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濬為专利>正文

测量台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017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04:40
一种测量台改良结构,于一底座上设有一垂直凸伸的支杆及一供放置待量测工件的钻座,一支座,具有一套合于该支杆上的套孔,该套孔具有一向外连通的后开槽,后开槽二旁侧设有一夹合部及一后镂空部,后镂空部内设有一后弹性部,一后固定手轮可穿过该夹合部螺入该后弹性部,以控制套孔迫紧于该支杆上,一支臂系枢接于支座上,支臂上设有一夹合孔,夹合孔一旁侧设有一前镂空部,该前镂空部内设有一前弹性部连通至该夹合孔,一前固定手轮可穿过该支臂螺入前弹性部,以控制该夹合孔迫紧夹合一测量工具,而于该支座及支臂的枢接部位另结合一调整手轮,该调整手轮可连动该支臂并固定于微调的量测位置,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减少前、后固定手轮转动时所受到的弹性阻力,并减少测量工具因夹持力量过大而损坏,以使该前、后固定手轮的操作更简易、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测量台改良结构,尤指一种调整操作上较省力方便的测量台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应用于各种量测的测量平台结构乃有如图6、7所示,其主要系于一底座10上设有一垂直向上延伸的支杆20,于该支杆20旁侧设有一钻座50,该钻座50具有一平整的顶面以供放置待量测工件。另有一支座30于一旁侧分别设有一套孔308,该套孔308一侧设有向外连通的后开槽3081,于后开槽3081二旁侧设有二相对开合的弹性部301、302,利用一后手轮303螺合该二弹性部301、302,可迫紧该套孔308夹合于支杆20上形成高度的定位,而于支座30另一旁侧系经由一调整手轮401枢接一支臂40,于该支臂40上设有一夹合孔402,该夹合孔402一侧设有向外连通的前手轮403,利用该前手轮403伸入夹合孔402内以供迫紧夹持一量表(千分表)或其它测量工具、仪器,且使该量表或测量工具底端恰可延伸至该钻座50上方,以供接触该钻座50上方的待量测工件。然而,上述此种测量平台结构于实际应用时,由于该弹性部301、302系完整分设于后开槽3081二旁侧,且为维持该支座30的整体刚性,通常会以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制作该支座30,使该二弹性部301、302之间皆会产生极大的弹性系数(不易压缩靠合);如此一来,增加了经由后手轮303压缩二弹性部301、302的困难度,造成整体操作上的不便。同时,利用前手轮403直接伸入夹合孔402迫紧测量工具,亦容易因迫紧力道过大而损坏测量工具,而若迫紧力不足则会造成测量工具摇晃的情形。有鉴于习见的测量平台结构有上述缺点,创作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技术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台改良结构,其可有效减少前、后固定手轮转动时所受到的弹性阻力,并减少测量工具因夹持力量过大而损坏,以使该前、后固定手轮的操作更简易、便利。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测量台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底座,顶侧具有一平面;一支杆,设于该底座顶侧并向上垂直延伸;一支座,具有一套合于支杆上的套孔,该套孔设有一向外连通的后开槽,于该后开槽一旁侧设有一夹合部,该后开槽另一旁侧中段设有一后镂空部,于该后镂空部内设有一后弹性部,以一后固定手轮穿过该夹合部螺入该后弹性部从而能控制该支座的套孔迫紧夹合于该支杆上;一支臂,以一端连结于该支座上,该支臂远离该支座的一端设有一夹合孔,且该支臂于对应该夹合孔的一旁侧设有一前镂空部,于该前镂空部内设有一前弹性部连通至该夹合孔,用一前固定手轮穿过该支臂螺入该前弹性部从而能控制该夹合孔迫紧夹合一测量工具。其中,该支座与支臂相互枢接,且于该支座及支臂的枢接部位另结合一连动该支臂并固定于微调量测位置的调整手轮。其中,该支杆旁侧设有一钻座,该钻座具有一平整的顶面以供放置待量测工件。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测量台改良结构具有相互枢接的一支座及一支臂,该支座系套合于一直立在底座上的支杆上,于该支座套合于支杆的部位设有相互分离的一夹合部及一后镂空部,于该后镂空部内设有一后弹性部,并可利用一后固定手轮穿过该夹合部螺入该后弹性部,而使该支座迫紧夹合于该支杆上,另于该支臂上设有一夹合孔,且该支臂于对应该夹合孔的一旁侧设有一前镂空部,于该前镂空部内设有一前弹性部连通至该夹合孔,可利用一前固定手轮由该支臂另一侧穿过螺入该前弹性部,使该夹合孔可迫紧夹合一量表或测量工具,藉由上述此种较细小的前、后弹性部设计,可有效减少前、后固定手轮转动时所受到的弹性阻力,并减少测量工具因夹持力量过大而损坏,以使该前、后固定手轮的操作更简易、便利。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附图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由前侧观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由后侧观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图2的支座、支臂翻转向后时之状态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支座、支臂迫紧动作俯视平面图。图5:本技术的实际应用状态示意图。图6:习用测量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图6的支座翻转向后时之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图1至图5所示,可知本技术之主要结构包括:底座1、支杆2、支座3及支臂4等部份,其中该底座1于顶侧具有一平面,而该支杆2设于该底座1顶侧的平面上并垂直延伸。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于该支杆2旁侧可依需要设有一钻座5,该钻座5具有一平整的顶面以供放置待量测工件60。该支座3具有一套合于支杆2上的套孔34,该套孔34设有一向外连通的后开槽341,于该后开槽341一旁侧设有一夹合部31,该后开槽341另一旁侧中段设有一后镂空部321,于该后镂空部321内设有一后弹性部32,并以一后固定手轮33穿过该夹合部31螺入该后弹性部32,可控制该支座3的套孔34迫紧夹合于该支杆2上。上述结构中,由于该后弹性部32的宽度小于夹合部31,因此可减少后固定手轮33转动迫紧该后弹性部32及夹合部31所受到的弹性阻力,使该后固定手轮33的操作更轻松。该支臂4系以一端枢接于该支座3上,于该支臂4及支座3的枢接部位另结合一调整手轮41,该支臂4远离该支座3的一端设有一夹合孔42,且该支臂4于对应该夹合孔42的一旁侧设有一前镂空部431,于该前镂空部431内设有一前弹性部43连通至该夹合孔42,利用一前固定手轮44穿过该支臂4螺入该前弹性部43,可控制该夹合孔42迫紧夹合一测量工具6,利用该调整手轮41可连动该支臂4枢转微调量测位置,以使该测量工具6对该待量测工件60的量测更具有使用上的便利性。上述结构中,由于该前弹性部43的宽度小于该支臂4另一侧宽度,因此可减少前固定手轮44转动迫紧该前弹性部43所受到的弹性阻力,使该前固定手轮44的操作更轻松。综合以上所述,本技术之测量台改良结构确可达成降低转动手轮所需力量、增进操作便利性等功效,实为一具新颖性及进步性之创作,爰依法提出申请新型专利;惟上述说明之内容,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说明,举凡依本技术之技术手段与范畴所延伸之变化、修饰、改变或等效置换者,亦皆应落入本技术之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量台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底座,顶侧具有一平面;一支杆,设于该底座顶侧并向上垂直延伸;一支座,具有一套合于支杆上的套孔,该套孔设有一向外连通的后开槽,于该后开槽一旁侧设有一夹合部,该后开槽另一旁侧中段设有一后镂空部,于该后镂空部内设有一后弹性部,以一后固定手轮穿过该夹合部螺入该后弹性部从而能控制该支座的套孔迫紧夹合于该支杆上;一支臂,以一端连结于该支座上,该支臂远离该支座的一端设有一夹合孔,且该支臂于对应该夹合孔的一旁侧设有一前镂空部,于该前镂空部内设有一前弹性部连通至该夹合孔,用一前固定手轮穿过该支臂螺入该前弹性部从而能控制该夹合孔迫紧夹合一测量工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台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底座,顶侧具有一平面;一支杆,设于该底座顶侧并向上垂直延伸;一支座,具有一套合于支杆上的套孔,该套孔设有一向外连通的后开槽,于该后开槽一旁侧设有一夹合部,该后开槽另一旁侧中段设有一后镂空部,于该后镂空部内设有一后弹性部,以一后固定手轮穿过该夹合部螺入该后弹性部从而能控制该支座的套孔迫紧夹合于该支杆上;一支臂,以一端连结于该支座上,该支臂远离该支座的一端设有一夹合孔,且该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濬為
申请(专利权)人:张濬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