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体式铰链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02992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5 00:24
技术问题:即使在需要配重等助力且设置场所的跨度较大时,门体顶端部也不会发生挠曲。解决手段:一种浮体式铰链闸门(1),其在涨水时,门体(2)的顶端侧(2c)能够以基端侧为支点旋转上浮。具备安装于门体(2)的顶端侧(2c)的上部横梁(2d)和内包于上部横梁(2d)且两端部分别与钢缆(4)的一端连接的门体吊用梁(3)。钢缆(4)的另一端侧与作为拉伸装置的配重(5)连接。具有螺栓(6b),其作为平时用于使对于作用在门体吊用梁(3)上的因配重(5)所产生的钢缆(4)的张力的反作用力等分地作用于上部横梁(2d)的调节部件,插入设置在上部横梁(2d)的上表面的螺栓孔(6a)从而介于上部横梁(2d)与门体吊用梁(3)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体式铰链闸门,其例如作为防波堤的一部分或者设置于防波堤的开口部,在海啸或涨潮时使门体上浮,使得海水不会流入陆地侧。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需要配重等的助力,且适用于设置场所的跨度较大的情况的浮体式铰链闸门。
技术介绍
存在一种浮体式铰链闸门,该浮体式铰链闸门在发生海啸或涨潮时,在海水流入初期不会出现门体的上浮动作迟缓而使海水溢流至陆地侧的情况,另外,在水位下降时不会出现容易倒伏的情况且急剧倒伏的危险举动(例如专利文献1)。图5所示的现有的浮体式铰链闸门101,在其门体102的顶端部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安装有例如一根杆103,具有支撑水压负荷和安装钢缆104的一端的功能。钢缆104的另一端经由定滑轮106和定滑轮107安装在配重120上,其中,所述定滑轮106在倒伏时的门体102的顶端侧102b的上方设置于门挡105上;所述定滑轮107设置在门体102的基端侧102a的上方。因此,在平时配重120的重量始终作用于门体102的顶端部。此外,图5中rs为开口部的路面,121为门挡(收纳部)。现有的浮体式铰链闸门101在海水开始流入的初期阶段,配重120下降,由此向立起方向牵拉门体102,辅助该门体立起(参照图6中的(a)~(b)的动作)。在这种将绳索的张力作用于门体的顶端部的两端而用作立起的辅助力这种类型的浮体式铰链闸门中,门体的宽度越长,平时由绳索张力产生的门体顶端部的挠曲越大。并且,门体顶端部的挠曲在平时形成为路面突起,有可能会妨碍人或车辆的安全通行。此外,为了将挠曲量收敛于容许值以下,考虑增大门体的厚度,提高刚性,但此时,门体的重量必然会增加。门体的重量增加关系到设备整体重量增加,从而导致成本上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2-2414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将需要配重等助力的浮体式铰链闸门设置于跨度较大的场所时,在抑制门体的挠曲时,会使门体的厚度增大而使重量增加,导致设备整体的重量增加。(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如下目的而完成的,即,即使是例如需要配重等助力的大跨度类型的浮体式铰链闸门,也不会使门体的厚度增大,并防止由绳索的张力产生的门体顶端部的挠曲(在平时从路面突起)。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浮体式铰链闸门,其在由海啸或涨潮引起的涨水时,沿海水流入的方向在高度方向的平面内,门体的顶端侧以基端侧为支点可旋转上浮,所述浮体式铰链闸门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具备:上部横梁,其安装在所述门体的顶端侧;门体吊用梁,其内包于所述上部横梁,且两端部分别与绳索的一端连接;拉伸装置,其与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侧连接;调节部件,其在平时用于使对于作用在所述门体吊用梁上的因所述拉伸装置所产生的所述绳索张力的反作用力等分地作用于所述上部横梁。在上述本专利技术中,在安装于门体的顶端侧的上部横梁中内包门体吊用梁,在该门体吊用梁的两端部连接绳索的一端,该绳索的另一端侧与例如配重、压缩螺旋弹簧、拉伸螺旋弹簧等拉伸装置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由于作用在门体吊用梁的两端部上的配重的重量小于由门体的自重所作用的力,因此,在不作用浮力的平时,平衡静止。此时,通过调节部件使对于作用在门体吊用梁上的因配重的重量所产生的绳索张力的反作用力等分地作用于(均匀分布地作用)上部横梁,从而不会使安装于门体的顶端侧的上部横梁的部分发生挠曲。(三)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调节在构成门体顶端部的上部横梁内装入门体吊用梁,通过调节部件将等分布的力(等分布负荷)从因配重的重量而挠曲的梁传递至上部横梁,使得在挠曲的梁的上方,上部横梁平坦地载置。由此,即使将浮体式铰链闸门设置在跨度较大的场所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门体顶端部的挠曲,因此,人和车辆可安全通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浮体式铰链闸门的整体概要图,是从侧面侧观察的图。图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浮体式铰链闸门在门体倒伏时上部横梁和门体吊用梁的安装状态的图。图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浮体式铰链闸门中的上部横梁和门体吊用梁的安装状态的图,其中,(a)是图2的A-A位置的局部剖开截面图,(b)是作为调节部件使用的螺栓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浮体式铰链闸门在门体立起时门体吊用梁的状态及防脱落部件的作用的图,其中,(a)为图2的A-A位置的局部剖开截面图,(b)为设置有防脱落部件的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现有的浮体式铰链闸门的示意结构图,其中,(a)为从侧面观察的图,(b)为从正面观察的图,(c)为从俯视角度观察的图。图6是说明将配重用作助力的现有浮体式铰链闸门的动作原理的图,其中,(a)表示流入初期,(b)表示立起中期,(c)表示立起后期。附图标记说明1—浮体式铰链闸门;2—门体;2a—旋转中心;2b—基端侧;2c—顶端侧;2d—上部横梁;3—门体吊用梁;3a—绳索连接轴;4—钢缆;5—配重(拉伸装置);6—调节装置;6a—螺栓孔;6b—螺栓(调节部件);7—第一定滑轮;8—第二定滑轮;9—侧部门挡;10—拉杆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利用调节部件使对于作用在门体吊用梁上的因配重的重量所产生的对绳索的张力的反作用力等分地作用于上部横梁(均匀分布地作用),实现了如下目的,即,即使是例如需要配重等的助力的大跨度类型的浮体式铰链闸门,也不增加门体的厚度而可防止门体顶端部的挠曲。实施例下面,利用图1~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浮体式铰链闸门的概略结构的图。在图1中,1是在例如防波堤开口部的路面rs上设置的本专利技术的浮体式铰链闸门。该浮体式铰链闸门1在因海啸或涨潮引起的涨水时,利用涌来的海水W的水压,沿海水流入的方向(图1中的箭头方向),在高度方向的平面内,以基端侧2b的旋转中心2a为支点使门体2的顶端侧2c上浮摇动,将防波堤的开口部隔绝成水密状态,防止海水流入陆地侧的生活空间。此外,在门体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安装有侧部水密橡胶(未图示)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浮体式铰链闸门1在门体2的顶端侧2c的最顶端的部分安装有上部横梁2d。如图2所示,上部横梁2d是在门体2处于倒伏状态时位于上方及侧方的三个面由钢板构成且下方呈开放状态的钢结构横梁。在此,参考图2,上部横梁2d的“位于上方的面”是在构成上部横梁2d的三个面中与门体2的上面连续设置的一个面2da。另外,上部横梁2d的“位于侧方的面”是从所述位于上方的面2da上的门体2高度方向的两侧端以门体2的厚度向下方延伸而得的两个面2db及2dc。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上部横梁2d的内侧内包由在两端具备绳索连接轴3a的钢体所构成的门体吊用梁3。在该门体吊用梁3与构成上部横梁2的钢板的内侧面之间存在间隙。并且,使该门体吊用梁3的两端部的绳索连接轴3a贯穿设置于两侧的侧部门挡9的引导沟槽并向其收纳部内突出,在该突出的绳索连接轴3a上分别安装钢缆4的一端。钢缆4的另一端,在各个侧部门挡9的收纳部内的、例如倒伏时的门体2的顶端上方及基端侧,如图1所示经由第一定滑轮7及第二定滑轮8与配重5连接。此外,本专利技术对设置第一定滑轮7及第二定滑轮8的位置及高度并没有限定。因此,平时,配重5的重量经由钢缆4始终作用于门体吊用梁3。此外,在图1中,10是用于规定门体2的上浮上限位置的拉杆。作为一例,第一定滑轮7以门体2立起时相对于水平面(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浮体式铰链闸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体式铰链闸门,其在由海啸或涨潮引起的涨水时,沿海水流入的方向在高度方向的平面内,门体的顶端侧能够以基端侧为支点旋转上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部横梁,其安装在所述门体的顶端侧;门体吊用梁,其内包于所述上部横梁,且两端部分别与绳索的一端连接;拉伸装置,其与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侧连接;调节部件,其在平时用于使对于作用在所述门体吊用梁上的因所述拉伸装置所产生的所述绳索张力的反作用力等分地作用于所述上部横梁。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8.10 JP 2015-1582321.一种浮体式铰链闸门,其在由海啸或涨潮引起的涨水时,沿海水流入的方向在高度方向的平面内,门体的顶端侧能够以基端侧为支点旋转上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部横梁,其安装在所述门体的顶端侧;门体吊用梁,其内包于所述上部横梁,且两端部分别与绳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识龙太板垣畅佐山真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