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2180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0 13:29
一种微动开关,包括中间座和设置于外框上的按钮,所述外框装配于中间座上,按钮活动设置;外框与中间座之间设置有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设置有用于通断电的驱动复位组件,驱动复位组件包括相互作用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按钮通过主动轮作用从动轮实现通断电,从动轮通过主动轮作用按钮,使按钮的开关状态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主动轮驱动从动轮,并带动转动铜片动作,使转动铜片上的两个转动触点与连接片的连接触点循环接触,以实现导通状态或断开状态,保证按钮的开关状态一致,给用户舒适的感觉;本结构能融入各种装修风格中,适合各种类型的住宅使用,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按压方便、操作灵活、接触良好和美观耐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动开关,特征涉及一种固定于墙壁上用于控制通断电的微动开关。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596539Y于2003年12月31日公开了一种电气组件的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闸开关装置,主要解决了传统翘板式开关在操作一按钮时只能控制一组电路通电或断电的不方便,且因零组件较多而造成故障机会增加的问题。本开关装置包括内空间,一组与一合金属片结合的第一接触端子和一组第二接触端子;所述合金属片与第二接触端子分别设有一上接点与一下接点;该开关本体枢设一结合有抵挚部与拉钩的按钮,当按压按钮的一端时,可使抵挚部同时压挚两合金属片而使该上接点与下接点接触以令第一、二接触端子之间形成通路,当按压按钮的另一端时,则通过该拉钩同时拉动两合金属片而使该上接点与下接点分离以令第一、二接触端子之间形成断路。但是,该结构较为复杂,开关动作在外观上看按钮状态不一致,不能满足用户对生活品味的追求。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动开关,包括中间座(16)和设置于外框(3)上的按钮(4),外框(3)装配于中间座(16)上,按钮(4)活动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3)与中间座(16)之间设置有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设置有用于通断电的驱动复位组件,驱动复位组件包括相互作用的主动轮(8)和从动轮(11),按钮(4)通过主动轮(8)作用从动轮(11)实现通断电,从动轮(11)通过主动轮(8)作用按钮(4),使按钮(4)的开关状态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动开关,包括中间座(16)和设置于外框(3)上的按钮(4),
外框(3)装配于中间座(16)上,按钮(4)活动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外框(3)与中间座(16)之间设置有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设置有用于通断
电的驱动复位组件,驱动复位组件包括相互作用的主动轮(8)和从动轮(11),
按钮(4)通过主动轮(8)作用从动轮(11)实现通断电,从动轮(11)通
过主动轮(8)作用按钮(4),使按钮(4)的开关状态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8)与
从动轮(11)彼此同轴设置;其中,主动轮(8)的配合面设有高低起伏的凸
缘(8.1),从动轮(11)的配合面对应设有与凸缘(8.1)相互啮合的凹槽(11.1),
主动轮(8)作用从动轮(11)转动,从动轮(11)弹性复位设置;主动轮(8)
与按钮(4)相互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11)的
端部设置有转动铜片(12),转动铜片(12)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转动触点(12.1),
从动轮(11)对应转动触点(12.1)位置设有避空位(11.2);转动铜片(12)
与从动轮(11)相互套接,转动触点(12.1)置于避空位(11.2)内,且转
动触点(12.1)的端面平齐或高于从动轮(11)的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复位组件还
包括由密封盖板(10)和密封盒(14)组成的盒体,所述主动轮(8)、从动
轮(11)和转动铜片(12)分别设置于盒体内,其中,主动轮(8)一端部贯
穿密封盖板(10)外露,转动铜片(12)与密封盒(14)底部之间设置有第
二弹性件(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10)
与密封盒(14)组成的盒体外设置两个分别带连接片(9)的接线柱(17),
连接片(9)一端与接线柱(17)电连接,另一端固设于盒体内,且设置有连
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锦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锦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