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蚁丹羚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乙肝继发慢性肝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死率,是在长期乙肝感染的基础上,经保肝积极治疗亦无法阻止病程进展,乙肝病毒持续复制,最终肝组织出现弥漫性的纤维化的慢性疾病。目前该病尚无标准、特效的治疗方案,但对患者的乙肝病毒复制进行长期抑制可以延缓、中止病程的发展。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肝病毒引发的疾病,多通过血液传播,输血感染导致的丙肝患者占丙肝感染者70%左右,临床多以腹胀、食欲不振、疲劳为主要表现。急性发作期若未及时有效治疗很容易导致病情发展为慢性肝炎。慢性丙肝在发展过程中会增加患者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利巴韦林是常用治疗慢性丙肝的药物,能够抵抗丙肝病毒DNA、RNA,抑制病毒复制,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但此种方式治疗并不彻底,患者病情稳定性较差,一旦停止治疗很容易导致疾病复发。另外,临床也常用干扰素来治疗丙肝,干扰素能够降低病毒复制率,减少肝损伤,同时降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但是,干扰素多采用皮下注射、肌注、脑脊髓腔内或腹腔内、局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蚁丹羚胶囊,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黑蚂蚁25‑35份、白芍15‑25份、芦荟15‑25份、牡丹皮15‑25份、板蓝根15‑25份、丹参15‑25份、紫花地丁15‑25份、大青叶15‑25份、羚羊角25‑35份、川芎15‑25份、当归15‑25份、地黄15‑25份、白鲜皮15‑25份、枸杞子25‑35份、金银花25‑35份、枳壳25‑35份、槟榔15‑25份、龙胆15‑25份、甘草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蚁丹羚胶囊,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黑蚂蚁25-35份、白芍15-25份、芦荟15-25份、牡丹皮15-25份、板蓝根15-25份、丹参15-25份、紫花地丁15-25份、大青叶15-25份、羚羊角25-35份、川芎15-25份、当归15-25份、地黄15-25份、白鲜皮15-25份、枸杞子25-35份、金银花25-35份、枳壳25-35份、槟榔15-25份、龙胆15-25份、甘草5-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蚁丹羚胶囊,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黑蚂蚁28-32份、白芍18-22份、芦荟18-22份、牡丹皮18-22份、板蓝根18-22份、丹参18-22份、紫花地丁18-22份、大青叶18-22份、羚羊角28-32份、川芎18-22份、当归18-22份、地黄18-22份、白鲜皮18-22份、枸杞子28-32份、金银花28-32份、枳壳28-32份、槟榔18-22份、龙胆18-22份、甘草8-12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蚁丹羚胶囊,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黑蚂蚁30份、白芍20份、芦荟20份、牡丹皮20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