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8242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70‑230份、太子参170‑230份、木蝴蝶90‑150份、蝉衣90‑150份、僵蚕90‑150份、凤凰衣50‑110份、紫苏叶50‑110份、竹叶170‑230份、知母120‑180份、麦冬120‑180份、桔梗60‑120份、柯子70‑130份、甘草40‑100份、菊花70‑130份、大青叶70‑130份、连翘70‑130份、山豆根70‑130份、阿斯巴甜0.001‑0.002份、苯甲酸钠0.001‑0.00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清热利喉、润喉开音的功效,药效显著,便于服用,患者易于接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急性咽喉炎是咽喉黏膜、黏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冬春季节最为多见,通常情况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多数继发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扁桃体炎,发病前常有受凉、疲劳、化学气体或粉尘的刺激、吸烟过度等诱因,因人体免疫力降低,而容易导致该病的发生,病因急性咽喉炎常因受凉,过度疲劳,烟酒过度等致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而引发本病,病原微生物主要为鼻病毒、腺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部分患者可由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双球菌引起,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初起出现咽部干燥、灼热,继之疼痛,吞咽及咳嗽时加重,并可出现声音嘶哑,讲话困难,有时伴发热,全身不适,关节酸痛,头痛及食欲不振等,检查口咽及鼻咽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腭弓及悬壅垂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壁红肿;表面可出现黄白色点状渗出物,下颌淋巴结可出现肿大并伴有压痛,目前,中医药治疗急性咽喉炎研究报道日益增多,因其副作用小已为广大急性咽喉炎患者所接受,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和方法,探讨急性咽喉炎病因病机,筛选验证有效药物,研制针对性强、疗效肯定、剂型简便的中药制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70-230份、太子参170-230份、木蝴蝶90-150份、蝉衣90-150份、僵蚕90-150份、凤凰衣50-110份、紫苏叶50-110份、竹叶170-230份、知母120-180份、麦冬120-180份、桔梗60-120份、柯子70-130份、甘草40-100份、菊花70-130份、大青叶70-130份、连翘70-130份、山豆根70-130份、阿斯巴甜0.001-0.002份、苯甲酸钠0.001-0.002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1)取原料金银花、太子参、木蝴蝶、蝉衣、僵蚕、凤凰衣、紫苏叶放入粉碎机粉碎,过50-60目筛,得到原料粉,备用;(2)取原料竹叶、知母、麦冬、桔梗、柯子、甘草放入粉碎机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原料粉,备用;(3)取原料菊花、大青叶、连翘、山豆根放入粉碎机粉碎,过40-60目筛,得到原料粉,备用;(4)将步骤(1)所得原料粉和步骤(2)所得原料粉和(3)所得原料粉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原料重量10-12倍量的水,煎煮0.4-1小时,倒出药液,第二次加原料重量6-8倍量的水,煎煮0.4-1小时,合并两次药液,过滤,滤液浓缩至55-60℃测相对密度为1.08-1.15的清膏,加90-95%的乙醇适量,5-10℃静置24-48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浓缩至55-60℃测相对密度为1.25-1.35的稠膏,备用;(5)取原料阿斯巴甜、苯甲酸钠分别溶解到水中,备用;(6)将步骤(4)所得稠膏加入其重量3-5倍量的纯净水,再加入溶解后的阿斯巴甜、苯甲酸钠,搅拌5-10min至完全溶解,用离心过滤,转数10000-15000r/min,时间为5-15s,冷藏,静置24-48时,再用离心过滤,转数16000-20000r/min,时间为5-15s,最后封装于20ml瓶中封口,以沸水高温10-15分钟灭菌,冷却,包装,即得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200份、太子参200份、木蝴蝶120份、蝉衣120份、僵蚕120份、凤凰衣80份、紫苏叶80份、竹叶200份、知母150份、麦冬150份、桔梗90份、柯子100份、甘草70份、菊花100份、大青叶100份、连翘100份、山豆根100份、阿斯巴甜0.0015份、苯甲酸钠0.0015份;其制备步骤为:(1)取原料金银花、太子参、木蝴蝶、蝉衣、僵蚕、凤凰衣、紫苏叶放入粉碎机粉碎,过50目筛,得到原料粉,备用;(2)取原料竹叶、知母、麦冬、桔梗、柯子、甘草放入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得到原料粉,备用;(3)取原料菊花、大青叶、连翘、山豆根放入粉碎机粉碎,过40目筛,得到原料粉,备用;(4)将步骤(1)所得原料粉和步骤(2)所得原料粉和(3)所得原料粉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原料重量10倍量的水,煎煮0.8小时,倒出药液,第二次加原料重量8倍量的水,煎煮0.8小时,合并两次药液,过滤,滤液浓缩至55℃测相对密度为1.08的清膏,加95%的乙醇适量,8℃静置24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浓缩至60℃测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备用;(5)取原料阿斯巴甜、苯甲酸钠分别溶解到水中,备用;(6)将步骤(4)所得稠膏加入其重量3倍量的纯净水,再加入溶解后的阿斯巴甜、苯甲酸钠,搅拌5min至完全溶解,用离心过滤,转数10000r/min,时间为5s,冷藏,静置24时,再用离心过滤,转数16000r/min,时间为5s,最后封装于20ml瓶中封口,以沸水高温15分钟灭菌,冷却,包装,即得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所用中药原料药的药理如下:金银花: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太子参: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脾、肺经;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木蝴蝶:性味归经:苦、甘,凉,归肺、肝、胃经;功能主治: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于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蝉衣:味甘,咸,性寒,归肺经,肝经;功效: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音哑,单板机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抽搐,破伤风。僵蚕:性味归经:咸、辛,平,归肝、肺、胃经;功能主治: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凤凰衣:性味:甘,平,归肺、脾、胃兰经;功效主治:益肺化痰,缓急止痛,护疮生肌。紫苏叶:性味归经:辛,温,归肺经;功能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竹叶:性味:甘、辛、淡,寒;入心、肺、胆、胃经;功效: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主治: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知母: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主治:用于温热病壮热烦渴,肺热咳嗽,阴虚干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麦冬: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桔梗: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肺经;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柯子:性味归经:平;苦、酸、涩,归肺、大肠经;主治涩肠敛肺,降火利咽;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咳不止、咽痛音哑。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脾、肺、胃经;功效:补益;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菊花:性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70‑230份、太子参170‑230份、木蝴蝶90‑150份、蝉衣90‑150份、僵蚕90‑150份、凤凰衣50‑110份、紫苏叶50‑110份、竹叶170‑230份、知母120‑180份、麦冬120‑180份、桔梗60‑120份、柯子70‑130份、甘草40‑100份、菊花70‑130份、大青叶70‑130份、连翘70‑130份、山豆根70‑130份、阿斯巴甜0.001‑0.002份、苯甲酸钠0.001‑0.00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银花170-230份、太子参170-230份、木蝴蝶90-150份、蝉衣90-150份、僵蚕90-150份、凤凰衣50-110份、紫苏叶50-110份、竹叶170-230份、知母120-180份、麦冬120-180份、桔梗60-120份、柯子70-130份、甘草40-100份、菊花70-130份、大青叶70-130份、连翘70-130份、山豆根70-130份、阿斯巴甜0.001-0.002份、苯甲酸钠0.001-0.00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为:(1)取原料金银花、太子参、木蝴蝶、蝉衣、僵蚕、凤凰衣、紫苏叶放入粉碎机粉碎,过50-60目筛,得到原料粉,备用;(2)取原料竹叶、知母、麦冬、桔梗、柯子、甘草放入粉碎机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原料粉,备用;(3)取原料菊花、大青叶、连翘、山豆根放入粉碎机粉碎,过40-60目筛,得到原料粉,备用;(4)将步骤(1)所得原料粉和步骤(2)所得原料粉和(3)所得原料粉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原料重量10-12倍量的水,煎煮0.4-1小时,倒出药液,第二次加原料重量6-8倍量的水,煎煮0.4-1小时,合并两次药液,过滤,滤液浓缩至55-60℃测相对密度为1.08-1.15的清膏,加90-95%的乙醇适量,5-10℃静置24-48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滤液浓缩至55-60℃测相对密度为1.25-1.35的稠膏,备用;(5)取原料阿斯巴甜、苯甲酸钠分别溶解到水中,备用;(6)将步骤(4)所得稠膏加入其重量3-5倍量的纯净水,再加入溶解后的阿斯巴甜、苯甲酸钠,搅拌5-10min至完全溶解,用离心过滤,转数10000-15000r/min,时间为5-15s,冷藏,静置24-48时,再用离心过滤,转数16000-20000r/min,时间为5-15s,最后封装于20ml瓶中封口,以沸水高温10-15分钟灭菌,冷却,包装,即得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为:(1)取原料金银花、太子参、木蝴蝶、蝉衣、僵蚕、凤凰衣、紫苏叶放入粉碎机粉碎,过50目筛,得到原料粉,备用;(2)取原料竹叶、知母、麦冬、桔梗、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百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