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1971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0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圈,其截面形状呈“M”形,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外壁、第二外壁和位于内侧的第一内壁、第二内壁,第一外壁经第一圆弧段连接第一内壁,第一内壁经第二圆弧段连接第二内壁,第二内壁经第三圆弧段连接第二外壁,第一外壁、第一圆弧段及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第三圆弧段及第二外壁沿第二圆弧段的中心线对称。通过设置位于外侧的第一外壁、第二外壁及位于内侧的第一内壁、第二内壁,且第一外壁经第一圆弧段连接第一内壁、第一内壁经第二圆弧段连接第二内壁、第二内壁经第三圆弧段连接第二外壁,大大提高了密封圈的弹性变形性能,使得密封圈不易发生塑性变形而丧失变形能力,提高了密封圈密封性能,并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密封件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密封圈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自诞生之日起,气体的密封就成为主要的问题之一,对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寿命和维护性具有重大影响。航空发动机工作时,需尽可能减少或消除高温、高压燃气泄漏,防止燃气泄漏污染或损伤其他零部件,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现有的密封方案中,通常将C型密封圈安装在发动机中的高温区域,对高温、高压燃气进行轴向封严。C型密封圈在工作时,压紧密封圈并使之产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力使其工作表面始终与发动机的气体流道紧密接触以实现持续封严。由于航空发动机的振动大,压力和温度范围宽而且变化激烈,从而进一步压缩C型密封圈,极易使C型密封圈部分形变产生塑性变形。此时,C型密封圈部分丧失了弹性变形能力,C型密封圈与相邻零件的压紧力变小,封严性能降低,长期使用后,难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因此,现有的C型密封圈存在弹性变形性能差、密封效果不好和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圈,以解决现有的C型密封圈存在弹性变形性能差、密封效果不好和使用寿命短等缺点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密封圈,密封圈的截面形状呈“M”形,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外壁、第二外壁和位于内侧的第一内壁、第二内壁,第一外壁经第一圆弧段连接第一内壁,第一内壁经第二圆弧段连接第二内壁,第二内壁经第三圆弧段连接第二外壁,第一外壁、第一圆弧段及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第三圆弧段及第二外壁沿第二圆弧段的中心线对称。进一步地,第一外壁沿密封圈的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部,第一凸部经第一凹部连接第一圆弧段;第二外壁沿密封圈的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凸部,第二凸部经第二凹部连接第三圆弧段。进一步地,第一凸部沿远离第一凹部的一端设有圆倒角,第一凸部的半径大于第一凹部的半径,且第一凹部分别与第一凸部、第一圆弧段外切;第二凸部沿远离第二凹部的一端设有圆倒角,第二凸部的半径大于第二凹部的半径,且第二凹部分别与第二凸部、第三圆弧段外切。进一步地,第一内壁为直线段,分别与第一圆弧段、第二圆弧段外切;第二内壁为直线段,分别与第二圆弧段、第三圆弧段外切。进一步地,第一圆弧段、第二圆弧段及第三圆弧段均为半圆形且半径相等。进一步地,密封圈整体呈圆环状。进一步地,密封圈采用高硬度镍基合金制成。进一步地,密封圈沿型面的厚度为0.25~0.3mm。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密封圈,通过设置位于外侧的第一外壁、第二外壁及位于内侧的第一内壁、第二内壁,且第一外壁经第一圆弧段连接第一内壁、第一内壁经第二圆弧段连接第二内壁、第二内壁经第三圆弧段连接第二外壁,使得密封圈的截面形状呈“M”形,大大提高了密封圈的弹性变形性能,使得密封圈不易发生塑性变形而丧失变形能力,提高了密封圈密封性能,并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向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密封圈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密封圈;10、第一外壁;11、第一凸部;13、第一凹部;20、第一圆弧段;30、第一内壁;40、第二圆弧段;50、第二内壁;60、第三圆弧段;70、第二外壁;71、第二凸部;73、第二凹部;2、第一侧壁;3、第二侧壁。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封圈,该密封圈具有弹性变形性能好、密封效果好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参照图1及图2,本实施例密封圈1的截面形状呈“M”形,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外壁10、第二外壁70和位于内侧的第一内壁30、第二内壁50,其中,第一外壁10经第一圆弧段20连接第一内壁30,第一内壁30经第二圆弧段40连接第二内壁50,第二内壁50经第三圆弧段60连接第二外壁70,第一外壁10、第一圆弧段20及第一内壁30与第二内壁50、第三圆弧段60及第二外壁70沿第二圆弧段40的中心线对称。本实施例密封圈1通过设置位于外侧的第一外壁10、第二外壁70及位于内侧的第一内壁30、第二内壁50,且第一外壁10经第一圆弧段20连接第一内壁30、第一内壁30经第二圆弧段40连接第二内壁50、第二内壁50经第三圆弧段60连接第二外壁70,使得密封圈1的截面形状呈“M”形,大大提高了密封圈的弹性变形性能,使得密封圈不易发生塑性变形而丧失变形能力,提高了密封圈密封性能,并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壁10沿密封圈的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部11,第一凸部11经第一凹部13连接第一圆弧段20;第二外壁70沿密封圈的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凸部71,第二凸部71经第二凹部73连接第三圆弧段60。这样,使得第一外壁10侧和第二外壁70侧均形成两个凸部,即第一外壁10侧有第一凸部11和第一圆弧段20的凸部,第二外壁70侧有第二凸部71和第三圆弧段60的凸部,从而增强与待密封部件的紧密连接。优选地,第一凸部11沿远离第一凹部13的一端设有圆倒角,第一凸部11的半径大于第一凹部13的半径,且第一凹部13分别与第一凸部11、第一圆弧段20外切;第二凸部71沿远离第二凹部73的一端设有圆倒角,第二凸部71的半径大于第二凹部73的半径,且第二凹部73分别与第二凸部71、第三圆弧段60外切。采用该结构,可进一步改善密封圈1的密封性能。更优选地,第一圆弧段20、第二圆弧段40及第三圆弧段60均为半圆形且半径相等,这样使得密封圈1发生形变时其形变量相等而增加密封圈1的弹性性能,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优选地,第一内壁30为直线段,分别与第一圆弧段20、第二圆弧段40外切;第二内壁50为直线段,分别与第二圆弧段40、第三圆弧段60外切。本实施例密封圈1受到挤压后,第一圆弧段20、第二圆弧段40和第三圆弧段60同时发生形变,并且第一凸部11、第一凹部13、第二凸部71、第二凹部73、第一内壁30和第二内壁50也会发生较小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形状呈“M”形,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外壁(10)、第二外壁(70)和位于内侧的第一内壁(30)、第二内壁(50),所述第一外壁(10)经第一圆弧段(20)连接所述第一内壁(30),所述第一内壁(30)经第二圆弧段(40)连接所述第二内壁(50),所述第二内壁(50)经第三圆弧段(60)连接所述第二外壁(70),所述第一外壁(10)、所述第一圆弧段(20)及所述第一内壁(30)与所述第二内壁(50)、所述第三圆弧段(60)及第二外壁(70)沿所述第二圆弧段(40)的中心线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形状呈“M”形,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外壁
(10)、第二外壁(70)和位于内侧的第一内壁(30)、第二内壁(50),所述第一外壁(10)
经第一圆弧段(20)连接所述第一内壁(30),所述第一内壁(30)经第二圆弧段(40)
连接所述第二内壁(50),所述第二内壁(50)经第三圆弧段(60)连接所述第二外壁(70),
所述第一外壁(10)、所述第一圆弧段(20)及所述第一内壁(30)与所述第二内壁(50)、
所述第三圆弧段(60)及第二外壁(70)沿所述第二圆弧段(40)的中心线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壁(10)沿所述密封圈的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部(11),所述第一凸
部(11)经第一凹部(13)连接所述第一圆弧段(20);
所述第二外壁(70)沿所述密封圈的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凸部(71),所述第二凸
部(71)经第二凹部(73)连接所述第三圆弧段(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部(11)沿远离所述第一凹部(13)的一端设有圆倒角,所述第一凸部
(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坤力宁李齐飞王晓燕翁泽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