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粉尘吸收收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20545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7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粉尘吸收收集设备,包括集尘仓、连通集尘仓底部的集尘斗以及设置在集尘斗正下方的集尘桶,所述集尘斗的自由端上套设有筒状的柔性件,所述柔性件朝向集尘桶的底部延伸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通过柔性件的设置对集尘斗与集尘桶之间的距离起到阻隔作用,减少粉尘溢散造成的二次污染,并通过密封件的设置,对柔性件与集尘桶之间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实现对粉尘更好的阻隔作用,减少粉尘溢散造成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粉尘吸收收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的各类建筑物拔地而起,各式各样建筑物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然而在当今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深入的社会,各类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粉尘,大大增加了空气中PM2.5的含量,从而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设计一种在建筑物建造过程中,能够吸收和收集建筑粉尘的设备是迫在眉睫的。公告号为2044290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粉尘吸收收集设备,它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基座上一体制成有集尘仓;所述基座内部贯穿设置有集尘斗;所述集尘斗与集尘仓相通设置;所述集尘斗下方设置有集尘桶;所述集尘桶底部固定设置有滚轮;所述集尘仓一侧设置有集尘管;所述集尘管上一体制成有集尘罩;所述集尘仓上方活动盖接有集尘盖;所述集尘盖内部为中空状;所述集尘盖下方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集尘盖相通设置;所述集尘盖上方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集尘盖内部设置有扇叶。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集尘仓内的粉尘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集尘斗从进入到下方的集尘桶中,实现对粉尘的收集;从附图中可以看出,集尘斗的自由端与集尘桶的底部之间存在有高度差,且集尘桶与集尘斗之间未封闭,与外部的空气之间存在有较大供空气流动的间隙;且由于粉尘颗粒本身的质量轻,导致粉尘在下落的过程中与空气之间的气流发生接触时,在气流的带动下很容易造成粉尘悬浮飞扬的现象,使粉尘从集尘桶与集尘斗之间存在的间隙进入到外部空气中,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集尘斗的自由端设置筒状的柔性件,减少粉尘与空气之间的接触,从而减少粉尘在空气中的悬浮而对空气造成的二次污染。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粉尘吸收收集设备,包括集尘仓、连通集尘仓底部的集尘斗以及设置在集尘斗正下方的集尘桶,所述集尘斗的自由端上套设有筒状的柔性件,所述柔性件朝向集尘桶的底部延伸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件抵触集尘桶底部的方式,对集尘桶与集尘斗之间存在的间隙起到阻隔的作用,防止粉尘在下落的过程中通过间隙溢散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的二次污染;且部分粉尘在下落的过程中与柔性件的内壁产生摩擦,降低了粉尘的下落速度,减少了粉尘发生溢散的数量,从而降低了粉尘进入到空气中造成的二次污染;由于柔性件本身存在有很好的柔软性,将柔性件自身通过扭转的方式减少柔性件的开口端大小,增大对下落粉尘的阻挡力并将粉尘阻挡在扭转处,降低粉尘与集尘桶底部之间的高度,并通过堆积粉尘的自身重量对柔性件的开口端施加向外扩张的作用力,使粉尘进入到集尘桶中,减少粉尘的溢散而对空气造成的二次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件的自由端上设有密封柔性件与集尘桶开口端之间的密封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件自由端与集尘桶之间并没有产生相互固定的作用力,粉尘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直接作用力在集尘桶上并形成向外扩散的冲击气流,会使柔性件的自由端与集尘桶之间发生脱离的现象,使粉尘进入到空气中并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通过密封件的设置,对柔性件的自由端与集尘桶之间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粉尘进入到空气中而造成二次污染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包括周向设置在柔性件上用于套设所述集尘桶的弹性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柔性件套设在集尘桶的外侧壁并对弹性绳施加向外扩张的作用,通过弹性绳本身存在的弹性伸缩空间产生回缩的回复力,从而将柔性件束紧在集尘桶上,对柔性件与集尘桶之间起到密封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件内设有用于缓冲粉尘下落速度的缓冲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度差的存在增加了粉尘的下落速度,使下落中的粉尘撞击在集尘桶上并形成相互的反向作用力,使粉尘在集尘桶的内部形成溢散,需要长时间的沉淀才能将溢散的粉尘的沉淀到集尘桶内,使柔性件与集尘桶之间发生分离时不会使粉尘溢散到空气中而造成的二次污染,从而实现对集尘桶内粉尘的清理;通过缓冲网的设置减少粉尘下落时产生的冲击力,减少粉尘的溢散量并缩短粉尘的沉淀时间,提升粉尘的清理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件内壁周向设有抵触集尘桶内壁的导流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束紧在集尘桶外壁上的柔性件与集尘桶外壁之间存在有间隙,粉尘在下落过程中发生的溢散现象会使粉尘进入到间隙内;在对集尘桶内的粉尘进行清理时需要实现集尘桶与柔性件之间的分离,会导致间隙内的粉尘溢散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通过导流布的设置,使粉尘在导流布的阻挡下进入到集尘桶内,减少粉尘对空气造成的二次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包括与柔性件连通设置用于盖合集尘桶的封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封盖的设置实现与集尘桶开口端之间的盖合密封,使操作更加简便并减少粉尘溢散到空气中,实现更良好的密封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盖上连通有进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落中的粉尘撞击在集尘桶上并形成相互的反向作用力,使粉尘在集尘桶的内部形成溢散,通过进水管上喷射出的水流与溢散的粉尘发生吸附,使溢散的粉尘在水流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到收集槽内,减少溢散粉尘沉淀的时间,提升集尘桶内粉尘清理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上设有雾状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上喷射出的水流经过雾状喷头的雾化扩散后,增大与溢散粉尘的接触面积,对溢散的粉尘实现更好的吸附作用,提升收集筒内粉尘的清理效率;且通过雾状喷头的雾化喷射,降低了水流的使用量,实现更好的绿色节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件上设有用于密封柔性件的束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件与集尘桶之间的分离后实现对集尘桶内粉尘的清理,通过束带捆绑在柔性件上实现对柔性件开口端的密封,使集尘桶在清理的过程中也能让收集设备继续工作对粉尘进行吸收,并将吸收的粉尘预存在集尘仓内,提升收集设备的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用于支撑集尘仓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上设有抵触集尘桶侧壁使集尘桶位于集尘斗正下方的匚形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匚形限位块的设置对集尘桶三侧壁实现限位,使集尘桶位于集尘斗的正下方,方便柔性件与集尘桶之间的连接;通过限位块的限位,使粉尘在掉落的过程中能直接落入到集尘桶内,减少粉尘在柔性件上的滞留,对粉尘实现更好的清理。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柔性件的设置对集尘斗与集尘桶之间的距离起到阻隔作用,减少粉尘溢散造成的二次污染,并通过密封件的设置,对柔性件与集尘桶之间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实现对粉尘更好的阻隔作用,减少粉尘溢散造成的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建筑粉尘吸收收集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二的剖视图。图中:1、集尘仓;2、集尘斗;3、集尘桶;4、柔性件;5、弹性绳;6、封盖;7、缓冲网;8、导流布;9、进水管;10、雾状喷头;11、束带;12、支撑脚;13、限位块;14、滤网;15、抽风机;16、出风口;17、集尘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考图1,一种建筑粉尘吸收收集设备,包括竖直设置的四根支撑脚12,支撑脚12上设有限位集尘桶3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粉尘吸收收集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粉尘吸收收集设备,包括集尘仓(1)、连通集尘仓(1)底部的集尘斗(2)以及设置在集尘斗(2)正下方的集尘桶(3),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斗(2)的自由端上套设有筒状的柔性件(4),所述柔性件(4)朝向集尘桶(3)的底部延伸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粉尘吸收收集设备,包括集尘仓(1)、连通集尘仓(1)底部的集尘斗(2)以及设置在集尘斗(2)正下方的集尘桶(3),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斗(2)的自由端上套设有筒状的柔性件(4),所述柔性件(4)朝向集尘桶(3)的底部延伸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粉尘吸收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4)的自由端上设有密封柔性件(4)与集尘桶(3)开口端之间的密封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粉尘吸收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周向设置在柔性件(4)上用于套设所述集尘桶(3)的弹性绳(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粉尘吸收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4)内设有用于缓冲粉尘下落速度的缓冲网(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粉尘吸收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燕娟余佩袁鑫慧马俭跃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建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