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辐射电磁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1868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7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低辐射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主体和电控主板,电控主板包括滤波电路,滤波电路包括电源线接入端口、共模电感和X滤波电容,共模电感串联于所述电源线接入端口之后,X滤波电容位于共模电感之后且并联于电源接入端口的零线和火线之间,滤波电路设置在电路主板上。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述共模电感的设定方式,就能达到控制EMC性能的目的,简单实用,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领域,特别涉及低辐射电磁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电磁加热装置通常有较强的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电载体把一个网络上的信号干扰到别的网络中。辐射干扰是指干扰源通过外部空间将信号干扰到别的网络中。针对这些干扰,衍生出许多滤波方法,针对传导干扰作用强的方法会导致辐射干扰增强,而针对辐射干扰作用强的方法会导致传导干扰增强。针对以上两种干扰,现有技术主要通过滤波器进行对干扰的削弱,EMC滤波装置如专利申请码2006101317404所述,电磁加热滤波电路如专利申请码2015204068713所述,这些滤波电路形态在电磁加热装置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但是,因为电磁加热装置的特点,对应地表现出的缺点是:有限的滤波能力导致其通用性差,例如,可能出现主频、300KHz频段、3MHz频段、辐射中某项超标,这时需要成本高的配置才能通过EMC标准。而与本技术较为接近的某公司专利,如专利申请号为2015206575568所述,其所述的第一磁环是电路板外挂式的磁环,虽然从表面上看外壳提供位置安放,但是实质其磁芯上的电源绕线位置不固定,会导致辐射效果不确定,尤其传导效果更加不确定,使其产品效果不确定,效果好的与效果差的差距较大,甚至不符合国家标准。本技术对其位置进行改良,对磁环安放位置的重新布局来满足EMC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低辐射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主体和电控主板,电控主板包括滤波电路,滤波电路包括电源线接入端口、共模电感和X滤波电容,共模电感串联于所述电源线接入端口之后,X滤波电容位于共模电感之后且并联于电源接入端口的零线和火线之间,滤波电路设置在电路主板上。通过本技术上述共模电感的设定方式,就能达到控制EMC性能的目的,简单实用,安全可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保险管,保险管与滤波电路串联。设置保险管,保障电路安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共模电感串联于保险管和X滤波电容之间。共模电感串联于保险管和所述X滤波电容之间,改善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的效果较为理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共模电感串联于电源输入端口与保险管之间。共模电感串联于电源输入端口与保险管之间,改善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的效果较为理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共模电感为多个电感组合而成。多个组合而成的共模电感改善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的效果较为理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共模电感为铁氧体磁环。铁氧体磁环改善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的效果较为理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共模电感感量为1~20uH。在1~20uH电感感量范围内的电感,改善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的效果较为理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共模电感绕线圈数为2~3圈。2~3圈的绕线圈数制成的电感,改善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的效果较为理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低辐射电磁加热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大大提高了电磁加热装置的滤波性能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并且有效的控制EMC信号,在尽量少增加电磁炉主板成本的基础上,做到改善EMC信号,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方便,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标识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低辐射电磁加热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低辐射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源输入端口(L、N),共模电感L3,X滤波电容C2,除此以外,后续的电路主要组成部分还应包括共模电感L2,整流器DB1,差模电感L1,X滤波电容C1,以及整个电磁加热主体a1。图1示出部分电路连接图,L、N分别为电源输入端口的两个输入端子,共模电感L3串联于电源输入端口和X滤波电容C2之间。共模电感L3输入端的1脚与输入端子N相连,共模电感L3输出端的2脚与X滤波电容C2的第二端(如图1所示电容下端)相连,共模电感L3输出端的3脚与X滤波电容C2的第一端(如图1所示电容上端)相连,共模电感L3输入端的4脚与输入端子L相连。共模电感L2依次接在X滤波电容C2之后,同样串联于零线与火线之间。共模电感L2的输出端2脚和3脚(如图1所示)分别接于整流器DB1的输入端。X滤波电容C1并联于整流器DB1的输出端,而差模电感L1则放置在整流器DB1与X滤波电容C1之间,以串联的形式接入整流器DB1一输出端和X滤波电容C1的第一端(如图1所示电容上端)之间,其后接入整个电磁加热主体a1。共模电感L3的绕线圈数应为2圈。在此范围内,所得到的测试结果较为满意。共模电感L3的感量应为1H。共模电感L3的磁环材料由镍锌铁氧体等制成。这些材料的主要特点是电阻率远大于金属磁性材料,这能抑制涡流的产生。实施例2如图2所示,保险管F1串联于输入端子L之后的电路中,输入端子L与保险管F1的一端相连。依次地,共模电感L3串联于保险管F1和X滤波电容C2之间。并且,共模电感L3输入端的1脚与输入端子N相连,共模电感L3输出端的2脚与X滤波电容C2的第二端(如图2所示电容下端)相连,共模电感L3输出端的3脚与X滤波电容C2的第一端(如图2所示电容上端)相连,共模电感L3输入端的4脚与保险管F1的另一端相连。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2当中,使EMC信号较为稳定。共模电感L3的绕线圈数应为3圈。在此范围内,所得到的测试结果较为满意。共模电感L3的感量应为20H。共模电感L3的磁环材料由镍锌铁氧体等制成。这些材料的主要特点是电阻率远大于金属磁性材料,这能抑制涡流的产生。实施例3如图3所示,共模电感L3串联于电源输入端口和保险管F1之间。共模电感L3输入端的1脚与输入端子N相连,共模电感L3输出端的2脚与X滤波电容C2的第二端(如图3所示电容下端)相连,共模电感L3输出端的3脚与保险管F1的一端相连,保险管F1的另一端与X滤波电容C2的第一端(如图3所示电容上端)相连,共模电感L3输入端的4脚与输入端子L相连。此变型例所测试的EMC信号同样较为稳定。共模电感L3的绕线圈数应为2圈。在此范围内,所得到的测试结果较为满意。共模电感L3的感量应为10H。共模电感L3的磁环材料由镍锌铁氧体等制成。这些材料的主要特点是电阻率远大于金属磁性材料,这能抑制涡流的产生。根据图1、图2、图3所示三个实施例的低辐射电磁加热装置,可以有效地抑制共模信号,以达到测试要求。若电路图中只有一个共模电感L2,其滤除共模信号能力有限,不能达到测试要求。而在其X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加上一个共模电感L3,且不需要太多的绕圈数就能达到滤除共模信号的目的。本技术低辐射电磁加热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大大提高了电磁加热装置的滤波性能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并且有效的控制EMC信号,在尽量少增加电磁炉主板成本的基础上,做到改善EMC信号,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方便,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标识作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低辐射电磁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低辐射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主体和电控主板,所述电控主板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源线接入端口、共模电感和X滤波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串联于电源线接入端口之后,所述X滤波电容位于共模电感之后且并联于电源接入端口的零线和火线之间,所述滤波电路设置在电路主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低辐射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主体和电控主板,所述电控主板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源线接入端口、共模电感和X滤波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串联于电源线接入端口之后,所述X滤波电容位于共模电感之后且并联于电源接入端口的零线和火线之间,所述滤波电路设置在电路主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辐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险管,所述保险管与滤波电路串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辐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串联于保险管和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传全陈玉新吴校攀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明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