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通信套件。所述移动式通信套件包括缠绕组件、固定组件以及通信耳机,所述缠绕组件包括卷绕筒、卷绕柱以及卷簧,所述卷绕柱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卷绕筒中,所述卷簧与所述卷绕柱连接,所述卷绕筒的底部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臂,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夹设环以及设置于所述夹设环上的容置框。所述卷绕筒中形成有卷绕空间,所述卷绕柱设置于所述卷绕空间中,所述卷绕柱为圆形杆状,且所述卷绕柱的直径沿远离所述卷绕空间的底面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卷绕柱的周面上凹设形成有卷绕槽。所述移动式通信套件使用较为方便且可避免所述通信耳机的线缆的脱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通信套件。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外出是一般都会携带手机出门,借助手机来实现及时的交流和沟通。然而,在公众场合接听私人电话时,为了避免泄漏通话内容,人们一遍采用耳机等移动式通信配件来接听电话。利用耳机接听电话时,使用者手握手机,耳机的耳塞塞入耳朵中,然而耳机的线缆会吊挂于使用者的胸前,从而容易与衣服上的扣子缠绕或者遮挡住使用者的手臂,因而其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移动式通信套件。一种移动式通信套件,包括缠绕组件、固定组件以及通信耳机,所述缠绕组件包括卷绕筒、卷绕柱以及卷簧,所述卷绕柱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卷绕筒中,所述卷簧与所述卷绕柱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卷绕柱旋转回位,所述卷绕筒的底部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臂,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夹设环以及设置于所述夹设环上的容置框,所述容置框与所述卷绕筒固定连接,所述通信耳机部分缠绕于所述卷绕柱上且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置框中;其中所述卷绕筒中形成有卷绕空间,所述卷绕柱设置于所述卷绕空间中,所述卷绕柱为圆形杆状,且所述卷绕柱的直径沿远离所述卷绕空间的底面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卷绕柱的周面上凹设形成有卷绕槽。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绕槽为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底面为弧形凹陷面。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绕槽的底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卷绕柱连接并部分露出于所述卷绕筒外。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绕空间的底面开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贯通所述卷绕筒的侧壁,所述从动轮通过所述卷簧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收容腔中。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从动轮的中心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卷绕柱的一端固定插设于所述连接孔中。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绕筒的侧壁上还转动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轮的直径大于所述从动轮的直径。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轮的直径为所述从动轮的直径的3-6倍。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绕筒上还设置有挡止杆,所述挡止杆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卷绕筒的侧壁中并抵压于所述从动轮上。由于所述通信耳机部分缠绕于所述卷绕柱上,因此能够相对减少所述通信耳机的线缆自身的杂乱的缠绕,使得所述移动式通信套件的使用较为方便。使用所述移动式通信套件时,通过将所述两个支撑臂夹设于使用者的肩膀的两侧,从而将所述卷绕筒固定于肩膀上,而通过将所述夹设环夹设于使用者的肩部,则可以将所述容置框固定于使用者的肩膀上,因此所述移动式通信套件的固定较为方便。而且所述夹设环可以进一步加强所述卷绕筒的安装稳固性。由于所述卷绕柱上连接有卷簧,因此当接听电话完毕时,可以利用所述卷簧驱动所述卷绕柱旋转回位,从而使卷绕所述通信耳机,有利于所述通信耳机的缠绕收叠。由于所述卷绕柱的周面凹设有卷绕槽,因此方便所述线缆的缠绕,而且由于所述卷绕柱的直径由下往上逐渐变大,因此使得所述线缆不容易从所述卷绕筒中脱出。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移动式通信套件的剖视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通信耳机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的缠绕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的收容体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通信套件。所述移动式通信套件包括缠绕组件、固定组件以及通信耳机,所述缠绕组件包括卷绕筒、卷绕柱以及卷簧,所述卷绕柱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卷绕筒中,所述卷簧与所述卷绕柱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卷绕柱旋转回位,所述卷绕筒的底部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臂。例如,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夹设环以及设置于所述夹设环上的容置框,所述容置框与所述卷绕筒固定连接,所述通信耳机部分缠绕于所述卷绕柱上且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置框中。例如,其中所述卷绕筒中形成有卷绕空间,所述卷绕柱设置于所述卷绕空间中,所述卷绕柱为圆形杆状。例如,所述卷绕柱的直径沿远离所述卷绕空间的底面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卷绕柱的周面上凹设形成有卷绕槽。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移动式通信套件100,包括缠绕组件10、固定组件20以及通信耳机30,所述缠绕组件包括卷绕筒11、卷绕柱12以及卷簧13,所述卷绕柱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卷绕筒中,所述卷簧与所述卷绕柱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卷绕柱旋转回位,所述卷绕筒的底部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臂15,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夹设环21以及设置于所述夹设环上的容置框23,所述容置框与所述卷绕筒固定连接,所述通信耳机部分缠绕于所述卷绕柱上且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置框中。由于所述通信耳机部分缠绕于所述卷绕柱上,因此能够相对减少所述通信耳机的线缆自身的杂乱的缠绕,使得所述移动式通信套件的使用较为方便。使用所述移动式通信套件时,通过将所述两个支撑臂夹设于使用者的肩膀的两侧,从而将所述卷绕筒固定于肩膀上,而通过将所述夹设环夹设于使用者的肩部,则可以将所述容置框固定于使用者的肩膀上,因此所述移动式通信套件的固定较为方便。而且所述夹设环可以进一步加强所述卷绕筒的安装稳固性。由于所述卷绕柱上连接有卷簧,因此当接听电话完毕时,可以利用所述卷簧驱动所述卷绕柱旋转回位,从而使卷绕所述通信耳机,有利于所述通信耳机的缠绕收叠。例如,为了便于接听电话,其中所述通信耳机包括插头31、线缆32以及两个耳塞33,所述插头与所述两个耳塞分别连接于所述线缆的两端,所述插头穿设于所述容置框中,所述线缆上设置有控制器件35,所述控制器件上开设有通话孔351,所述线缆部分缠绕于所述卷绕柱上,所述两个耳塞凸伸于所述卷绕筒远离所述容置框的一侧。由于手机可收容于所述容置框中,所述通信耳机的插头可穿过所述卷绕筒,并插设于所述容置框中的手机的耳机插孔中,因此无需将所述线缆拉伸并插入手机中。由于所述容置框固定于所述卷绕筒上,因此极大地减小了通信耳机与手机的距离,无需将线缆暴露于所述容置框与所述卷绕筒之外,从而避免了线缆的杂乱缠绕。例如,为了便于所述插头的插设,所述容置框的侧壁开设有穿设孔231,所述插头穿设于所述穿设孔中并凸伸于所述容置框中。所述卷绕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过线缺口111,所述过线缺口与所述穿设孔连通。所述容置框为矩形框体。所述容置框的高度为1-1.3厘米。所述容置框的侧壁顶部向内凸设形成卡设环232。所述卡设环环绕所述容置框的内侧周缘。所述卡设环的表面设置有引导斜面233,所述引导斜面与所述容置框的底面的距离沿朝向所述容置框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卡设环由柔性材料制成。由于所述容置框的侧壁开设有穿设孔,而所述卷绕筒的侧壁开设有过线缺口,因此方便所述通信耳机的插头从所述过线缺口及所述穿设孔中穿设进入所述容置框内,并插入手机的耳机插孔中。由于所述卡设环的表面上设置有引导斜面,因此有利于引导手机从所述引导斜面挤压进入所述容置框中。当所述手机进入所述容置框后,所述卡设环能够挡住所述手机,使其不容易从所述容置框中脱出。当用强力拔出所述手机时,所述卡设环的柔性材料能够产生变形,从而供所述手机拔出。例如,为了便于卷绕所述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通信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组件、固定组件以及通信耳机,所述缠绕组件包括卷绕筒、卷绕柱以及卷簧,所述卷绕柱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卷绕筒中,所述卷簧与所述卷绕柱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卷绕柱旋转回位,所述卷绕筒的底部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臂,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夹设环以及设置于所述夹设环上的容置框,所述容置框与所述卷绕筒固定连接,所述通信耳机部分缠绕于所述卷绕柱上且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置框中;其中所述卷绕筒中形成有卷绕空间,所述卷绕柱设置于所述卷绕空间中,所述卷绕柱为圆形杆状,且所述卷绕柱的直径沿远离所述卷绕空间的底面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卷绕柱的周面上凹设形成有卷绕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通信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组件、固定组件以及通信耳机,所述缠绕组件包括卷绕筒、卷绕柱以及卷簧,所述卷绕柱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卷绕筒中,所述卷簧与所述卷绕柱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卷绕柱旋转回位,所述卷绕筒的底部形成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臂,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夹设环以及设置于所述夹设环上的容置框,所述容置框与所述卷绕筒固定连接,所述通信耳机部分缠绕于所述卷绕柱上且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置框中;其中所述卷绕筒中形成有卷绕空间,所述卷绕柱设置于所述卷绕空间中,所述卷绕柱为圆形杆状,且所述卷绕柱的直径沿远离所述卷绕空间的底面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卷绕柱的周面上凹设形成有卷绕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通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槽为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底面为弧形凹陷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通信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槽的底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