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支路结构的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6821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支路结构的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包括主电路、双核心DSP主控电路、辅助开关电源电路,主电路包括依次相连的前级升压模块、全桥拓扑逆变电路、输出滤波模块,前级升压模块包括两个支路,每一个支路包括输入滤波模块、高频隔离升压电路;双核心DSP主控电路包括第一DSP控制器、第二DSP控制器,第一DSP控制器用于驱动高频隔离升压电路,并进行前级双路太阳能电池板输出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第二DSP控制器用于全桥逆变控制和并网电流逆变控制,第一DSP控制器和第二DSP控制器之间通过GPIO模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DSP,可以进行分时独立控制,提高系统的安全响应速度。同时前级升压模块包括两个支路,具有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支路结构的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技术介绍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变革发展,都离不开新能源的使用,能源对科技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传统能源中,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虽然传统能源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恶化。化石能源的资源有限,在不合理的使用下,终究会耗尽。因此,为满足能源需求的可持续发展,对新能源的研究已引起高度的重视。太阳能具有可持续、安全、可靠、环境污染小且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因此光伏发电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中光伏逆变器是光伏发电应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已有SMA、KACO、Fronius、Satcom等企业进行相应研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分为家庭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电站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二者区别在于功率级别的不一样,但是家庭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可以克服日照分散性缺点,在灵活性和经济性都比电站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更具有优势。但是目前研究的光伏逆变器多是应用于电站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不适合大规模的推广,灵活性不够。即使有针对家庭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的光伏逆变器,也多存在体积大、效率低等缺点。因此,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需要研究一种适合大规模推广的、高效率的、具有数据传送功能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双支路结构的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基于双DSP核心,采用前级双路升压模块,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体积小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支路结构的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主电路、双核心DSP主控电路、辅助开关电源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依次相连的前级升压模块、全桥拓扑逆变电路、输出滤波模块,输出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电网连接,所述前级升压模块包括两个支路,每一个支路包括依次相连的输入滤波模块、高频隔离升压电路,所述输入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所述双核心DSP主控电路包括第一DSP控制器、第二DSP控制器,所述第一DSP控制器用于驱动高频隔离升压电路,并进行前级双路太阳能电池板输出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所述第二DSP控制器与一并网输出检测模块相连,并网输出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电网、全桥拓扑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DSP控制器用于全桥逆变控制和并网电流逆变控制,第一DSP控制器和第二DSP控制器之间通过GPIO模块相连接;所述辅助开关电源电路用于为逆变器提供±15V及5V的直流电压。本技术采用双DSP进行控制,可以进行分时独立控制,提高系统的安全响应速度。同时前级升压模块包括两个支路,具有效率高的优点。优选的,所述逆变器还包括光伏电池电流采样模块、光伏电池电压采样模块、过压欠压保护模块、过热保护模块、过流保护模块,所述光伏电池电流采样模块、光伏电池电压采样模块通过ADC模块与第一DSP控制器连接;所述过压欠压保护模块、过热保护模块、过流保护模块通过GPIO模块与第一DSP控制器连接;所述并网输出检测模块包括并网电流采样反馈模块、并网电压采样检测模块、并网频率采样检测模块,并网电流采样反馈模块、并网电压采样检测模块通过ADC模块与第二DSP控制器连接;所述并网频率采样检测模块通过ECAP模块与第二DSP控制器连接。通过上述模块,两个DSP控制器可对整个逆变器的检测、保护电路进行实时监控。优选的,所述逆变器还包括WIFI232无线通信模块,该模块通过UART模块与第一DSP控制器连接。通过采用WIFI232无线通信模块,可以进行逆变器的通讯组网,进而进行集中式监控。采用UART模块,可利用UART串口通信功能,应用工业Modbus通信协议,并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RedundancyCheck,CRC)对数据流进行校正,提高通信功能的稳定性,以及数据的可信性。优选的,所述辅助开关电源电路为ICE3BR2280JZ反激式辅助电源。优选的,所述第一DSP控制器还与一显示装置通过GPIO模块相连,用于进行监控参数的显示。优选的,所述输入滤波模块采用EMI滤波器,所述输出滤波模块采用EMC滤波器。优选的,所述主电路采用模块式设计,包括INPUT-OUTPUT模块和POWERCHANGE模块两个集成模块,所述INPUT-OUTPUT模块集成有输入滤波模块、输出滤波模块、孤岛效应保护模块、辅助开关电源电路,其中输入滤波模块通过INPUT-OUTPUT模块的输入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辅助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端通过INPUT-OUTPUT模块的输出端为逆变器提供稳定的各级电压;所述POWERCHANGE模块包括高频隔离升压电路、高频隔离开关管驱动模块、开关管驱动保护模块、全桥拓扑逆变电路、全桥开关管驱动模块,其中全桥开关管驱动模块采用两路变压器实现对全桥拓扑逆变电路中全桥开关管的三电平供电,使用光耦进行光耦隔离驱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针对现有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控制的需求,设计了采用两片DSP控制器的主控制板,提出分时独立控制模式,进一步使光伏并网逆变器前级和后级控制模块化。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两片DSP通用采用若干个GPIO模块进行协调控制,相互独立工作的同时,可以实时监控通信,提高系统的安全响应速度。2、本技术采用模块式设计,将前级输入回路和后级输出回路作为主电路的INPUT-OUTPUT模块,将前级高频隔离开关管电路和后级全桥逆变电路作为主电路的POWERCHANGE模块。在没有增加设计难度和系统成本情况下,本技术具有易于设计实现,功能模块化,外部设备接入复杂度低,成本低,适合推广应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逆变器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逆变器主电路的电路图。图3是本实施例逆变器工作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双DSP核心控制策略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双支路结构的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主电路、双核心DSP主控电路,辅助开关电源电路、WIFI232无线通信模块。主电路由前级升压模块、全桥逆变电路、EMC滤波器、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支路结构的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双核心DSP主控电路、辅助开关电源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依次相连的前级升压模块、全桥拓扑逆变电路、输出滤波模块,输出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电网连接,所述前级升压模块包括两个支路,每一个支路包括依次相连的输入滤波模块、高频隔离升压电路,所述输入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所述双核心DSP主控电路包括第一DSP控制器、第二DSP控制器,所述第一DSP控制器用于驱动高频隔离升压电路,并进行前级双路太阳能电池板输出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所述第二DSP控制器与一并网输出检测模块相连,并网输出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电网、全桥拓扑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DSP控制器用于全桥逆变控制和并网电流逆变控制,第一DSP控制器和第二DSP控制器之间通过GPIO模块相连接;所述辅助开关电源电路用于为逆变器提供±15V及5V的直流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支路结构的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
双核心DSP主控电路、辅助开关电源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依次相连的前级升
压模块、全桥拓扑逆变电路、输出滤波模块,输出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电网连
接,所述前级升压模块包括两个支路,每一个支路包括依次相连的输入滤波模
块、高频隔离升压电路,所述输入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所
述双核心DSP主控电路包括第一DSP控制器、第二DSP控制器,所述第一DSP
控制器用于驱动高频隔离升压电路,并进行前级双路太阳能电池板输出最大功
率点跟踪控制,所述第二DSP控制器与一并网输出检测模块相连,并网输出检
测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电网、全桥拓扑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DSP
控制器用于全桥逆变控制和并网电流逆变控制,第一DSP控制器和第二DSP控
制器之间通过GPIO模块相连接;所述辅助开关电源电路用于为逆变器提供±15V
及5V的直流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支路结构的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逆变器还包括光伏电池电流采样模块、光伏电池电压采样模块、过压
欠压保护模块、过热保护模块、过流保护模块,所述光伏电池电流采样模块、
光伏电池电压采样模块通过ADC模块与第一DSP控制器连接;所述过压欠压
保护模块、过热保护模块、过流保护模块通过GPIO模块与第一DSP控制器连
接;所述并网输出检测模块包括并网电流采样反馈模块、并网电压采样检测模
块、并网频率采样检测模块,并网电流采样反馈模块、并网电压采样检测模块
通过ADC模块与第二DSP控制器连接;所述并网频率采样检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少辉
申请(专利权)人:保力新能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