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接工艺风力供给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749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接工艺风力的供给方法及装置。该方法的特征是将卷烟厂卷接设备现有的卷接工艺风力用多台风机单独供给的方法,改成用1台风机集中供给的方法。为实施该方法而专门设计的、用以平衡卷烟机和装接机间高压差的调压器,包括由法兰盘1和圆筒9组成的进风管和出风管;圆筒3、端盖8和导流器10组成的壳体;文丘里管4、导向套5、导向杆6、钢丝绳7、拉伸器11组成的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卷烟厂的技术改造。(*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接工艺风力供给方法及装置,具体说,就是卷烟厂中卷烟机和装接机的风力供给方法及装置。在卷烟厂中,由于卷接工艺过程会产生大量粉尘,因此,在考虑工艺风力供给方法时,还必须同时考虑除尘方法。依据两者的关系,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卷接工艺风力供给是用多台风机单独供给的方法,通常有如下两种(一)单机工艺风力与单机除尘的方法该方法就是不加任何改造,原封不动地使用现有的卷烟机和装接机。按动力源的不同,现有的卷烟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法国德库菲勒(Decoufla)公司生产的LOF、LOGA型为代表、用1台高压风机作动力源的单一负压吸丝成型的卷烟机;另一类是以英国莫林斯公司(Molins)生产的MK型为代表、用1台中压风机和1台高压风机作动力源的压抽混合吸丝成型的卷烟机。现有的装接机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德国豪尼(Hauni)公司生产的MAX-S、MAX-D型为代表,用风机作动力源的装接机;另一类是以德国的MAX-Ⅲ和英国的PA型为代表,用真空泵作动力源的装接机。每一台卷烟机、装接机自身都带有单机除尘器或过滤器。附图说明图1-(a)为法国型卷烟机结构示意图。它包括风机1、除尘器2、吸丝道3、增压网板4、吸丝带5、吸气梁6及其连接管道与附件等。在卷烟成型过程中,由机械装置不断传送到吸丝道底部的烟丝,通过吸丝道风流连续不断地输送并被吸附到吸丝带上,吸丝带不停地转动,并把吸丝带上的烟丝输送到纸带上,形成运动的烟条,最后通过烟枪等装置成型。吸丝道风流的一部分穿过吸丝带,进入吸气梁的风室,另一部分通过增压网板4及管道与来自风室的风流混合,经除尘器2净化后,由风机1排至车间。图1-b为德国的一种装接机结构示意图。它包括风机1、过滤器2、集气管3、左连接管4、左集气室5、右连接管6、右集气室7、迷宫除尘器8以及与各吸支鼓相连的管道3-1,5-1……5-7,7-1……7-4等。风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其主要功能是使烟支稳定地吸附在各转动的吸支鼓上,从而保证滤嘴卷烟高速装接的质量。图1-c为单机工艺风力与单机除尘方法的方框图。图中设J1……Jn为卷烟机,Z1……Zn为装接机,F1…Fn,F′1……F′n分别为卷烟机和装接机的高压小风机,C1……Cn,C′1……C′n分别为卷烟机和装接机的除尘器。J1-Z1至Jn-Zn间用虚线连接表示两者联合工作或不联合工作。联合工作指的是卷烟机和装接机配套形成卷接机组,卷烟和装接两道工序是连续的。不联合工作则指它们相互独立,两道工序之间不连续,但每一台卷烟机或装接机均有自己的独立风力系统。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不能保证卷接机组的运转稳定、连续、高速、可调。因为1)风机为高压头(600~700dapa)、小流量(0.2~0.5m3/s)的前向式离心风机,这种风机目前尚无成功的设计模型,在制造上也存在一定困难。风机特性曲线变化平缓,有驼峰区。这种特性与所使用的卷接设备的工艺风力特性不十分匹配;2)系统单元数目多。风机、除尘器又分散在各独立单元中,除尘器的容尘量多少,影响工艺风力,且未设置风量调节装置,因而不便于实现系统的集中管理和自动控制,致使系统稳定性和适应性差;3)由于高压小风机随机台设置,风机进出口受空间限制,风流不稳定;4)系统中风机和除尘器多,故障多,维修工作量大,不便于设置备份冗余系统。2.车间工作环境差,工人劳动条件差。原因是1)各单元的风机和除尘器设置在车间内,给车间带来二次扬尘、气动噪声和废热等危害,尤其是装接机的过滤器处于高压风机的正压端,尽管过滤器的总除尘效率高,但对于0.4μ以下的呼吸性粉尘的分级效率较低,在正压作用下极易散发于车间内;2)风机风量小,且缺乏综合考虑,不能对卷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全方位控制。(二)单机工艺风力与多机尾部集中除尘方法。图2为该方法的方框图。图中设J1……Jn为卷烟机,Z1……Zn为装接机,F1……Fn和F′1……F′n分别为卷烟机和装接机的高压小风机,CJ、CZ分别为卷烟系统和装接系统的除尘器,fJ、fZ分别为卷烟系统和装接系统的中压除尘风机。该方法风力系统实质上是一种多风机的并串联联合工作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拆除或未拆除单机(包括卷烟机J1……Jn,装接机Z1……Zn)除尘器,保留单机工艺用高压小风机F1……Fn,F′1……F′n,构成单机工艺风力系统;(2)用管道及其附件将各卷烟工艺系统和装接工艺系统分别并联起来,即将高压小风机F1……Fn和F′1……F′n的出风口分别并联起来,使其形成两个独立的并联工艺风力系统;(3)用管道及其附件将上述两个独立的并联工艺风力系统与CJ、fJ和CZ、fZ分别串联起来,构成两个单机工艺风力与多机尾部集中除尘系统。由于该方法中的总除尘装置设置在车间外,以集中除尘取代了单机除尘,因此,对于降低车间粉尘浓度有明显效果,但对工艺风力不仅没有改善,而且有时对工艺风力会产生不良影响。主要问题仍然是不能保证卷烟机、装接机,特别是卷接机组的运转稳定、连续、高速、可调。因为系统中风机连接方式属并-串联形式,加之系统中又无合适的调节装置,因而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各单元高压小风机之间及其与系统的中压风机之间均会发生相互影响,特别是在系统负荷变动的情况下更为显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方法的缺点,提供一种多机组卷接工艺与除尘风力的集中供给方法和装置。该方法能够保证卷接机组的运转稳定、连续、高速、可调和改善车间作业环境,实现文明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将现有的卷接工艺风力用多台风机单独供给的方法,改成用1台风机集中供给的方法,并将风机、除尘器设置在单独的风机房、除尘房内,它包括如下步骤1)拆除每台卷烟机(J1……Jn)和装接机(Z1……Zn)原配的小风机、除尘器;2)用风管及其附件将卷烟机(J1……Jn)的需风点与分风盒(H1……Hn)的进风口、分风盒的出风口及调压器(T1……Tn)的进风口串联;将装接机(Z1……Zn)的需风点与分风盒(H′1……H′n)的进风口串联,形成多个串联供风的一级支路;3)用风管及其附件将上述串联供风的一级支路出风口,即卷烟机调压器(T1……Tn)的出风口,与装接机分风盒(H′1……H′n)的出风口并联起来,形成一个并联供风的二级支路;4)用风管及其附件将上述并联供风的二级支路出风口与单独设置在主风路里的除尘器(C)的进风口、除尘器(C)的出风口及离心风机(F)的进风口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多机台或机组卷接工艺与除尘的风力集中供给系统。为使用上述方法而专门设计的专用装置,它包括(1)与卷烟机需风点连通的分风盒(H1……Hn);(2)平衡卷烟机与装接机之间高压差的调压器(T1……Tn),其进风口与分风盒的出风口连接,其出风口经二级支路与主风路进风口连通;(3)与装接机需风点连通的分风盒(H′1……H′n),其出风口经二级支路与主风路进风口连通;(4)为多机组卷接工艺清除烟草粉尘的除尘器(C),其进风口与主风路进风口连通;(5)为多机组卷接工艺与除尘提供动力的风机(F),其进风口与除尘器(C)出风口连接。上述专用装置调压器,为文丘里管调压器,它包括由法兰盘1和圆筒9组成的进风管和出风管;圆筒3、端盖8和导流器10焊成的壳体;文丘里管4、导向套5、导向杆6、钢丝绳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接工艺风力的供给方法及装置。该方法的特征是将卷烟厂卷接设备现有的卷接工艺风力用多台风机单独供给的方法,改成用1台风机集中供给的方法。为实施该方法而专门设计的、用以平衡卷烟机和装接机间高压差的调压器,包括由法兰盘1和圆筒9组成的进风管和出风管;圆筒3、端盖8和导流器10组成的壳体;文丘里管4、导向套5、导向杆6、钢丝绳7、拉伸器11组成的调节机构。本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卷烟厂的技术改造。 …Hn’)的出风口并联起来,形成一个并联供风的二级支路;4)用风管及其附件将上述并联供风的二级支路出风口与单独设置在主风路里的除尘器(C)的进风口、除尘器(C)的出风口及离心风机(F)的进风口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多机组卷接工艺与除尘的风力集中供给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卷接工艺风力供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拆除每台卷烟机(J1……Jn)和装接机(Z1……Zn)原配的小风机、除尘器;2)用风管及其附件将卷烟机(J1……Jn)的需风点与分风盒(H1……Hn)的进风口、分风盒的出风口及调压器(T1……Tn)的进风口串联;将装接机(Z1……Zn)的需风点与分风盒(H1’……Hn’)的进风口串联,形成多个串联供风的一级支路;3)用风管及其附件将上述串联供风的一级支路出风口,即卷烟机调压器(T1……Tn)的出风口,与装接机分风盒(H1’……Hn’)的出风口并联起来,形成一个并联供风的二级支路;4)用风管及其附件将上述并联供风的二级支路出风口与单独设置在主风路里的除尘器(C)的进风口、除尘器(C)的出风口及离心风机(F)的进风口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多机组卷接工艺与除尘的风力集中供给系统。2.一种为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而专门设计的专用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思明戴石良袁一军李继成袁国安李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第六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