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硫化碱的锅炉除尘除垢器,包括壳体、进烟管、出烟管、多个导流管、多个除尘室和多个水灰池,壳体内设有多个隔板,隔板将壳体分为多个除尘室,相邻除尘室之间用导流管连接,每个除尘室底部为水灰池,出烟管从最后一个除尘室的顶部引出,出烟管外接引风机,每个水池内设有移动槽,移动槽槽壁的内壁上设有刮刀,移动槽的两侧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设有吸附物,每个水灰池下方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移动槽连接。本方案通过刮刀对进烟管和导流管上的污垢进行清理,从而可提高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除尘器领域。
技术介绍
现在公开的锅炉水膜除尘器都是利用水喷方式形成水膜除尘,此类水膜除尘器造成水资源浪费,并且形成二次污染;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416937A公开了一种“锅炉水膜除尘器”,是在壳体内布置旋转风子,壳体的底部为泥水斗,在旋风子筒体的中部设置隔板,将旋风子筒体间密封,由隔板向上到旋风子筒体上沿构成一个水箱;该水膜除尘器的烟尘通过旋风子筒体离心分离、隔板的水膜处理,脱硫除尘效率高。但隔板底部不能形成水膜,除尘效果大打折扣。为此,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010580727.3提供一种锅炉水膜除尘器,包括壳体、进烟管、出烟管、导流管、除尘室和水灰池;壳体内由隔板分为几级除尘室,相邻级除尘室之间用导流管连接,导流管的上端口连通前级除尘室的上部,下端口伸到下级除尘室的下部;每级除尘室底部是水灰池;所述的进烟管一端接锅炉烟管,另端伸到第一级除尘室下部,且与导流管平行;出烟管从最末级除尘室的上部引出,外接引风机。此专利技术利用引风机作为动力源,在引风机的作用下,使密封的除尘室内形成真空吸引力,把水灰池内的的水向上吸,吸上的水上下波动,除尘室内形成水膜,锅炉烟气与水充分接触而达到除尘效果。但此专利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水上下波动时,水面上吸附的粉尘会附着在烟管或导流管上,导致进烟管或导流管管外壁上形成污垢,进而进烟管或导流管易损坏,降低其使用寿命,增加其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可对进烟管和导流管外壁污垢进行自动清理的用于硫化碱的锅炉除尘除垢器。本方案中的一种用于硫化碱的锅炉除尘除垢器,包括壳体、进烟管、出烟管、多个导流管、多个除尘室和多个水灰池,壳体内设有多个隔板,隔板将壳体分为多个除尘室,相邻除尘室之间用导流管连接,导流管的上端口连通前一个除尘室的上部,导流管的下端口伸入到对应除尘室的下部,每个除尘室底部为水灰池,进烟管所在的除尘室为第一除尘室,进烟管一端接锅炉烟管,另一端伸到第一除尘室下部,且与导流管平行,出烟管从最后一个除尘室的顶部引出,出烟管外接引风机,每个水灰池内设有与各个除尘室相对应的移动槽,移动槽可分别沿进烟管、导流管方向垂直移动,移动槽的内壁上设有可与进烟管、导流管相接触的刮刀,移动槽的两侧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设有吸附物,每个水灰池下方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移动槽连接。进烟管用于通入烟气,出烟管排除尘后的烟气,导流管用于引烟气,引风机使除尘室内形成负压,可进行水膜除尘,水灰池内装水,移动槽的移动可让刮刀对进烟管或导流管进行除污垢,定位槽内装载吸附物,吸附物用于吸除后的污垢,驱动装置驱使移动槽垂直沿进烟管或导流管方向移动。本方案的工作原理:除尘时,锅炉烟气从进烟管进入与水充分接触,在引风机作用下,使密封的除尘室内形成真空吸引力,把水灰池内的水向上吸,吸上的水上下波动,除尘室内形成水膜,部分粉尘直接被水吸收,进行除尘,剩余未被吸收的粉尘随锅炉烟气从下而上又进入各个导流管,进行连续除尘,在除尘同时,进烟管和导流管上均附着由水上下波动时带来的粉尘,除尘后,进烟管和导流管均会产生尘垢。启动驱动装置,推动移动槽向上垂直运动,移动槽露出水面并靠近进烟管,移动槽移动的同时进烟管慢慢伸入移动槽槽内,刮刀在移动槽的移动下与进烟管接触并刮除进烟管上的尘垢,除后的尘垢落在水面上,移动槽继续向上移动,此时,移动槽两侧的吸附物吸附已除并飘在水面上的尘垢,以上述同样的方式,对各个导流管进行同样的清除尘垢步骤。本方案的效果:1、在进行除尘时,水上下波动,水面上吸附的粉尘会附着在烟管或导流管上,除尘后,移动槽内的刮刀对进烟管和导流管上的污垢进行清除,从而达到除污垢效果;2、清除后的污垢被移动槽两侧的吸附物吸附,进而污垢得到收集,再次达到除污垢效果。进一步,移动槽槽壁的两侧内壁均设有刮刀,刮刀表面形状与进烟管表面形状相匹配。移动槽槽壁两侧内壁的刮刀同时对进烟管管外壁的两侧进行除污垢,可使除污垢效果更好,由于刮刀表面形状与进烟管表面形状相匹配,可使刮刀与进烟管外壁充分接触进行祛除污垢,再次达到除污垢效果好的目的。进一步,刮刀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刮刀。橡筋材料质地软,且耐腐蚀,橡筋材料制成的刮刀对进烟管或引导管管外壁进行除污垢时,不会对管外壁造成刮痕损伤,进而有效保证进烟管或引导管的完好度。进一步,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内设有活塞,活塞上设有推杆,推杆与移动槽连接。进一步,推杆通过花键与移动槽连接。花键为常用的连接件,成本低,稳固性好。进一步,吸附物为海绵,且海绵呈球形状。海绵为常用的吸附物,成本低,且吸附效果好;球形状的海绵表面积大,因此海绵表面可吸附更多的尘垢。进一步,移动槽槽宽大于进烟管直径,进烟管直径与导流管直径一致。移动槽向进烟管移动时,可使进烟管伸入移动槽内,便于移动槽槽内壁上的刮刀对进烟管进行除尘垢;由于进烟管与导流管具有相同的直径,移动槽以同样方式对导流管进行除尘垢。进一步,水灰池一侧设有清渣口,且水灰池的水面高度略低于清渣口的高度。清渣口便于灰尘收集和清理,水灰池内由于水面高度的控制使对应除尘室和清渣口之间可密封,防止水灰水溢出清渣口外,污染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硫化碱的锅炉除尘除垢器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除尘时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除尘垢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进烟管2、隔板3、除尘室4、导流管5、出烟管6、水灰池7、清渣口8、气缸9、活塞10、推杆11、移动槽12、刮刀13、定位槽14、海绵15。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用于硫化碱的锅炉除尘除垢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进烟管2和多个导流管5,导流管5位于进烟管2右侧,壳体1内设有多个隔板3,隔板3将壳体1分为多个除尘室4,进烟管2所在的除尘室4为第一除尘室4,相邻除尘室4之间用导流管5连接,导流管5的上端口连通前一个除尘室4的上部,导流管5的下端口伸入到对应除尘室4的下部,导流管5控制锅炉烟气的走向,使锅炉烟气在每一级除尘室4内都从下部往上运动,每个除尘室4底部设有水灰池7,进烟管2和导流管5均位于水灰池7水面上方,水灰池7右侧设有清渣口8,进烟管2所在的除尘室4为第一除尘室,进烟管2一端接锅炉烟管,另一端伸到第一除尘室4下部,且与导流管5平行,最后一个除尘室4顶部设有出烟管6,出烟管6外接引风机。如图2所示,每个水灰池7右侧设有清渣口8,且水灰池7的水面高度低于清渣口8的高度,每个水灰池7内设有与各个除尘室4相对应的移动槽12,移动槽12可分别沿进烟管2、导流管5方向垂直移动,移动槽12的内壁两侧均设有可与进烟管2、导流管5相接触的刮刀13,刮刀13为橡胶材料制成,刮刀13表面形状与进烟管2表面形状相匹配,且导流管5具有与进烟管2一致的表面形状,移动槽12的两侧设有定位槽14,且定位槽14的位置位于刮刀13下方,定位槽14内设有球形状的海绵15,海绵15可吸附尘垢,海绵15的位置也位于刮刀13下方,水灰池7下方设有气缸9,气缸9内设有活塞10,活塞10上设有推杆11,推杆11与移动槽12通过花键连接。此时气缸9为未启动状态,在引风机的作用下,除尘室4内可进行除尘工作。如图3所示,启动气缸9,活塞10推动推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硫化碱的锅炉除尘除垢器,包括壳体、进烟管、出烟管、多个导流管、多个除尘室和多个水灰池,壳体内设有多个隔板,隔板将壳体分为多个除尘室,相邻除尘室之间用导流管连接,导流管的上端口连通前一个除尘室的上部,导流管的下端口伸入到对应除尘室的下部,每个除尘室底部为水灰池,进烟管所在的除尘室为第一除尘室,进烟管一端接锅炉烟管,另一端伸到第一除尘室下部,且与导流管平行,出烟管从最后一个除尘室的顶部引出,出烟管外接引风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水灰池内设有与各个除尘室相对应的移动槽,移动槽可分别沿进烟管、导流管方向垂直移动,移动槽的内壁上设有可与进烟管、导流管相接触的刮刀,移动槽的两侧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设有吸附物,每个水灰池下方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移动槽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硫化碱的锅炉除尘除垢器,包括壳体、进烟管、出烟管、多个导流管、多个除尘室和多个水灰池,壳体内设有多个隔板,隔板将壳体分为多个除尘室,相邻除尘室之间用导流管连接,导流管的上端口连通前一个除尘室的上部,导流管的下端口伸入到对应除尘室的下部,每个除尘室底部为水灰池,进烟管所在的除尘室为第一除尘室,进烟管一端接锅炉烟管,另一端伸到第一除尘室下部,且与导流管平行,出烟管从最后一个除尘室的顶部引出,出烟管外接引风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水灰池内设有与各个除尘室相对应的移动槽,移动槽可分别沿进烟管、导流管方向垂直移动,移动槽的内壁上设有可与进烟管、导流管相接触的刮刀,移动槽的两侧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设有吸附物,每个水灰池下方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移动槽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硫化碱的锅炉除尘除垢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仁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南川区庆岩福利碱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