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加工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端子的折弯设备。
技术介绍
:部分电子元器件的端子需经折弯处理后方可使用,现有技术中采用半自动化的折弯设备不利于电子元器件端子折弯效率的提高。具体地,所述半自动化的折弯设备工作模式为:在折弯设备的下模块上通过人工方式装载并定位待加工的电子元器件,之后,通过人工方式驱动上模块下行压迫在下模块上,通过较大的人力将电子元器件的端子进行折弯。然而,由于电子元器件端子材料本身的性能,当折弯处理完成,所述上模块上升复位后,电子元器件折弯后的端子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形状反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操作工人采用半自动化的折弯设备折弯电子元器件的端子,劳动强度大,折弯效率低,且当折弯处理结束,电子元器件折弯后的端子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形状反弹,导致电子元器件的端子得不到预定的形状,影响端子折弯的质量。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联动的折弯设备,包括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联动的折弯设备,包括上模机构(a)和下模机构(b);所述上模机构包括设有水平顶板(a11)的机架(a10)、安装在水平顶板上的升降驱动机构(a20)、位于水平顶板下方且与升降驱动机构连接的折弯模组(a30);上模机构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a20)包括伺服电机(a21)、与伺服电机联接的丝杆(a26)、与丝杆螺接的升降板(a22);所述水平顶板(a11)上设有导向柱(a23),导向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a24),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升降板上固定安装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套;所述水平顶板上开设通孔,通孔内活动插设连接柱(a25),连接柱的顶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联动的折弯设备,包括上模机构(a)
和下模机构(b);所述上模机构包括设有水平顶板(a11)的机架(a10)、
安装在水平顶板上的升降驱动机构(a20)、位于水平顶板下方且与升
降驱动机构连接的折弯模组(a30);上模机构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
(a20)包括伺服电机(a21)、与伺服电机联接的丝杆(a26)、与丝
杆螺接的升降板(a22);所述水平顶板(a11)上设有导向柱(a23),
导向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a24),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安装板
上,所述升降板上固定安装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套;所述水平顶板
上开设通孔,通孔内活动插设连接柱(a25),连接柱的顶端与升降板
固定连接,连接柱的底端与折弯模组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机构包括定
位底板(b10)、定位在定位底板上的下模板(b20);其特征在于:
上模机构中,所述折弯模组包括上层组合板(a31)和折弯模块
(a32),所述上层组合板的底部设有滑轨,所述折弯模块的顶部开设
与滑轨配合的滑槽,所述上层组合板的一侧开设一豁口,上层组合板
的顶部安装一位于豁口处的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一连
接板(a33),连接板位于豁口内,连接板的顶部与伸缩气缸的活塞杆
连接,连接板的底部与折弯模块连接;
下模机构中,所述定位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左侧板(b11)和右
侧板(b12),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一水平板(b13);所述
水平板和定位底板之间设有第二导向柱(b31),第二导向柱上滑动配
合有第二升降板(b32),第二升降板上设有基板(b33),基板位于定
\t位底板的下方;所述水平板上安装有第二升降驱动机构(b60),第二
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升降板底面上的第二丝杆(b64)、
与第二丝杆螺接且枢接在水平板上的内螺纹件(b65)、枢接在水平板
底面上的驱动齿轮(b66)、与驱动齿轮的齿轮轴联接的第二伺服电机
(b67);所述内螺纹件包括枢接部分(b651)和齿轮部分(b652),
内螺纹件的中心处开设贯穿整个内螺纹件的螺纹孔((b653),所述枢
接部分枢接在水平板上,所述齿轮部分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螺纹孔
与第二丝杆螺接;所述下模板上开设多个模板孔,所述定位底板上开
设多个与模板孔上下对齐的第一定位孔,电子元器件(c)被定位在
基板上且位于模板孔和第一定位孔内;所述第二升降板上安装有横移
气缸(b41),横移气缸的活塞杆与基板连接,所述基板的底部设有横
向滑行槽,所述第二升降板上设有与横向滑行槽配合的横向导轨
(b322);
所述机架(a10)包括与水平顶板(a11)底部固定连接的左支板
(a13)和右支板(a14),定位底板位于左支板和右支板之间;所述
左支板上安装有上下联动机构(d),所述上下联动机构包括枢接在左
支板上的传动轴(d75)、安装在传动轴上的驱动齿轮(d76)、固定安
装在左支板上的横梁(d71)、枢接在横梁上且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轮
件(d72)、安装在左侧板上的螺纹杆(d74);所述齿轮件包括齿轮部
分(d721)、位于齿轮部分两侧的枢接部分(d722),齿轮件的中心处
开设螺纹孔(d720),螺纹孔贯穿整个齿轮件,所述横梁上开设枢接
孔,所述齿轮件的枢接部分枢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明毅,蔡志敏,陈新峰,张文生,冯辉龙,刘武超,王存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凡特斯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