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培杰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8435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1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贯众15份、山豆根15份、木蝴蝶9份、天花粉10份、黄芩9份、甘草6份、橄榄9份、荆芥6份、牛蒡子10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的中药
技术介绍
急性病毒性咽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部炎症,本病常见于秋冬季及冬春季 之交。属于中医学"喉痹"的范畴。多因风热外邪侵袭着于咽喉,邪气文羁,而致血运行不 畅,变生瘀血。中医学"有咽喉诸病皆属于火"之说。《丹溪心法》:喉痹大多是热痰,热邪循 经灼伤咽喉,使咽喉肿痛,而至咽痛。西医治疗多采用抗病毒、抗感染药物,但病毒多变异, 治疗尚无特异方法,且疗效出现较晚,抗病毒、抗感染药物对部分患者有一定的副作用,加 之注射痛苦,不易被患者接受。中药抗病毒有别于西药,他不是针对某几种病毒,而是对病 毒有广谱的抑杀作用。切中病机,疗效满意。其主要表现为: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先出现针 尖大小的疱瘆,伴有畏寒、发热、胸部灼热疼痛。吞咽困难、声音撕哑、婴幼儿哭闹不安,拒饮 食。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药材研宄现状如下: 贯众【别名】篇苻、烁,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 药渠、黄钟,伯萍、乐藻,草鸱头,伯药、药藻,凤尾草,蕨薇菜根,黑狗脊、贯仲、管仲。【来源】 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 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 土,晒干。【性味】苦,凉。【归经】入肝、胃经。【功能主治】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 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瘆,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 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 【注意】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摘录】《中华本草》。 山豆根【别名】广豆根、山大豆根、黄结。【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 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性味】苦,寒;【归经】归肺、胃经。【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注意】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木蝴蝶【别名】千张纸、兜铃、磊刀树、三百两银药、玉蝴蝶、云故纸、破布子、白故 纸、海船果心、白玉纸、白千层、纸肉、故纸、洋故纸、鸭船层纸、千纸肉、海船皮、满天飞。【来 源】本品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曝晒至果实开裂, 取出种子,晒干。【性味】苦、甘,凉。【归经】归肺、肝、胃经。【功能主治】种子:清肺热,利咽 喉,止咳,止痛。用于急性咽喉炎,声音撕哑,支气管炎,百日咳,胃痛。树皮:清热利湿。用 于传染性肝炎,膀胱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注意】【摘录】《中华本草》。 天花粉【别名】栝楼根,萎根,白药,瑞雪,天瓜粉,花粉,屎瓜根,栝萎粉、萎粉。【来 源】本品为萌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 纵剖成瓣,干燥。【性味】甘、微苦,微寒。【归经】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消肿排 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注 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摘录】《中华本草》。 黄芩【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性味】苦,寒。【归经】归肺、胆、脾、 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 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用法用量】内服:煎 汤,3-9g。【注意】山茱萸、龙骨为之使。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摘录】《中华本草》。 甘草【别名】美草、密甘(蜜甘)、密草、国老、粉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 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 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 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 l〇g。【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摘录】《中华本草》。 橄榄【别名】橄榄子,橄梭,忠果,青果,青子,谏果,青橄榄,白榄,黄榄、甘榄。【来 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果实成熟后采摘,晒干或阴干,或用盐水浸渍后晒干。【性味】 甘涩酸,平。【归经】入肺、胃经。【功能主治】清肺,利咽,生津,解毒。治咽喉肿痛,烦渴,咳 嗽吐血,菌痢,癫痫,解河豚毒及酒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本品味甘、 性涩,表证初起者慎用。【摘录】《中华本草》。 荆芥【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 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性味】辛,微温。【归经】归 肺、肝经。【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瘆。用于感冒,头痛,麻瘆,风瘆,疮疡初起。炒炭治便 血,崩漏,产后血晕。【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注意】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牛蒡子【别名】大力子、牛子、恶实、鼠粘子、牛子根。【来源】中药牛蒡子为菊科二 年生草木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肺、胃经。【功能主治】发 散风热,解毒透瘆,利咽。用于外感风热,咽喉肿痛,麻瘆不透,风热发瘆,热毒疮疡,痄腮肿 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注意】本品性寒滑利,便溏者慎用。【摘录】《中华本 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 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急性病毒性咽炎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种用于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药材制备而成:贯众15份、山豆根15份、木蝴蝶9份、天花粉10份、黄芩9份、甘草6份、橄 榄9份、荆芥6份、牛蒡子10份。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专利技术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急性病毒性咽炎患者 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31例,女29例;对照组男33例,女 27例,年龄4~58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1~3天。2组性另Ij、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急性病毒性咽炎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1)症状:临床上发病急,出 现咽干、灼热、咽疼、吞咽疼,空咽时较进食时明显,有梗阻感、或有发热,全身不适。(2)体 征:咽黏膜充血肿胀、悬雍垂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及咽侧壁红肿,可伴有颁下淋巴结肿大、 压痛。(3)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在70%以上。 2、试验方法 2. 1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专利技术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剂,每日3次。疗程5天。 对照组口服庆大霉素16U、地塞米松(按说明书服用),疗程5天。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 1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治疗5d后咽部症状全部消失; 显效:治疗5d后,咽部症状体征明显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贯众15份、山豆根15份、木蝴蝶9份、天花粉10份、黄芩9份、甘草6份、橄榄9份、荆芥6份、牛蒡子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培杰
申请(专利权)人:许培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