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8218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扳手,包括第一扳手,所述第一扳手包括结构相同的上、下扳手头和分别设置在扳手头后端的上、下扳手杆,对装后的上下扳手头的中央部分形成第一内腔,该第一内腔内嵌设有扳手卡盘,扳手卡盘中央设置有与工作配合的内工作表面,所述上、下扳手杆对装后在其轴向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中沿扳手杆的轴向设置有轴向定位机构,所述手动扳手还包括第二扳手,所述第一扳手和第二扳手通过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扳手杆和第二扳手杆围绕转轴均匀设置若干插孔,所述插孔处连接有插栓。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可以控制扳手拧紧力矩的大小,而且功能多样,使用方便,经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扳手,具体是一种手动扳手。
技术介绍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两端制有夹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使用时沿螺纹旋转方向在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随着应用场合的不同,扳手的规格和尺寸分类越来越多,基本上一种扳手只能专用于一种场合,维修时往往需要携带多个扳手,造成很大的不便,而且具有定力矩功能的扳手在一些场合也会使用,传统的定力矩扳手功能单一,它们所能达到的最大力矩往往受到其自身弹簧及手柄尾端螺纹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扳手,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可以控制扳手拧紧力矩的大小,而且功能多样,使用方便,经济环保。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扳手,包括第一扳手,所述第一扳手包括结构相同的上、下扳手头和分别设置在扳手头后端的上、下扳手杆,所述上扳手头与上扳手杆为一体结构,下扳手头与下扳手杆为一体结构,所述上、下扳手头上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螺孔,所述上、下扳手杆以及上、下扳手头通过穿设在上述定位螺孔中的定位螺钉固连为一体,所述上、下扳手头为环状,对装后的上下扳手头的中央部分形成第一内腔,该第一内腔内嵌设有扳手卡盘,所述扳手卡盘周圈均布有卡槽,扳手卡盘中央设置有与工作配合的内工作表面,所述上、下扳手杆对装后在其轴向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中沿扳手杆的轴向设置有轴向定位机构,所述轴向定位机构通过滑块与扳手卡盘滑动连接,所述手动扳手还包括第二扳手,第二扳手与第一扳手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扳手和第二扳手通过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扳手杆和第二扳手杆围绕转轴均匀设置若干插孔,所述插孔处连接有插栓。进一步,所述轴向定位机构包括滑块、弹簧和调节螺钉,所述滑块和调节螺钉位于第二内腔的两端,所述滑块的前端设置有与上述卡槽相适配的卡接头,所述滑块通过该卡接头与扳手卡盘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调节螺钉的尾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弹簧套设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上,所述调节螺钉与扳手后部的螺纹旋合。进一步,所述卡槽的形状呈四分之一圆形,卡槽为若干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轴向定位机构的设置可以使扳手实现沿一个方向旋转时的最大力矩为一定值且可以利用调节螺钉调整弹簧压紧力控制扳手拧紧力矩的大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反转使用,通过调节螺钉调整弹簧的压紧力,使弹簧的压紧力很小,即可实现单向驱动功能。第一扳手杆和第二扳手杆转动到需要的角度后,将插栓插入插孔即可固定角度,软管方便保持和寻找插栓,防止插栓意外丢失,通孔便于悬挂和携带扳手,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经济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扳手卡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扳手,2.上扳手头,3.上扳手杆,4.定位螺孔,5.扳手卡盘,6.卡槽,7.第二内腔,8.轴向定位机构,9.滑块,10.第二扳手,11.插孔,12.转轴,13.插栓,14.弹簧,15.调节螺钉,16.第一支撑柱,17.第二支撑柱,18.软管,19.通孔,20.卡接头,21.工作表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手动扳手,包括第一扳手1,所述第一扳手1包括结构相同的上、下扳手头2和分别设置在扳手头后端的上、下扳手杆3,所述上扳手头2与上扳手杆3为一体结构,下扳手头2与下扳手杆3为一体结构,所述上、下扳手头2上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螺孔4,所述上、下扳手杆3以及上、下扳手头2通过穿设在上述定位螺孔4中的定位螺钉固连为一体,所述上、下扳手头2为环状,对装后的上下扳手头2的中央部分形成第一内腔,该第一内腔内嵌设一扳手卡盘5,所述扳手卡盘5周圈均布有卡槽6,扳手卡盘5中央设置有与工作配合的内工作表面21,所述上、下扳手杆3对装后在其轴向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二内腔7,所述第二内腔7中沿扳手杆3的轴向设置有轴向定位机构8,所述轴向定位机构8通过滑块9与扳手卡盘5滑动连接,所述手动扳手还包括第二扳手10,第二扳手10与第一扳手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扳手1和第二扳手10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扳手杆和第二扳手杆围绕转轴12均匀设置若干插孔11,所述插孔11处插接有插栓13,所述插栓13的一端连接有软管18,所述软管18另一端与转轴12固定连接,这样可以方便保持和寻找插栓13,防止插栓13意外丢失,所述转轴12上设有通孔19,便于悬挂和携带扳手。进一步,所述轴向定位机构8包括滑块9、弹簧14和调节螺钉15,所述滑块9和调节螺钉15位于第二内腔7的两端,所述滑块9的前端设置有与上述卡槽6相适配的卡接头20,所述滑块9通过该卡接头20与扳手卡盘5滑动连接,所述滑块9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16,调节螺钉15的尾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柱17,所述弹簧14套设在第一支撑柱16和第二支撑柱17上,所述调节螺钉15与扳手后部的螺纹旋合。进一步,所述卡槽6的形状呈四分之一圆形,卡槽6为若干个。使用时,扳手转动的方向转动即可实现扳手的定力矩功能,扳手的最大拧紧力矩为一定值,当最大拧紧力矩超过规定值时,弹簧14被压缩,扳手卡盘5与滑块9发生相对滑动,如果继续转动扳手,扳子卡盘6将不再转动,此时可以利用调节螺钉15调整弹簧14的压紧力从而控制扳手拧紧力矩的大小;当扳手按照图1中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时,扳手的转动将不受力矩大小的限制,此时,用调节螺钉15调整弹簧14的压紧力,使弹簧14的压紧力很小,则按图1中扳手转动方向转动时,弹簧14很容易被压缩,从而实现扳手的单向驱动的功能。第一扳手1和第二扳手10既可以根据需要合在一起使用又可以转动成各种角度来使用,第一扳手1和第二扳手10转动到需要的角度后,将插栓13插入插孔11即可固定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扳手,所述第一扳手包括结构相同的上、下扳手头和分别设置在扳手头后端的上、下扳手杆,所述上扳手头与上扳手杆为一体结构,下扳手头与下扳手杆为一体结构,所述上、下扳手头上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螺孔,所述上、下扳手杆以及上、下扳手头通过穿设在上述定位螺孔中的定位螺钉固连为一体,所述上、下扳手头为环状,对装后的上下扳手头的中央部分形成第一内腔,该第一内腔内嵌设有扳手卡盘,所述扳手卡盘周圈均布有卡槽,扳手卡盘中央设置有与工作配合的内工作表面,所述上、下扳手杆对装后在其轴向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中沿扳手杆的轴向设置有轴向定位机构,所述轴向定位机构通过滑块与扳手卡盘滑动连接,所述手动扳手还包括第二扳手,所述第一扳手和第二扳手通过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扳手杆和第二扳手杆围绕转轴均匀设置若干插孔,所述插孔处连接有插栓,所述插栓的一端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扳手,所述第一扳手包括结构相同的上、下扳手头和分别设置在扳手头后端的上、下扳手杆,所述上扳手头与上扳手杆为一体结构,下扳手头与下扳手杆为一体结构,所述上、下扳手头上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螺孔,所述上、下扳手杆以及上、下扳手头通过穿设在上述定位螺孔中的定位螺钉固连为一体,所述上、下扳手头为环状,对装后的上下扳手头的中央部分形成第一内腔,该第一内腔内嵌设有扳手卡盘,所述扳手卡盘周圈均布有卡槽,扳手卡盘中央设置有与工作配合的内工作表面,所述上、下扳手杆对装后在其轴向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中沿扳手杆的轴向设置有轴向定位机构,所述轴向定位机构通过滑块与扳手卡盘滑动连接,所述手动扳手还包括第二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渠文姗
申请(专利权)人:微普安全科技徐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