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健专利>正文

电子除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8317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除垢器由脉冲控制发生器、信号电缆组成,脉冲控制发生器的电路由微处理器和大规模集成电路TDA、LF356组成的控制和频率复合调制波形,频率补偿、调节、耦合、反馈和功率输出电路,形成方波及三角波信号输出到信号电缆在管道上绕成的工作线圈上。其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不需要对设备管道进行任何改动,一次安装后,长年使用,节省人力、物力,安装简便、维护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Electronic scaler

An electronic descaling device controlled by the pulse generator, signal cable, control circuit of pulse generator by microprocessor and large-scale integrated circuit TDA, composed of LF356 composite control and frequency modulation waveform, frequency compensation, regulation, coupling, feedback and power output circuit, the work coil formed square wave and triangle wave signal is output to the signal cable around the pipeli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size, light weight, no need to change any equipment or pipe, and after being installed for a long time, the utility model saves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installation, simple maintenance, obvious effect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管道除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子除垢器。在目前,虽有采用电子技术进行防垢除垢,但由于对除垢机理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所采用的方法的局限性,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到目前为止这些产品全都需要对用户的管道设备进行改造。这对于用户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为,对于复杂、昂贵的设备管道系统,哪怕是微小的变动,都将是非常麻烦的,并极有可能对整个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允许将正常运转的系统停下来,中断生产,而只是为了安装除垢设备。这就是现有电子除垢产品的缺陷。也正是电子技术能否进一步在除垢防垢领域推广应用的关键所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除垢器,克服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除垢器,其特征在于由脉冲控制发生器和与之连接的信号电缆组成,脉冲控制发生器内的脉冲形成、输出电路由产生一串0.1-15KHz范围内频率的方波及三角波脉冲的微处理机、集成电路和电源组成;脉冲形成、输出电路连接于信号电缆在管道上绕成的工作线圈上。其脉冲控制发生器内的脉冲形成、输出电路中的电源有一接地端,并有电源VDD输出端和电源VSS输出端;微处理机的输出端连接光电隔离耦合器O1的输入端,光电隔离耦合器O1的输出端连接电位器W1一端,电位器W1另一端接地,电位器W1的滑动端连接电容C1,电容C1另一端连接电阻R1和集成电路TDA的1脚,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TDA的2脚连接3脚再连接电阻R15和电容C4,集成电路TDA的4脚连接电阻R15和电容C4的另一端,并连接电容C6和电容C8和电源VSS,集成电路TDA的5脚连接线圈L,集成电路TDA的6脚接电源VSS,集成电路TDA的7脚连接电阻R12、电阻R16,集成电路TDA的9脚连接电容C2;电容C2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电阻R3,电阻R2另一端接地,电阻R3另一端连接电阻R5和电阻R7和线圈L的另一端,电容C6另一端接地,电阻R12另一端连接电容C5和电容C8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接地,电阻R16另一端连接电容C3,电容C3另一端连接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连接电容C7,电容C7另一端接地;电阻R7另一端连接电阻R9和集成电路LF356的3脚;集成电路LF356的2脚连接电阻R8,电阻R8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LF356的4脚接电源VSS,集成电路LF356的6脚连接电阻R10和光电隔离耦合O2的输入端和发光二极管LL,发光二极管LL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连接电阻R11和电阻R9的另一端,集成电路LF356的7脚连接电源VDD;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光电隔离耦合O2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机的输入端;光电隔离耦合O1内的发光二极管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DD,光电隔离耦合O1内的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电源VDD;光电隔离耦合O2内的发光二极管另一端连接电阻R14,电阻R14的另一端接电源VDD,光电隔离耦合O1内的三极管集电极接电源VDD。从脉冲控制发生器的脉冲形成、输出电路经接插件与信号电缆在管道上绕成的工作线圈连接。与信号电缆配套的有扎结带。本技术的优点是电子除垢器体积小,重量轻,不需要对设备管道进行任何改动,一次安装后,长年使用,节省人力、物力。,安装简便、维护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在本装置安装使用2-3个月后,原管道上存在的水垢松软脱落,随排污而排出管道。并不会有新的水垢形成,从而达到了防垢、除垢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图1是电子除垢器前面板图图2是电子除垢器侧视及使用示意图图3是电子除垢器电原理框图图4是电子除垢器电原理图图5是电子除垢器微处理器(脉冲形成部分)电路图图6是电子除垢器微处理器(脉冲形成部分)程序框图一种电子除垢器,由脉冲控制发生器1和与之连接的信号电缆2组成,脉冲控制发生器内的脉冲形成、输出电路由产生一串0.1-15KHz范围内频率的方波及三角波脉冲的微处理机MC、集成电路和电源组成;从脉冲控制发生器的脉冲形成、输出电路经接插件3与信号电缆在管道5上绕成的工作线圈2连接。与信号电缆配套的有扎结带4。其脉冲控制发生器内的脉冲形成、输出电路中的电源有一接地端,并有电源VDD输出端和电源VSS输出端;微处理机的输出端连接光电隔离耦合器O1的输入端,光电隔离耦合器O1的输出端连接电位器W1一端,电位器W1另一端接地,电位器W1的滑动端连接电容C1,电容C1另一端连接电阻R1和集成电路TDA的1脚,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TDA的2脚连接3脚再连接电阻R15和电容C4,集成电路TDA的4脚连接电阻R15和电容C4的另一端,并连接电容C6和电容C8和电源VSS,集成电路TDA的5脚连接线圈L,集成电路TDA的6脚接电源VSS,集成电路TDA的7脚连接电阻R12、电阻R16,集成电路TDA的9脚连接电容C2;电容C2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电阻R3,电阻R2另一端接地,电阻R4另一端连接电阻R5和电阻R7和线圈L的另一端,电容C6另一端接地,电阻R12另一端连接电容C5和电容C8另一端,电容C5另一端接地,电阻R16另一端连接电容C3,电容C3另一端连接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连接电容C7,电容C7另一端接地;电阻R7另一端连接电阻R9和集成电路LF356的3脚;集成电路LF356的2脚连接电阻R8,电阻R8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LF356的4脚接电源VSS,集成电路LF356的6脚连接电阻R10和光电隔离耦合O2的输入端和发光二极管LL,发光二极管LL的另一端接地;发光二极管LL设置在电子除垢器面板上;电阻R10连接电阻R11和电阻R9的另一端,集成电路LF356的7脚连接电源VDD;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光电隔离耦合O2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机的输入端;光电隔离耦合O1内的发光二极管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DD,光电隔离耦合01内的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电源VDD;光电隔离耦合O2内的发光二极管另一端连接电阻R14,电阻R14的另一端接电源VDD,光电隔离耦合O1内的三极管集电极接电源VDD。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简述控制、形成部分由微处理器(图5)构成。通过软件编程(图6)完成控制和频率复合调制波形信号(方波及三角波)的形成功能。频率复合调制输出部分由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以完成频率复合调制波形的输出以及各部分的隔离、耦合,对输出信号的控制调节,工作点的确定,频率补偿,消除寄生振荡,提供反馈等功能。工作线圈由信号电缆在用户管道上缠绕而成。由它将电子除垢器输出的复合调制频率信号在用户管道上形成交变电磁场,以完成除垢防垢功能。电源部分向各功能电路提供其所需的工作电源。电子除垢器使用计算机技术和集成电路,产生一系列以一定的周期对0.1-15KHz范围内的频率进行复合调制的脉冲波形(方波及三角波)。通过物理手段激励缠绕在所需处理的管道上的线圈产生交变电磁场,导致引起一个反电离作用,促进水中水垢物质的主要成分——钙、镁离子分子晶体增长。改变其中晶体的尺寸和形状,形成较大的离子团。晶体失去了它们与管道管壁的相互胶粘的特性,以悬浮状态残留在液体中,这样的离子团则不易附着在管壁上,无法形成致密而坚硬的水垢,从而增加流体中的物质的溶解度,直到能够以通常的排污方式排除。已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除垢器,其特征在于:由脉冲控制发生器和与之连接的信号电缆组成,脉冲控制发生器内的脉冲形成、输出电路由产生一串0.1-15KHz范围内频率的方波及三角波脉冲的微处理机、集成电路和电源组成;脉冲形成、输出电路连接于信号电缆在管道上绕成的工作线圈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健王洪禄
申请(专利权)人:石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