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压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人造大理石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3935 阅读:4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模压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人造大理石及其制作方法。按重量计,该人造大理石含有不饱和聚酯树脂32~46份、固化剂0.2~0.9份、增稠剂0.2~1.4份、内脱模剂0.6~1.5份、填料41~46份、玻璃纤维7.2~11.9份和人造彩粒4.8~6.3份;人造彩粒由不饱和聚酯树脂32~49份、过氧化甲乙酮0.5~2份、异辛酸钴0.5~2份、碳酸钙49~60份和颜料1~4份组成,经浇铸成型固化粉碎后成颗粒。该人造大理石的制备方法是:先制备一种包含有上述原料的模塑料,增稠后再模压成型。该人造大理石与浇注成型人造石相比冲击强度高、抗弯能力强、耐热性能好、不易变形,并且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Method for making moulded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artificial marb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olded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artificial marble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By weight, the artificial marble containing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32 ~ 46, 0.2 ~ 0.9 curing agent and thickening agent 0.2 ~ 1.4, 0.6 ~ 1.5 copies of the release agent and filler 41 ~ 46, 7.2 ~ 11.9 continuous glass fiber and artificial colored particle 4.8 ~ 6.3; artificial colored particle the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32 ~ 49, 0.5 ~ 2 methyl ethyl ketone peroxide, cobalt isooctanate 0.5 ~ 2, 49 ~ 60 calcium carbonate pigment and 1 ~ 4 parts, by casting solidified crushed into particle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artificial marble is: firstly, a molding compound containing the above raw material is prepared, and then thickened and then molded. Compared with the pouring molding artificial stone, the artificial marbl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impact strength, strong bending resistance, good heat resistance, uneasy deformation, low manufacturing cost, simple process and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人造大理石作为天然大理石的替代产品,由于其与天然大理石相比具有来源广、制造成本低、耐污性好、无辐射、易于加工且色彩丰富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卫生洁具制造和建筑装饰领域。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人造大理石制品,大部分都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压克力树脂以浇铸法成型。浇铸法成型人造大理石制品是模仿天然大理石的表面纹理加工而成的,具有类似大理石的机理特点,在硬度、光泽及耐磨性上,都较天然大理石好。但这种人造大理石产品也存在强度低、抗弯能力差、易变形等缺点,由于使用浇铸法成型,还缺乏大量生产性,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该方法采用完全不同的配方,并采用模压成型工艺来实施。并且该材料制备简单,成本较低廉。 本专利技术按下述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压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人造大理石,其含有的组分及重量配比是不饱和聚酯树脂32~46份,固化剂0.2~0.9份,增稠剂0.2~1.4份,内脱模剂0.6~1.5份,填料41~46份,玻璃纤维7.2~11.9份,人造彩粒4.8~6.3份;人造彩粒由不饱和聚酯树脂32~49份、过氧化甲乙酮0.5~2份、异辛酸钴0.5~2份、碳酸钙49~60份和颜料1~4份组成,经浇铸成型固化后,粉碎成直径为1~5mm的颗粒。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模压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人造大理石,其制备方法是先制备一种包含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人造彩粒、填料、固化剂和增稠剂组成的模塑料,将其增稠后,再通过液压机与金属模具热压成型,制得所述模压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人造大理石产品。该方法包括模塑料配制、增稠、模压成型和修边步骤。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主要优点其一.由于采用模压成型工艺,树脂糊可以在很高的粘度下进行成型操作。因此与浇铸法成型人造大理石相比可以加入更多的填料,大幅度降低了人造大理石的生产成本。 其二.由于加入了玻璃纤维,从而使本方法制造的人造大理石具有很高的强度,同时弯曲强度也提高了50%以上,还具有不易变形和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 其三.工艺简单,容易操作,生产效率高,易于推广,并且适于工业化生产。 总之,本专利技术人造大理石具有冲击强度高、抗弯能力强、耐热性能好的优点,还具有不易变形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并且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同时能够大幅度降低了人造大理石的制造成本。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压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人造大理石,其含有的组分及重量配比是不饱和聚酯树脂32~46份,固化剂0.2~0.9份,增稠剂0.2~1.4份,内脱模剂0.6~1.5份,填料41~46份,玻璃纤维7.2~11.9份,人造彩粒4.8~6.3份;人造彩粒由不饱和聚酯树脂32~49份、过氧化甲乙酮0.5~2份、异辛酸钴0.5~2份、碳酸钙49~60份和颜料1~4份组成,经浇铸成型固化后,粉碎成直径为1~5mm的颗粒。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压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人造大理石,其制备方法是先制备一种包含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人造彩粒、填料、固化剂和增稠剂组成的模塑料,将其增稠后,再通过液压机与金属模具热压成型,制得模压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人造大理石。 模压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人造大理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模塑料配制按上述配比称取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剂、增稠剂、内脱模剂和填料,使之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玻璃纤维和人造彩粒,使之混合均匀,然后捏合成模塑料。其中,人造彩粒由不饱和聚酯树脂、过氧化甲乙酮、异辛酸钴、碳酸钙和颜料浇铸成型,固化后粉碎成直径为1~5mm的颗粒。 (2)增稠将配制好的模塑料放置增稠,充分发挥增稠效应,得到增稠好的模塑料。 (3)将模具升温至110~150℃并涂抹外脱模剂,然后将增稠好的模塑料放入模具中,(4)闭合模具,模压压力6~14kgf/cm2,保压60~180秒钟。 (5)模塑料固化成型,脱除模具并修边即可。 上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可以采用以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酐和丙二醇原料制备的高活性模压专用不饱和聚酯树脂。 上述的固化剂可以是有机过氧化物,例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酸酯、1,1-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1,1-二叔戊基过氧化环己烷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上述的增稠剂可以采用碱金属氧化物或碱金属氢氧化物,例如氧化镁、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上述的内脱模剂可以是硬脂酸盐,例如硬脂酸、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上述的填料可以是矿物粉料,例如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氢氧化铝、氧化铝、高岭土、碳酸镁、硅酸钙、二氧化硅、云母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上述的玻璃纤维可以采用无碱或中碱纤维,长度为8~45mm。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但不限定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11.模压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人造大理石配方其组分及配比为不饱和聚酯树脂40重量份;固化剂0.8重量份;增稠剂0.8重量份;内脱模剂1.2重量份;填料44重量份;玻璃纤维8.1重量份;人造彩粒5.1重量份。 上述配方中固化剂采用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增稠剂采用氧化镁,内脱模剂采用硬脂酸锌,填料采用轻质碳酸钙,玻璃纤维长度为10mm,人造彩粒直径为1~2mm。 2.模压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人造大理石的制作将不饱和聚酯树脂40重量份、固化剂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0.81重量份、增稠剂氧化镁0.81重量份、内脱模剂硬脂酸锌1.21重量份放入混合器中混合20分钟,静止脱泡。然后将填料轻质碳酸钙44重量份放入混合器中混合5分钟后,再加入长度为10mm的玻璃纤维8.1重量份和直径为2mm的人造彩粒5.07重量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混合,然后捏合成模塑料。为充分发挥增稠效应,模塑料放置24小时。将模具升温至120℃并涂抹外脱模剂,再将增稠好的模塑料放入模具中,闭合模具,模压压力10kgf/cm2,保压180秒钟。模塑料压制成型,脱除模具并修边即可。所制得的人造大理石,其性能见附表1。 实施例21.模压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人造大理石配方其组分及配比为不饱和聚酯树脂38重量份;固化剂0.8重量份;增稠剂1.1重量份;内脱模剂0.8重量份;填料45重量份;玻璃纤维9.4重量份;人造彩粒4.9重量份。 上述配方中固化剂采用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增稠剂采用氧化镁,内脱模剂采用硬脂酸钙,填料采用氢氧化铝,玻璃纤维长度为12mm,人造彩粒直径为2~3mm。 2.模压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人造大理石的制作将不饱和聚酯树脂38重量份、固化剂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0.76重量份、增稠剂氧化镁1.14重量份、内脱模剂硬脂酸钙0.76重量份放入混合器中混合20分钟,静止脱泡。然后将填料氢氧化铝45重量份放入混合器中混合5分钟后,再加入长度为12mm的玻璃纤维9.75重量份和直径为3mm的人造彩粒4.59重量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混合,然后捏合成模塑料。为充分发挥增稠效应,模塑料放置24小时。将模具升温至125℃并涂抹外脱模剂,再将增稠好的模塑料放入模具中,闭合模具,模压压力10kgf/cm2,保压180秒钟。模塑料压制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造大理石,其特征是一种模压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人造大理石,其含有的组分及重量配比是:不饱和聚酯树脂32~46份,固化剂0.2~0.9份,增稠剂0.2~1.4份,内脱模剂0.6~1.5份,填料41~46份,玻璃纤维7.2~11.9份,人造彩粒4.8~6.3份;人造彩粒由不饱和聚酯树脂32~49份、过氧化甲乙酮0.5~2份、异辛酸钴0.5~2份、碳酸钙49~60份和颜料1~4份组成,经浇铸成型固化后,粉碎成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大理石,其特征是一种模压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人造大理石,其含有的组分及重量配比是不饱和聚酯树脂32~46份,固化剂0.2~0.9份,增稠剂0.2~1.4份,内脱模剂0.6~1.5份,填料41~46份,玻璃纤维7.2~11.9份,人造彩粒4.8~6.3份;人造彩粒由不饱和聚酯树脂32~49份、过氧化甲乙酮0.5~2份、异辛酸钴0.5~2份、碳酸钙49~60份和颜料1~4份组成,经浇铸成型固化后,粉碎成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大理石,其特征在于固化剂是有机过氧化物,增稠剂是碱金属氧化物或碱金属氢氧化物,内脱模剂是硬脂酸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大理石,其特征在于填料是矿物粉料,为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氢氧化铝、氧化铝、高岭土、碳酸镁、硅酸钙、二氧化硅、云母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4.一种人造大理石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制备一种包含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人造彩粒、填料、固化剂和增稠剂组成的模塑料,将其增稠后,再通过液压机与金属模具热压成型,制得模压成型纤维增强聚合物人造大理石,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模塑料配制按重量配比称取不饱和聚酯树脂32~46份、固化剂0.2~0.9份、增稠剂0.2~1.4份、内脱模剂0.6~1.5份和填料41~46份,使之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玻璃纤维7.2~11.9份和人造彩粒4.8~6.3份,使之混合均匀,捏合成模塑料;其中人造彩粒由不饱和聚酯树脂32~49份、过氧化甲乙酮0.5~2份、异辛酸钴0.5~2份、碳酸钙49~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岩黄正群黄志雄梅启林王雁冰付承菊赵颖罗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