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功能家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双端分离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升降床能够对床体的高度进行调节,能够完成床椅形态的转换,广泛应用于医院和家庭等场所,但现有的升降床多采用直顶马达导轨系统来实现升降的功能。直顶马达导轨系统,一般应用于控制铺在床板上的床垫的升降,传统的双马达导轨系统由于设计不合理所以经常发生断马达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升降铺在床板上的床垫时,其马达的载荷过大所以会导致断马达的现象。且现有的升降系统尚不具备分离升降部分床头的功能,只能够实现床头的整体升降,存在一定的使用问题,尚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端分离升降系统,包括升降床架,所述升降床架由支撑主架、固定中架、床头分离升降架和床尾分离升降架组成,所述固定中架设于支撑主架的中部,该固定中架顶部连接中间固定床板,床头分离升降架设于固定中架的上侧,床头分离升降架共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床尾分离升降架设于固定中架的下侧,床尾分离升降架同样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床头分离升降架和床尾分离升降架均是由主分离升降架和副分离升降架组成,其中主分离升降架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固定中架,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副分离升降架,主分离升降架的底部连接动力组件的动力板,副分离升降架的一端连接主分离升降架,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联动杆,该联动杆通过转轴与支撑主架连接;所述床头分离升降架的主分离升降架顶部连接第一床头板,床头分离升降架的副分离升降架顶部连接第二床头板,床尾分离升降架的主分离升降架顶部连接第一床尾板,床尾分离升降架的副分离升降架顶部连接第二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端分离升降系统,包括升降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床架由支撑主架(1)、固定中架(2)、床头分离升降架(3)和床尾分离升降架(4)组成,所述固定中架(2)设于支撑主架(1)的中部,该固定中架(2)顶部连接中间固定床板(21),床头分离升降架(3)设于固定中架(2)的上侧,床头分离升降架(3)共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床尾分离升降架(4)设于固定中架(2)的下侧,床尾分离升降架(4)同样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床头分离升降架(3)和床尾分离升降架(4)均是由主分离升降架(5)和副分离升降架(6)组成,其中主分离升降架(5)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固定中架(2),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副分离升降架(6),主分离升降架(5)的底部连接动力组件(8)的动力板(11),副分离升降架(6)的一端连接主分离升降架(5),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联动杆(7),该联动杆(7)通过转轴与支撑主架(1)连接;所述床头分离升降架(3)的主分离升降架(5)顶部连接第一床头板(22),床头分离升降架(3)的副分离升降架(6)顶部连接第二床头板(23),床尾分离升降架(4)的主分离升降架(5)顶部连接第一床尾板(24),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端分离升降系统,包括升降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床架由支撑主架(1)、固定中架(2)、床头分离升降架(3)和床尾分离升降架(4)组成,所述固定中架(2)设于支撑主架(1)的中部,该固定中架(2)顶部连接中间固定床板(21),床头分离升降架(3)设于固定中架(2)的上侧,床头分离升降架(3)共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床尾分离升降架(4)设于固定中架(2)的下侧,床尾分离升降架(4)同样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床头分离升降架(3)和床尾分离升降架(4)均是由主分离升降架(5)和副分离升降架(6)组成,其中主分离升降架(5)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固定中架(2),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副分离升降架(6),主分离升降架(5)的底部连接动力组件(8)的动力板(11),副分离升降架(6)的一端连接主分离升降架(5),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联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武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唯简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