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6089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5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包括萃取支路、脂质体供应支路、携带剂供应支路以及制剂装置,该系统能够实现将经萃取天然物后获得的营养素的超临界流体溶液与溶有脂质体材料的超临界流体相混合,然后混合液经喷嘴喷出制得营养素的脂质体前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萃取所得的营养素容易被氧化而导致营养品质变差的问题,能够较好的保持营养成分的活性,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物中营养素的提取,尤其涉及一种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该装置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利用脂质体完成制剂。
技术介绍
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的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无毒无害、无腐蚀性、较低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等优势,在高端营养保健品制造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利用其作为主要介质进行的萃取、制剂等工艺技术具有操作温度低、无有机溶剂残留等特点,因而特别适用于从天然物中提取高端营养品。在以超临界流体作为媒介的各种工艺中,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天然物中的营养成分的技术是最为成熟的工艺技术之一,并已有用于实际生产的报道。但是,萃取获得的一些营养素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在色泽、性能、功用等诸多方面对其产生影响,使营养素品质变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稳定化处理。脂质体是一种类似于生物膜结构的单层或多层囊泡,在医药及化妆品领域已经获得了大量的应用,自上世纪90年代后,脂质体在食品工业中逐渐开始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作为载体,脂质体能够将营养素包裹在其中而不与外界的空气接触,同时脂质体极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缓释和长效性都特别适用于高端营养素功能品的制备需求。但由于脂质体需要在水中才能形成和保存,因此人们提出了脂质体前体的概念,即将构成脂质体的各种材料制成一种干燥且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颗粒制剂作为其前体制剂,该制剂一旦加水,即可发生水合作用,在水中分散形成脂质体混悬液,这可以解决脂质体的高温灭菌问题和稳定性问题,并且便于储存和运输,有利于脂质体的工业化和商品化。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技术在制备营养素微粒方面,包括制备脂质体前体已有不少报道,最主要的技术之一是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该方法是将溶质溶于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或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增溶剂的混合液中,该溶液在极短时间内在一个特制喷嘴中喷出,压力迅速降低,从而使瞬间达到极高的过饱和状态,从而使溶质大量析出,生成大量的微小颗粒。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萃取所得的营养素容易被氧化而导致营养品质变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节省了天然物中营养素从萃取到脂质体前体化的中间步骤,强化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应用效率,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天然物中的营养成分不与空气接触,更好的保护了天然物中营养素的活性成分。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包括萃取支路、脂质体供应支路、携带剂供应支路以及制剂装置;所述萃取支路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二氧化碳贮罐、冷却罐、混合器、预热器、萃取釜;所述脂质体供应支路包括脂质体溶液贮罐;所述携带剂供应支路包括携带剂贮罐,在携带剂贮罐上设置有两个出口管线,一出口管线连接所述混合器的入口,另一出口管线连接所述脂质体溶液贮罐的入口;所述制剂装置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混合罐和接收罐,所述接收罐的入口处设置有喷嘴;所述混合罐的入口通过管线分别连接所述萃取釜的出口以及所述脂质体溶液贮罐的出口。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括流体回收支路,该支路包括携带剂回收罐,所述携带剂回收罐的入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接收罐的出口,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冷却罐的入口。其中,所述二氧化碳贮罐上设置有压力显示器;所述携带剂贮罐上设置有温度显示器;所述冷却罐、混合器、脂质体溶液贮罐、萃取釜、混合罐、接收罐上,以及预热器的出口管线上均设置有压力显示器和温度显示器。其中,所述携带剂贮罐与所述混合器之间的管线上依次设置有第四阀门、第二输送泵、第二流量控制计、第五阀门,在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计和所述第五阀门间设置支线并连接第六阀门作为放空阀,所述第五阀门和所述混合器间设置支线并连接第七阀门作为放空阀。其中,所述萃取釜与所述混合罐之间的管线上依次设置有第十阀门、第五输送泵、第五流量控制计和第十五阀门,所述萃取釜和第十阀门之间设置支线并连接第十一阀门作为放空阀。其中,所述脂质体溶液贮罐与所述混合罐之间的管线上依次设置有第十二阀门、第四输送泵、第四流量控制计和第十三阀门,所述第四流量控制计和第十三阀门间设置有第十四阀门作为放空阀。其中,所述混合罐与接收罐之间的管线上依次设置有第六阀门、第六流量控制计、第十六阀门,所述第六流量控制计和和所述第十六阀门之间设置支线并连接第二十阀门作为放空阀。其中,所述接收罐与所述携带剂回收罐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十七阀门,所述接收罐和所述第十七阀门之间设置支线并连接第十八阀门作为放空阀。其中,所述携带剂回收罐与所述冷却罐之间的管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七输送泵、第七流量控制计和第十九阀门,所述第十九阀门与冷却罐间设置支线并连接第二十二阀门作为放空阀。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过程与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制粒过程相结合,利用该系统可实现萃取天然物中的营养素并制得其脂质体前体,整个过程无毒无害且可在和温和条件下完成,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天然物中的营养成分不与空气接触,更好的保护了天然物中营养素的活性成分;与传统的先萃取再制剂的过程相比,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系统进行操作节省了中间步骤;通过进一步设置流体回收支路,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强化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应用效率,实现了利用一套系统直接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得脂质体前体的工艺过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二氧化碳贮罐;2、携带剂贮罐;3、冷却罐;4、混合器;5、脂质体溶液贮罐;6、预热器;7、萃取釜;8、混合罐;9、接收罐;10、喷嘴;11、携带剂回收罐;12、强力搅拌系统;B、输送泵;T、温度显示器;P、压力显示器;F、流量控制计;V、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图1中,本专利技术中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包括萃取支路、脂质体供应支路、携带剂供应支路和制剂装置以及流体回收支路;所述萃取支路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二氧化碳贮罐1、冷却罐3、混合器4、预热器6、萃取釜7;二氧化碳贮罐1和冷却罐3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一阀门V1;冷却罐3和混合器4之间的管线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阀门V2、第一输送泵B1、第一流量控制计F1、第三阀门V3;混合器4和预热器6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八阀门V8;预热器6和萃取釜7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九阀门V9。所述脂质体供应支路包括脂质体溶液贮罐5;所述携带剂供应支路包括携带剂贮罐2,在携带剂贮罐2上设置有两个出口管线,一出口管线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萃取支路、脂质体供应支路、携带剂供应支路以及制剂装置;所述萃取支路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二氧化碳贮罐(1)、冷却罐(3)、混合器(4)、预热器(6)、萃取釜(7);所述脂质体供应支路包括脂质体溶液贮罐(5);所述携带剂供应支路包括携带剂贮罐(2),在携带剂贮罐(2)上设置有两个出口管线,一出口管线连接所述混合器(4)的入口,另一出口管线连接所述脂质体溶液贮罐(5)的入口;所述制剂装置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混合罐(8)和接收罐(9),所述接收罐(9)的入口处设置有喷嘴(10);所述混合罐(8)的入口通过管线分别连接所述萃取釜(7)的出口以及所述脂质体溶液贮罐(5)的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萃取支路、脂质体供应支路、携带剂供应支路以及制剂装置;所述萃取支路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二氧化碳贮罐(1)、冷却罐(3)、混合器(4)、预热器(6)、萃取釜(7);所述脂质体供应支路包括脂质体溶液贮罐(5);所述携带剂供应支路包括携带剂贮罐(2),在携带剂贮罐(2)上设置有两个出口管线,一出口管线连接所述混合器(4)的入口,另一出口管线连接所述脂质体溶液贮罐(5)的入口;所述制剂装置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混合罐(8)和接收罐(9),所述接收罐(9)的入口处设置有喷嘴(10);所述混合罐(8)的入口通过管线分别连接所述萃取釜(7)的出口以及所述脂质体溶液贮罐(5)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流体回收支路,该支路包括携带剂回收罐(11),所述携带剂回收罐(11)的入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接收罐(9)的出口,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冷却罐(3)的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贮罐(1)上设置有压力显示器(P0);所述携带剂贮罐(2)上设置有温度显示器(T0);所述冷却罐(3)、混合器(4)、脂质体溶液贮罐(5)、萃取釜(7)、混合罐(8)、接收罐(9)、携带剂回收罐(11)上,以及预热器(6)的出口管线上均设置有压力显示器和温度显示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从天然物中提取营养素并制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剂贮罐(2)与所述混合器(4)之间的管线上依次设置有第四阀门(V4)、第二输送泵(B2)、第二流量控制计(F2)、第五阀门(V5),在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计(F2)和所述第五阀门(V5)之间设置支线并连接第六阀门(V6)作为放空阀,所述第五阀门(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真王秀东王梓屹查闲君王晨殷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