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在功率测试工序之前进行安装的用于光伏组件的包装护角,不会因遮挡电池片而影响功率性能测试。它包括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其中一侧边进行覆盖防护的第一侧板、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边水平翻折形成的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顶面进行覆盖防护的顶板、自所述第一侧板的下侧边水平翻折形成的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底面进行覆盖防护的底板以及自所述顶板的左或右侧边向下翻折形成的第一折边、自所述底板的左或右侧边向上翻折形成的第二折边,其中所述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相接构成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另一侧边进行防护的第二侧板,所述顶板呈与光伏组件的金属边框拐角相匹配的L形以避免遮挡光伏组件的电池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包装护角。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是由若干单体太阳能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的组件模块,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目前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生产、包装及运输领域需要用到对应组件尺寸大小,同时满足组件保护强度的包装材质。当前包装材料市场,由于纸质材料力学强度高,加工工艺相对成熟,且材质环保,使得纸质包材得到广泛运用。其中光伏组件纸质护角可以有效对组件边框进行防护,应用广泛。纸护角又称绝缘板,是目前最流行的包装产品之一,用来代替木料、塑料及其他笨重的包装方式。具有价格低、份量轻、坚固、符合环保要求等特点,可以代替木材100%回收再利用,是理想的新型绿色包装材料。然而,目前由于受到护角结构限制,对光伏组件进行纸护角的包装工序都只能设置在生产流程的最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在功率测试工序之前进行安装的用于光伏组件的包装护角,不会因遮挡电池片而影响功率性能测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包装护角,包括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其中一侧边进行覆盖防护的第一侧板、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边水平翻折形成的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顶面进行覆盖防护的顶板、自所述第一侧板的下侧边水平翻折形成的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底面进行覆盖防护的底板以及自所述顶板的左或右侧边向下翻折形成的第一折边、自所述底板的左或右侧边向上翻折形成的第二折边,其中所述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相接构成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另一侧边进行防护的第二侧板,所述顶板呈与光伏组件的金属边框拐角相匹配的L形以避免遮挡光伏组件的电池片。优选地,所述顶板包括呈条形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防护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折边的第二防护部,所述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的其中一端部相接,且所述第一防护部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防护部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防护部、第二防护部的宽度不大于光伏组件的顶面边框的宽度以避免覆盖顶面边框的外缘至内缘以外的区域。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部和所述第二防护部一体成形设置,所述第一防护部的另一端呈直角三角形且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自光伏组件顶面边框的外缘至内缘以逐渐靠近所述第一折边的方式倾斜延伸,所述第二防护部的另一端也呈直角三角形且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自光伏组件顶面边框的外缘至内缘以逐渐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式倾斜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一折边上开设有上L形卡口,所述第二折边上开设有相配合的下L形卡口,所述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通过所述上L形卡口和所述下L形卡口相互咬合卡接。优选地,所述底板包括翻折后与所述顶板向平行的本体及可自光伏组件底面边框的内缘向上翻折的折页。更优选地,所述折页的一端部上连接有抵接部,在翻折后,所述折页和所述第一侧板平行,所述抵接部沿背向所述第一侧板方向弯折以和所述第二侧板所对应的边框的内缘抵紧。进一步地,在翻折后,所述抵接部和所述第二侧板平行。优选地,所述包装护角由牛卡纸一体成形制成,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顶板的相接处具有弯折缝,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底板的相接处具有弯折缝,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一折边的相接处具有弯折缝,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折边的相接处具有弯折缝。更优选地,所述包装护角由280g规格的牛卡纸一体成形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边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二折边和所述第一侧板的下侧边之间具有间隔。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将护角的顶板(对光伏组件顶面进行覆盖保护的部分)设置成L形,使得可在功率测试工序之前进行包装护角的安装,不会因遮挡电池片而影响功率性能测试,进一步降低时间及人力成本,提高产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伏组件用的包装护角的展开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的包装护角装在光伏组件上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1、第一侧板;2、顶板;3、底板;30、本体;31、折页;32、抵接部;4、第二侧板;41、第一折边;42、第二折边;43、L形卡口;10、弯折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对方位的定义是根据本领域人员对光伏组件的惯常观察视角和为了叙述方便而定义的,不限定具体的方向,如,上、下、左、右分别对应于附图1中纸面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顶面则对应于附图2中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底面则对应于附图2中光伏组件的下表面。参照附图1、2所示,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包装护角,包装护角安装在光伏组件的四个拐角处,其包括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其中一侧边进行覆盖防护的第一侧板1、自所述第一侧板1的上侧边水平翻折形成的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顶面进行覆盖防护的顶板2、自所述第一侧板1的下侧边水平翻折形成的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底面进行覆盖防护的底板3以及自所述顶板2的左或右侧边向下翻折形成的第一折边41、自所述底板3的左或右侧边向上翻折形成的第二折边42,其中所述的第一折边41和第二折边42相接构成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另一侧边进行防护的第二侧板4,所述顶板2呈与光伏组件的金属边框拐角相匹配的L形以避免遮挡光伏组件的电池片。光伏组件通常包括太阳能电池片、层叠在太阳能电池片正面及背面的玻璃板等,光伏组件还包括金属的边框,该金属的边框由型材制成,型材的截面大致呈C形,玻璃板以及太阳能电池片卡设在型材的C形槽内。对应地,边框由顶面边框和侧面边框以及底面边框三部分构成,顶面边框即位于电池片上方的部分用来构成C形槽的顶壁,侧面边框即位于电池片侧方的部分用来构成C形槽的侧壁,底面边框及位于电池片下方的部分用来构成C形槽的底壁。顶面边框具有和侧面边框的外侧面对齐相接的外缘以及与外缘相对的内缘,底面边框也具有和侧面边框的外侧面对齐相接的外缘以及与外缘相对的内缘。具体地,所述的包装护角由牛卡纸一体成形制成,具体为280g规格的牛卡纸。其中,所述第一侧板1和所述顶板2的相接处具有弯折缝10,所述第一侧板1和所述底板3的相接处具有弯折缝10,所述顶板2和所述第一折边41的相接处具有弯折缝10,所述底板3和所述第二折边42的相接处具有弯折缝10,附图2中虚线所示为弯折缝。在安装时,沿着各弯折缝10进行翻折。翻折后,参照附图2所示,包装护角安装在光伏组件上,顶板2和底板3相互平行,第一侧板1所在的平面和第二侧板4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而且,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一般为长方体状,第一侧板1则覆盖光伏组件的长侧边进行防护,第二侧板4则覆盖光伏组件的短侧边进行防护。护角材料为牛卡纸,且每个板的连接处均有弯折缝10。用量相同的牛卡纸纸护角远比普通的瓦楞纸护角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具体设计规格尺寸还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应用于堆放、运输包装不同的边框结构。因而,顶板2具体包括呈条形的连接于第一侧板1的第一防护部和连接于第一折边41的第二防护部,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的其中一端部相接,且第一防护部的长度方向和第二防护部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防护部、第二防护部的宽度不大于光伏组件的顶面边框的宽度以避免覆盖顶面金属边框的外缘至内缘以外的区域(顶面边框的宽度是指自其外缘到内缘之间的距离)。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一体成形设置并始终处于同一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包装护角,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其中一侧边进行覆盖防护的第一侧板、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边水平翻折形成的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顶面进行覆盖防护的顶板、自所述第一侧板的下侧边水平翻折形成的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底面进行覆盖防护的底板以及自所述顶板的左或右侧边向下翻折形成的第一折边、自所述底板的左或右侧边向上翻折形成的第二折边,其中所述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相接构成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另一侧边进行防护的第二侧板,所述顶板呈与光伏组件的金属边框拐角相匹配的L形以避免遮挡光伏组件的电池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包装护角,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其中一侧边进行覆盖防护的第一侧板、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边水平翻折形成的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顶面进行覆盖防护的顶板、自所述第一侧板的下侧边水平翻折形成的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底面进行覆盖防护的底板以及自所述顶板的左或右侧边向下翻折形成的第一折边、自所述底板的左或右侧边向上翻折形成的第二折边,其中所述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相接构成用于对光伏组件拐角的另一侧边进行防护的第二侧板,所述顶板呈与光伏组件的金属边框拐角相匹配的L形以避免遮挡光伏组件的电池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包装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包括呈条形的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防护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折边的第二防护部,所述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的其中一端部相接,且所述第一防护部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防护部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防护部、第二防护部的宽度不大于光伏组件的顶面边框的宽度以避免覆盖顶面边框的外缘至内缘以外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光伏组件的包装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部和所述第二防护部一体成形设置,所述第一防护部的另一端呈直角三角形且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自光伏组件顶面边框的外缘向内缘以逐渐靠近所述第一折边的方式倾斜延伸,所述第二防护部的另一端也呈直角三角形且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自光伏组件顶面边框的外缘至内缘以逐渐靠近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志春,李淳慧,蒋飞飞,张伟,魏青竹,
申请(专利权)人: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