装为成品干粉砂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传统干粉砂浆的全部性能,完全可替代传统干粉砂浆使用,其耐久性、抗冻融和粘结强度好,成本低,仅为传统干粉砂浆产品的50%,且充分利用了钢渣,变废为宝,使资源形成再生循环使用,彻底解决了炼钢厂工业废弃物的污染问题。

Dry powder mortar and processing technique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y powder mortar, according to weight percentage is mainly composed of steel slag sand 6075%, 2540% cement and fly ash, cement and fly ash ratio of 2 to 3 of a certain proportion. The processing process is: first slag drying to moisture content below 0.5%, and made the particle diameter of steel slag sand below 2.5mm; according to the 6075% 2540% steel slag sand, cement and fly ash, cement and fly ash ratio of 2 to 3 of the proportion of ingredients; then, the pulse to the homogeneous mixture uniformity as CV. \At the end of 0.3%; packing dry mortar. All the properties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dry mortar, can completely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dry mortar, durability, freeze-thaw resistance and good bonding strength, low cost, only for the traditional dry mortar products 50%, and make full use of steel slag, waste to treasure, so that resources regeneration recycling, completely solve the pollution problem of steelmaking plant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的
,特别与利用钢渣生产干粉砂浆的配方及其加工工艺有关。
技术介绍
干粉砂浆又称干混砂浆,是将干粉状的骨料(砂子)、胶凝材料(粉煤灰、水泥)、化学添加剂等通过计量控制,科学配比、混合均质、化学反应、机械化生产、产品包装或散装物流运送到现场,作业时只要按一定比例加水搅匀,即可直接使用的新型干粉类砂浆。国内外现有的干粉砂浆是将砂子进行烘干然后经筛分,按常规砂浆配合比的配比量,将干砂、水泥、辅料和添加剂称量后进行单一机械混合搅拌后包装,就成为干粉砂浆产品。这种产品原材料价格高,致使生产成本很高,比较难适应国内市场的价格承受力。钢渣是指炼钢后所出的渣,其渣经破碎后吸出含有的铁块及碎铁进行回收后,剩下钢渣(也称尾渣)。钢渣含有三氧化二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镁等,其质硬(摩氏硬度为8.5度左右),比重为1.45吨左右/M3。钢渣一般做为工业废弃物堆存,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粉砂浆及其加工工艺,以充分利用钢渣,变废为宝,降低砂浆成本。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干粉砂浆主要由下列物质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钢渣砂60-75%,水泥和粉煤灰25-40%,水泥和粉煤灰的比例为2∶3。其中,上述干粉砂浆的配料中还配有辅助剂,辅助剂的重量百分比0-0.1%。上述辅助剂选用减水剂。上述辅助剂选用丙烯酸、纤维素、增稠剂按任意比混合。上述辅助剂选用可再分解乳胶粉。上述水泥可选用三合一水泥粉,三合一水泥按重量百分比由钢渣60-70%,炉底渣10-15%,辅料15-30%制成。上述三合一水泥具体由钢渣70%,炉底渣13%,辅料17%制成。上述炉底渣可选用粉煤灰代替。上述辅料为煤矸石60-70%、石膏5-15%、熟料15-25%的重量百分比混合物。上述辅料具体选用煤矸石70%、石膏10%、熟料20%混合为佳。干粉砂浆的加工工艺是先将钢渣烘干至含水量0.5%以下,并制成颗粒直径为2.5mm以下的钢渣砂粒;再按钢渣砂60-75%,水泥和粉煤灰25-40%,水泥和粉煤灰的比例为2∶3的配比进行配料;然后,进行脉冲均质混合至均匀度为CV<0.3%;最后包装,即为成品干粉砂浆。三合一水泥的加工工艺是先将钢渣、炉底渣、辅料分别烘干至含水量2-3%;接着,分别进行粗磨至颗粒直径为5mm以下;再按钢渣60-70%、炉底渣10-15%、辅料15-30%的比例进行配料,并进行细磨至比表面积为450m2/Kg以上;最后,进行脉冲均质混合至均匀度为CV<0.3%,即为成品三合一水泥。采用上述配方及加工工艺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传统干粉砂浆的全部性能,完全可替代传统干粉砂浆使用,其耐久性、抗冻融和粘结强度好于传统干粉砂浆;本专利技术掺入钢渣达60%以上,该技术系国内外仅有,成本低,产品直接成本仅为传统干粉砂浆产品的50%;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钢渣,变废为宝,特别是选用三合一水泥作为胶结剂,使资源形成再生循环使用,彻底解决了炼钢厂工业废弃物的污染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工艺流程方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选用的三合一水泥的加工工艺流程方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干粉砂浆是按重量百分比主要钢渣砂60-75%、水泥和粉煤灰25-40%制成,水泥和粉煤灰的比例为2∶3。钢渣砂在整个配方中起骨料作用,随着钢渣砂配比量的增加会使干粉砂浆的产品成本降低但稠度、分层度和强度也降低,钢渣砂减少会使产品成本升高但稠度、分层度和强度也高。水泥和粉煤灰在整个配方中起胶结作用,随着水泥和粉煤灰配比量的增加会使产品成本升高但稠度、分层度和强度也高,水泥和粉煤灰减少会使产品成本降低但稠度、分层度和强度也降低。辅助剂在整个配方中起功能性调节作用,干粉砂浆的配料中还可配有重量百分比为0-0.1%的辅助剂,辅助剂可选用减水剂,也可选用丙烯酸、纤维素、增稠剂按任意比混合,或选用可再分解乳胶粉(高分子聚合物)。干粉砂浆的加工工艺如图1所示先通过烘干系统将钢渣烘干至含水量0.5%。烘干系统在生产品工艺流程中主要是对产品所需的物料进行烘干,以达到物料的含水率在3%以内,保障了生产工艺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并将烘干后的钢渣制成颗粒直径为2.5mm以下的干钢渣砂粒。具体加工时可以先将烘干的钢渣通过筛分系统筛分,颗粒直径为2.5mm以下的钢渣砂直接筛出备用,颗粒直径为2.5mm以上的钢渣砂则进入制砂系统制成颗粒直径为2.5mm以下的干砂粒。干粉砂浆的骨料为砂,本专利技术正是将钢渣烘干制成砂粒代替河砂,以具有更佳的产品性能,并降低成本。再在配料系统中按钢渣砂60-75%,水泥和粉煤灰25-40%,水泥和粉煤灰的比例为2∶3的配比进行配料。然后,在脉冲混合均质系统中进行脉冲均质混合,至均匀度为CV<0.3%,使产品达到不分层、不离析、均质化。最后,由气力输送系统输出,根据需要进入包装系统包装成袋,或散装进入物料系统。其中,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水泥可选用普通水泥也可选用三合一水泥粉。三合一水泥粉由钢渣60-70%、炉底渣(也可用粉煤灰代替,此为等同物)10-15%、辅料15-30%制成。辅料可以是煤矸石60-70%、石膏5-15%、熟料15-25%的混合物,尤以煤矸石70%、石膏10%、熟料20%混合为佳。配方中还可根据钢渣的品质适当加入添加剂,添加剂由硫酸铝、乙二醇、固化剂、丙烯酸、胺混合而成,使制成的水泥达到国标PC32.5水泥标准,且质量更佳。钢渣是用于代替原来水泥加工过程中的半成品——熟料,当钢渣磨细至比表面积为450m2/Kg以上时,在整个配方中起活化作用,随着钢渣配比量的增加会使三合一水泥产品的成本降低但安定性差,而钢渣减少会使产品成本升高但安定性佳。炉底渣(或粉煤灰)和辅料在整个配方中起与钢渣中和、在化学特性上互补的作用,随着炉底渣(或粉煤灰)和辅料配比量的增加会使三合一水泥产品成本高、安定性佳但强度差,炉底渣(或粉煤灰)和辅料减少则会使产品成本降低、安定性差但强度佳。因此,三合一水泥具体配方选择钢渣70%,炉底渣13%,辅料17%为较佳。三合一水泥的加工工艺如图2所示先通过烘干系统将钢渣、炉底渣、辅料分别烘干至含水量2-3%。烘干系统在生产品工艺流程中主要是对产品所需的物料进行烘干,以达到物料的含水率在3%以内,保障了生产工艺中规定的技术指标。接着,通过粗磨系统分别将烘干后的物料进行粗磨,至颗粒直径为5mm以下,为下道工艺做好前期的预处理。再在配料系统中按钢渣60-70%、炉底渣10-15%、辅料15-30%的比例进行配料。配料系统是全部生产工艺流程中的重中之重,准确的配料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所以该系统在工艺流程中的大料配料计量精度达到小于0.5%的精度,小料配料计量精度达到小于0.2%的精度。并通过粉磨系统,将配好的物料进行细磨,该系统采用相向旋转超重力粉磨工艺,在其物理力学、化学及瞬间超高温等作用的激发下,磨粉细度达到比表面积为450m2/Kg以上,使物料的各种性能产生变化,达到国标PC32.5水泥标准。然后,在脉冲混合均质系统中进行脉冲均质混合,由于钢渣三合一水泥的配料较复杂,它由多种材料和成份组成,为使其成份充分特用该脉冲混合系统。经上述粉磨后的细磨,再经该系统混合均质至均匀度为CV<0.3%,才能达到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干粉砂浆,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物质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钢渣砂60-75%,水泥和粉煤灰25-40%,水泥和粉煤灰的比例为2∶3。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伟陈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伟陈卫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