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更换过滤元件的碳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0657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过滤元件的碳罐,包括一碳罐的一端形成有一开口,该开口上可掀扣式的组设有一盖体,该盖体与开口之间设有一过滤元件,其中该碳罐的一侧延伸形成有至少一耳部,该耳部上形成有一扣孔,该盖体的一侧延伸形成有一用以植入所述扣孔的凸柱,该碳罐的另一侧形成有至少一定位块,该盖体的另一侧延伸形成有一用以扣持所述定位块的卡勾;凭借盖体的可掀扣式设计,进而提升碳罐在更换过滤元件时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碳罐的结构技术,特别有关一种便于更换过滤元件的碳罐。
技术介绍
周知,一般在内燃引擎的燃油蒸发排放控制
中,油箱内的汽油挥发后所生成的油气,会暂存于碳罐内,并凭借引擎运转产生的负压将油气导入化油器或其它进气系统管道中,以提供引擎再利用。此外,油箱内的汽油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以及供油过程的影响而生成内压,所述内压包括膨胀压及收缩负压。例如当油箱的汽油处于高于常温的天候环境下,会加速油气的生成量而于油箱内生成膨胀压,换成当油箱的汽油处于低于常温的天候环境下,或是当油箱的汽油经由供油管路供应至引擎的过程中(油箱内油量减少),会于油箱内生成收缩负压。这些因膨胀或收缩所生成的内压必须被调节消除,以避免因膨胀压过大而造成油箱爆裂的危险,也或是起因于真空负压过大而影响了供油过程的顺畅性。坊间调节暨消除油箱内压的方式,通常是凭借碳罐建构出一条连通油箱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导气通道,当油箱的内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力时(即膨胀压),油箱内的油气会经由油气导引管道进入碳罐内,使油气中有害的碳氢化合物蒸发气事先被碳罐内所容置的活性碳粉吸附,而后再经导气通道排放出经过碳粉吸附后的空气至外界大气,如此降低污染。相反之,换当油箱的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即真空负压,起因于油箱内油料消耗而形成),外界大气可经由导气通道进入油箱内,形成压力回补,以平衡油箱内压并促进供油顺畅性。然而,由于外界大气中充满了杂质(例如灰尘),当这些杂质跟随外界大气进入碳罐内,会阻碍碳罐内油气及空气的流动,为了避免这些杂质进入碳罐内,因此会在碳罐内配置过滤元件,凭借过滤元件来过滤掉外界大气中的杂质,进而保护电磁阀提升碳罐的耐久使用寿命;然而,该过滤元件在长期使用下,该过滤元件也会因累积的杂质过多进而对油气及空气进出碳罐造成阻碍,所以过滤元件需要定期更换,因此,如何便于更换碳的过滤元件,便成为一项有待克服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升碳罐在更换过滤元件时的便利性,进而提供一种便于更换过滤元件的碳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更换过滤元件的碳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碳罐,其一端形成有一开口;一盖体,可掀扣式的组设于该开口上;一过滤元件,设于该盖体与开口之间;其中,该碳罐的一侧延伸形成有至少一耳部,该耳部上形成有一扣孔,该盖体的一侧延伸形成有一用以植入所述扣孔的凸柱,该碳罐的另一侧形成有至少一定位块,该盖体的另一侧延伸形成有一用以扣持所述定位块的卡勾。在进一步实施中,该盖体内形成有一容置室,该过滤元件设于盖体的容置室内。在进一步实施中,该容置室内形成有多数定位柱,该过滤元件形成有多数定位孔,该过滤元件经由定位孔接受定位柱的拘束而设于盖体的容置室内。在进一步实施中,该过滤元件为不织布或过滤棉。在进一步实施中,所述耳部与扣孔均有两个,所述定位块与卡勾均有两个,两个耳部与两个定位块分别坐落于该开口的相对侧,两个凸柱与两个卡勾分别坐落于该盖体的相对侧。在进一步实施中,该盖体延伸形成有一导气管,该过滤元件坐落于导气管与开口之间。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所能产生的技术效果在于:凭借盖体采取可掀扣式的设计,使盖体能进行快速的装卸,以便于更换碳罐的过滤元件,进而提升碳罐的耐久使用寿命。以上所述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功效的具体实施细节,请接续参照下列实施例及图式加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组合后的另一视角图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前视图;图4是图1中盖体的另一视角图的立体图;图5是图2的剖示图;图6至图8分别是盖体组装于碳罐时的动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碳罐;101腔室;102第一气体流道;103第二气体流道;11开口;12耳部;121扣孔;13定位块;14第一导管;15第二导管;20盖体;21凸柱;22卡勾;221杆部;222勾部;23容置室;24定位柱;25导气管;30过滤元件;31定位孔;40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合并参阅图1至图3,揭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态样,说明本技术所提供便于更换过滤元件的碳罐,包括一碳罐10、一盖体20及一过滤元件30;其中:该碳罐10为塑胶模制成型,该碳罐10内形成有一用以容置活性碳粉的腔室101,该碳罐10的表面形成有一与腔室101相连通的开口11,该开口11概略呈矩形或圆形。进一步的说,该碳罐10在邻近开口11的一侧延伸形成有二耳部12,所述两个耳部12上分别形成有一扣孔121,该碳罐10在邻近开口11的另一侧延伸形成有两个定位块13,所述两个耳部12与两个定位块13分别坐落于该开口11的相对侧。此外,该碳罐10的表面还形成有与腔室101相连通的一第一导管14及一第二导管15,其中该第一导管14连接至油箱,该第二导管15连接至化油器或其它进气系统管道。该盖体20同为塑胶模制成型,该盖体20是可掀扣式的组设于该开口11上。进一步的说,该盖体20的一侧延伸形成有用以植入所述扣孔12的两个凸柱21,该盖体20的另一侧延伸形成有用以扣持所述定位块13的两个卡勾22,所述两个凸柱21与两个卡勾22分别坐落于该盖体20的相对侧。更具体的说,所述卡勾22包含一杆部221,该杆部221一端延伸形成有一勾部222,其中所述二杆部221之间的外侧距离是小于所述两个定位块13之间的内侧距离,所述二勾部222之间的外侧距离是大于所述两个定位块13之间的内侧距离,使所述两个卡勾22能扣持于所述两个定位块13上。此外,该盖体20与开口11之间可配置有止气垫圈(未绘示),该止气垫圈能避免气体由盖体20与开口11之间的缝隙外漏。请合并参阅图1、图4及图5,说明该过滤元件30是介设于该盖体20与开口11之间,该过滤元件30为不织布或过滤棉制成。进一步的说,该盖体20内形成有一用以容置过滤元件30的容置室23,使该过滤元件30固定于盖体20内,该盖体20的顶部形成有一导气管25,该导气管25与容置室23相连通,使盖体20组设于该开口11后,该过滤元件30坐落于导气管25与开口11之间,令碳罐10内的油气能通过导气管25进入外界大气中,外界大气也能通过导气管25进入碳罐10中。在具体实施上,该容置室23内延伸形成有多数支定位柱24,该过滤元件30形成有对应定位柱24的多数个定位孔31,所述定位柱24与定位孔31在本实施例中数量分别为4,该过滤元件30是经由定位孔31接受定位柱24的拘束而固定于盖体20内。请合并参阅图2及图3说明该碳罐10内形成有一第一气体流道102及一第二气体流道103,该第一气体流道102是凭借相互连通的第一导管14、腔室101与导气管25所构成,该第二气体流道103是凭借相互连通的导气管25、腔室101与第二导管15所构成,使油气及外界大气能经由第一气体流道102及第二气体流道103通过碳罐10。进一步的说,该碳罐10内设有一电磁阀40,该第一气体流道102及第二气体流道103是经由电磁阀40来管制气体进出碳罐10。根据上述配置,请接续参阅图6至图8,依序揭示本技术的动作解说图,说明将盖体20形成有凸柱21的一侧向下倾斜,以便于凸柱21植入扣孔121内,待凸柱21植入扣孔121内之后,将盖体20形成有卡勾2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更换过滤元件的碳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碳罐,其一端形成有一开口;一盖体,可掀扣式的组设于该开口上;一过滤元件,设于该盖体与开口之间;其中,该碳罐的一侧延伸形成有至少一耳部,该耳部上形成有一扣孔,该盖体的一侧延伸形成有一用以植入所述扣孔的凸柱,该碳罐的另一侧形成有至少一定位块,该盖体的另一侧延伸形成有一用以扣持所述定位块的卡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过滤元件的碳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碳罐,其一端形成有一开口;一盖体,可掀扣式的组设于该开口上;一过滤元件,设于该盖体与开口之间;其中,该碳罐的一侧延伸形成有至少一耳部,该耳部上形成有一扣孔,该盖体的一侧延伸形成有一用以植入所述扣孔的凸柱,该碳罐的另一侧形成有至少一定位块,该盖体的另一侧延伸形成有一用以扣持所述定位块的卡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更换过滤元件的碳罐,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内形成有一容置室,该过滤元件设于盖体的容置室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更换过滤元件的碳罐,其特征在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春英周俊奇
申请(专利权)人:信通交通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