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2183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7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包括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A板、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B板;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A板包括:上层顶梁板、下层顶梁板、板边墙骨柱、底梁板、室内墙面板、石膏板安装木条、室外墙面板、保温材料、板内墙骨柱、通风口、吊装孔和钉;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B板包括上层顶梁板、下层顶梁板、板边墙骨柱、底梁板、室内墙面板、石膏板安装木条、室外墙面板、保温材料、板内墙骨柱、通风口、吊装孔、钉、转角加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操作显著简化,装配速度快,工业化程度更高,经济效果好,避免环境污染,减少大量现场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
技术介绍
轻型木结构是现有房屋结构中最经久耐用的结构之一,轻型木结构抗沉降、抗干、抗老化,具有显著的稳定性;轻型木结构房屋因其自身质量轻,所以地震时吸收地震力少,在地震时的稳定性已经得到反复验证,即使强烈的地震使整个建筑物脱离其基础,而其结构却完整无损;轻型木结构因其材料和结构的特点,使得平面布置更加灵活,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轻型木结构的保温节能性能优于其他任何材料建成的结构形式;木材本身就是出色的绝热体,在同样厚度的条件下,木材的隔热值比标准的混凝土高16倍,比钢材高400倍,比铝材高1600倍;所以,轻型木结构住房的取暖费用比较低,冬暖夏凉防火性能主要取决于房屋中用于构成屋顶、墙壁和地板各部分的整体材料;轻型木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加上防火石膏墙板,很容易达到与砖石结构建筑相同的防火性能;例如:在日本对一幢木结构房屋进行了一次火灾试验,试验中模拟发生地震,摇晃房屋,然后用火将其点燃,这时,该房屋表现出了极为出色的性能,展示了轻型木结构建筑的超级性能水平。即使是建造经济型木结构房屋,其抗火灾能力也不低于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A板、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B板;所述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A板包括:上层顶梁板(1)、下层顶梁板(2)、板边墙骨柱(3)、底梁板(4)、室内墙面板(5)、石膏板安装木条(6)、室外墙面板(7)、内填保温材料(8)、板内墙骨柱(9)、通风口(10)、吊装孔(11)和钉(12);所述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B板包括上层顶梁板(1)、下层顶梁板(2)、板边墙骨柱(3)、底梁板(4)、室内墙面板(5)、石膏板安装木条(6)、室外墙面板(7)、保温材料(8)、板内墙骨柱(9)、通风口(10)、吊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A板、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B板;所述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A板包括:上层顶梁板(1)、下层顶梁板(2)、板边墙骨柱(3)、底梁板(4)、室内墙面板(5)、石膏板安装木条(6)、室外墙面板(7)、内填保温材料(8)、板内墙骨柱(9)、通风口(10)、吊装孔(11)和钉(12);所述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B板包括上层顶梁板(1)、下层顶梁板(2)、板边墙骨柱(3)、底梁板(4)、室内墙面板(5)、石膏板安装木条(6)、室外墙面板(7)、保温材料(8)、板内墙骨柱(9)、通风口(10)、吊装孔(11)、钉(12)和转角加强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A板、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B板中的相同名称的部件均为结构和功能相同的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A板和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B板的两根竖直的板边墙骨柱(3)、底梁板(4)、下层顶梁板(2)围成一个密封矩形框架,两根板边墙骨柱(3)位于底梁板(4)和下层顶梁板(2)之间,底梁板(4)与两根板边墙骨柱(3)采用钉连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钉(12)均由底梁板(4)垂直钉入板边墙骨柱(3)内,每个连接点施钉(12)数量在3-5个之间,且钉(12)均匀排布,所述下层顶梁板(2)与两根板边墙骨柱(3)采用钉连接,所述钉(12)均由顶梁板(2)垂直钉入板边墙骨柱(3)内,每个连接点施钉在3-5个之间,且钉(12)均匀排布;当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A板或者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B板的板长小于等于3倍板内墙骨柱(9)标准间距L标准时,不设置上层顶梁板(1),当模块化预制保温承重墙板的L形墙A板板长大于3倍板内墙骨柱(9)标准间距L标准时,在下层顶梁板(2)的上方设置有上层顶梁板(1);两根板边墙骨柱(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板内墙骨柱(9),且各有一个板内墙骨柱(9)与两根板边墙骨柱(3)相连接,所述两根板边墙骨柱(3)与下层顶梁板(2)、板边墙骨柱(3)和底梁板(4)均采用钉连接方式相连接,钉(12)分别由板边墙骨柱(3)的外端面垂直钉入、所述钉(12)分组,每组钉(12)设置为两个,且钉(12)的连线呈水平;所述与板边墙骨柱(3)相连接的板内墙骨柱(9)之间的若干个板内墙骨柱(9)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均匀分布,所述板内墙骨柱(9)与下层顶梁板(2)、底梁板(4)采用钉连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钉(12)分别由下层顶梁板(2)顶面、底梁板(4)底面垂直钉入板内墙骨柱(9)中、每个连接点均设置有两根钉(12);所述每相邻的板内墙骨柱(9)之间均设置有保温材料(8),且所述板内墙骨柱(9)与保温材料(8)内外侧对齐设置;所述板内墙骨柱(9)与保温材料(8)的室内一侧设置有室内墙面板(5),所述室内墙面板(5)四端分别与下层顶梁板(2)、板边墙骨柱(3)、底梁板(4)相连接,所述室内墙面板(5)与若干个板内墙骨柱(9)采用钉连接,其余板内墙骨柱(9)及室内墙面板(5)对应位置设置有石膏板安装木条(6),所述石膏板安装木条(6)与室内墙面板(5)和板内墙骨柱(9)均以钉连接方式固定;所述石膏板安装木条(6)与上层顶梁板(1)、下层顶梁板(2)、板边墙骨柱(3)、底梁板(4)在室内一侧水平对齐;所述板内墙骨柱(9)与保温材料(8)的室外一侧设置有室外墙面板(7),所述室外墙面板(7)四端分别与下层顶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青杰张延年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