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鱼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21851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0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鱼缸,包括暂养缸体、支架、电脑板、控制面板、排污系统、补水管、过滤系统、温控系统和循环系统;所述暂养缸体设在支架上,电脑板与控制面板电联接,均设在支架侧边,过滤系统、排污系统、循环系统和温控系统顺次连接,均设在水槽后方的支架内部,所述补水管与排污系统相通,电脑板分别与过滤系统、排污系统、循环系统和温控系统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智能鱼缸多重过滤设置,排污、排鳞彻底,能高密度养殖,能增加鱼池内部水的流动性及含氧量,促进循环,鱼的存活率高,能提高工作效率;外观新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鱼
,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鱼缸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普通鱼缸虽然能够满足普通商家要求,但是存在很多缺陷,在使用过程中,普通鱼缸所需要的用水量比较多;另外,普通鱼缸无法过滤干净,由于受到结构限制,无法形成自动补水,需手动补水,这样就造成人员的工作量,并且造成浪费水;除此之外,普通鱼缸的功率一般都达到380V/2.2kW,消耗电量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节水减少工作量的智能鱼缸。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鱼缸,包括暂养缸体、支架、电脑板、控制面板、排污系统、补水管、过滤系统、温控系统和循环系统;所述暂养缸体设在支架上,电脑板与控制面板电联接,均设在支架侧边,过滤系统、排污系统、循环系统和温控系统顺次连接,均设在水槽后方的支架内部,所述补水管与排污系统相通,电脑板分别与过滤系统、排污系统、循环系统和温控系统连接。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智能鱼缸,水由过暂养缸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暂养缸体(1)、支架(18)、电脑板、控制面板(19)、排污系统、补水管(6)、过滤系统、温控系统和循环系统;所述暂养缸体(1)设在支架(18)上,电脑板与控制面板(19)电联接,均设在支架(18)侧边,过滤系统、排污系统、循环系统和温控系统顺次连接,均设在水槽(20)后方的支架(18)内部,所述补水管(6)与排污系统相通,电脑板分别与过滤系统、排污系统、循环系统和温控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暂养缸体(1)、支架(18)、电脑板、控制面板
(19)、排污系统、补水管(6)、过滤系统、温控系统和循环系统;所述暂养缸体(1)设
在支架(18)上,电脑板与控制面板(19)电联接,均设在支架(18)侧边,过滤系统、
排污系统、循环系统和温控系统顺次连接,均设在水槽(20)后方的支架(18)内部,所
述补水管(6)与排污系统相通,电脑板分别与过滤系统、排污系统、循环系统和温控系
统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系统包括排水管(2)、初
滤缸(3)、排污泵(4)、排污管(5);排水管(2)一端设在暂养缸体(1)内,另一端设
在初滤缸(3)内,补水管(6)与初滤缸(3)相通,排污泵(4)设在初滤缸(3)内部,
且与电脑板相接,排污管(5)一端与排污泵(4)连接,另一端延伸出初滤缸(3)外;
所述过滤系统包括顺次相通的水泵(7)、生态净化缸(8)、大过滤箱(10);所述水泵(7)
与电脑板电联接,水泵(7)一端通过水管与初滤缸(3)相通,另一端通过水管与生态净
化缸(8)相通;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恒温机(11),恒温机(11)与电脑板相接,恒温机(11)
通过水管与大过滤箱(10)相通;控制面板(19)上设有数码管温度显示器,所述循环系
统包括进水管(15)、进气管(16)和气泵(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骥厨具设备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