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一体式智能纺织品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4163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1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可穿戴一体式智能纺织品及其制造工艺,所述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以塑料薄膜为基底在其上形成柔性电路的步骤;在弹性较低的布的两端环接松紧带的步骤;以所述柔性电路不包含传感电极的一面贴合所述弹性较低的布的内侧的方式,将所述柔性电路缝制或者粘贴在所述弹性较低的布上,并且在所述柔性电路包含传感电极的一面结合外层覆盖布面。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穿戴一体式智能纺织品的制造工艺简单,产品柔软舒服,可以紧贴皮肤,使得传感器测量更加准确,并且适合长时间佩戴和测量;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实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多次清洗和长期洁净使用,达到塑料、金属和其他材质的可穿戴设备都无法做到清洗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可穿戴一体式智能纺织品及其制造工艺,该可穿戴一体式智能纺织品可穿戴于人体表面,用于人体体征指数(体温,脉搏,心电图等)的检测与应用。
技术介绍
智能可穿戴设备正作为一类重大科技变革而兴起,将像上世纪80年代的PC和目前的移动计算及平板电脑一样推动创新。前可穿戴技术的应用领域可分为3大类:第一类是运动健身领域,以轻量化的手表、手环、配饰为主要形式,实现运动或户外数据如心率、步频、气压、潜水深度、海拔等指标的监测、分析与服务;第二类是医疗保健领域,以专业化方案提供血压、心率等医疗体征的监测与处理;第三类是电子通讯领域,这类可穿戴智能设备能够协助用户实现信息感知与处理能力的提升,从休闲娱乐、信息交流到行业应用,用户均能通过拥有多样化的传感、处理、连接、显示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来实现,产品以智能手表、眼镜等形态为主。总之,从对可穿戴设备的需求和研发来看,如今研究的技术关键点集中在如何实现低功耗维持长时间的续航能力、小面积高性能器件的开发、适当的体积尺寸、以及如何与智能手机并存或独立存在等方面,这些是今后技术发展与突破的方向。此外,电子业和计算器产业兴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穿戴一体式智能纺织品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穿戴一体式智能纺织品的制造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以塑料薄膜为基底在其上形成柔性电路的步骤,其中,所述柔性电路的一面形成有通过可拉伸的导线依次连接的传感器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数字处理模块、射频电路模块和天线,所述柔性电路的另一面上与所述传感器模块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传感电极;在弹性较低的布的两端环接松紧带的步骤;以所述柔性电路不包含传感电极的一面贴合所述弹性较低的布的内侧的方式,将所述柔性电路缝制或者粘贴在所述弹性较低的布上,并且在所述柔性电路包含传感电极的一面结合外层覆盖布面,其中所述外层覆盖布面与所述传感电极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测量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一体式智能纺织品的制造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以塑料薄膜为基底在其上形成柔性电路的步骤,其中,所述柔性电路的一面形成有通过可拉伸的导线依次连接的传感器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数字处理模块、射频电路模块和天线,所述柔性电路的另一面上与所述传感器模块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传感电极;在弹性较低的布的两端环接松紧带的步骤;以所述柔性电路不包含传感电极的一面贴合所述弹性较低的布的内侧的方式,将所述柔性电路缝制或者粘贴在所述弹性较低的布上,并且在所述柔性电路包含传感电极的一面结合外层覆盖布面,其中所述外层覆盖布面与所述传感电极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测量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工艺,其还包括采用柔性封装塑料薄膜对所述柔性电路进行双面真空塑封的步骤,双面真空塑封采用真空塑封工艺,该塑封使用的薄膜是耐高温的聚乙烯,聚丙烯或者聚苯乙烯薄膜材料,其中所述柔性封装塑料薄膜在与所述传感电极对应的位置设有传感电极端开口,所述传感电极与所述传感电极端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钧
申请(专利权)人:创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