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散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效的芯片散热器。
技术介绍
自半导体器件问世以来,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单位面积上集成的电子元器件越多,芯片级的热流密度已经高达300W/cm2,而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的结温应低于100℃,如此高的热流密度如果没有强效的散热方法,必将严重影响芯片的和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因此芯片的散热显得格外重要。散热或冷却的方法主要有空气冷却(分为自然冷却和强制冷却)、液体冷却、蒸发冷却、半导体制冷、热管传热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风冷,其次是液冷,最强效的冷却方法是半导体制冷,但是半导体制冷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易结霜。传统芯片散热器一般采用单个冷却方式进行散热,散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芯片散热器散热方式单一、散热效率低的情况,提供一种强效的芯片散热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强效的芯片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与散热器主体连接的水泵和水箱;散热器主体包括:紧贴于发热芯片上的蒸发层、蒸发层上设有制冷层、制冷层上包覆的微通道散热层;所述蒸发层内设置有平行交替排列并共用侧壁的蒸发腔和水通道,水通道两端分别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效的芯片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与散热器主体连接的水泵和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主体包括:紧贴于发热芯片上的蒸发层(Ⅰ)、蒸发层(Ⅰ)上设有制冷层(Ⅱ)、制冷层(Ⅱ)上包覆的微通道散热层(Ⅲ);所述蒸发层(Ⅰ)内设置有平行交替排列并共用侧壁的蒸发腔(9)和水通道(10),水通道(10)两端分别为蒸发层出水口(12)和蒸发层进水口(14);所述制冷层(Ⅱ)内设置有PN结(5),PN结(5)连接外部电源进行半导体制冷;微通道散热层(Ⅲ)内设置有平行结构的微通道(3),微通道两端分别为微通道散热层进水口(4)和微通道散热层出水口(16);所述蒸发腔(9)内装有工作液;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效的芯片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与散热器主体连接的水泵和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主体包括:紧贴于发热芯片上的蒸发层(Ⅰ)、蒸发层(Ⅰ)上设有制冷层(Ⅱ)、制冷层(Ⅱ)上包覆的微通道散热层(Ⅲ);所述蒸发层(Ⅰ)内设置有平行交替排列并共用侧壁的蒸发腔(9)和水通道(10),水通道(10)两端分别为蒸发层出水口(12)和蒸发层进水口(14);所述制冷层(Ⅱ)内设置有PN结(5),PN结(5)连接外部电源进行半导体制冷;微通道散热层(Ⅲ)内设置有平行结构的微通道(3),微通道两端分别为微通道散热层进水口(4)和微通道散热层出水口(16);所述蒸发腔(9)内装有工作液;所述水通道(10)和微通道(3)与外部水箱连接形成水循环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效的芯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通道(10)侧壁设置有凸起的肋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效的芯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腔(9)内壁设有烧结铜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尚龙,张晓飞,王瑞甫,汤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