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装置及其集气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4383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3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冷装置及其集气瓶。集气瓶包括一瓶体、一进水通道、一出水通道以及一阻隔板。进水通道设置于瓶体的一端,并延伸至瓶体内,出水通道设置于瓶体的另一端,并延伸至瓶体内。阻隔板设置于瓶体内,并位于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之间。其中,瓶体的口径尺寸大于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口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液冷装置及其集气瓶,特别关于一种应用于水冷式散热装置的集气瓶。
技术介绍
在现今,不论是汽车、电冰箱、个人电脑、各种电子装置等中,当引擎、马达或中央处理器等元件在运作时都会产生多余的热能,而这些热能若无法有效地排除,在热能逐渐累积之下,过量的热能会导致处理器或其他重要元件的效能降低甚至损坏。因此在这些装置中,皆具有散热装置来排除各项元件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以提高装置或设备整体的运作效能,而如何让散热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已成为重要的关键。一般来说,散热装置的散热方法主要被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冷式散热,另一种是水冷式散热。其中因为水的导热性约为空气的26倍,所以在散热效果上,水冷式散热比气冷式散热更具有较高的散热效果。而水冷式散热装置为了要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较佳为装置的管路中只有液体且不存在气体,但是在长时间使用下,仍可能会有外部的气体进入管路中,进入管路中的气体会降低管路中冷却水整体的导热性,所以水冷式散热装置(液冷装置)中较佳为设置集气装置,例如是集气瓶,来收集管路中的气体,以维持液冷装置的散热效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简易有效的液冷装置及其集气瓶,能透过有效地收集液冷装置管路中的空气,使液冷装置的管路保持在只具有液体的状态,避免管路中的空气造成散热效率损失,同时进一步提高液冷装置的散热效率,已成为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简易有效的液冷装置及其集气瓶,能透过有效地收集液冷装置管路中的空气,使液冷装置的管路保持在只具有液体的状态,避免管路中的空气造成散热效率损失,同时进一步提高液冷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技术的一种液冷装置及其集气瓶,集气瓶包括一瓶体、一进水通道、一出水通道以及一阻隔板。进水通道设置于瓶体的一端,并延伸至瓶体内,出水通道设置于瓶体的另一端,并延伸至瓶体内。阻隔板设置于瓶体内,并位于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之间。其中,瓶体的口径尺寸大于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口径尺寸。在一实施例中,阻隔板的周缘至少部分连结于瓶体的内壁。在一实施例中,阻隔板的周缘全部连结于瓶体的内壁时,阻隔板具有至少一开口。在一实施例中,阻隔板与瓶体的内壁所夹的角度为直角、锐角、或钝角。在一实施例中,阻隔板呈平板状、波浪状、弯折状、或其组合的形状。在一实施例中,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为对准设置或错位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瓶体为刚性体,其材质包括金属、塑胶、或其组合的复层结构。在一实施例中,瓶体为弹性体,其材质包括硅胶、或橡胶。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技术的一种液冷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一集气瓶。集气瓶包括一瓶体、一进水通道、一出水通道以及一阻隔板。进水通道设置于瓶体的一端,并延伸至瓶体内,出水通道设置于瓶体的另一端,并延伸至瓶体内,其中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的一端分别组接于本体的进水口及出水口,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的另一端则分别组接于集水瓶的出水通道及进水通道。阻隔板设置于瓶体内,并位于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之间,且瓶体的口径尺寸大于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的口径尺寸。在一实施例中,本体更包括一泵,泵对于本体内的一液体进行加压,驱使液体在本体内、第二管路、集气瓶、及第一管路之间流动。承上所述,本技术的液冷装置的集气瓶能够有效地收集液冷装置管路中的空气,当空气进入集气瓶时,空气会顺着阻隔板停留在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延伸至瓶体的部分与瓶体之间形成的集气空间,同时也能避免空气从出水通道再度流出,达到收集空气、减少管路中空气的目的。另外,由于瓶体本身可作任意角度的转动,不论集气瓶随着外部环境作了何种移动或位移,皆能防止空气再度进入出水通道,维持其收集气体的机能运作,因此可应用在各种设备的液冷装置中,例如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液冷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集气瓶应用于液冷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集气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集气瓶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A至图4B为本技术集气瓶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集气瓶11:瓶体111:内壁12:进水通道121、131:部分13:出水通道14、14c、14d、14e:阻隔板141:开口a:空气S:集气空间θ:夹角2:液冷装置20:本体201:进水口202:出水口203:泵21: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液冷装置及其集气瓶,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另外,本技术所有实施方式的图示只是示意,不代表真实尺寸与比例。关于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界定,用以方便说明并非是限定本技术。关于本技术中所使用的元件名称或用词,除有特别注明之外,皆具有在本领域中的通常意义,本领域技术人员自可毫无疑义地从中理解其涵义。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集气瓶应用于液冷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集气瓶的示意图。本技术液冷装置2包括一本体20、一第一管路21、一第二管路22及一集气瓶1。其中本体20具有一进水口201及一出水口202,且本体20内设有一泵203,泵203可对于本体20内的液体进行加压,驱使液体在本体20内、第二管路22、集气瓶1、及第一管路21之间流动,以形成封闭的流动路径。本技术集气瓶1包括一瓶体11、一进水通道12、一出水通道13及一阻隔板14。其中第一管路21、第二管路22的一端分别组接于本体20的进水口201及出水口202,第一管路21、第二管路22的另一端则分别组接于集气瓶1的出水通道13及进水通道12。再者,进水通道12设置在瓶体11的一端,且进水通道12还延伸至瓶体11内,出水通道13则设置在瓶体11的另一端,与进水通道12同样地,出水通道13亦延伸至瓶体11内。阻隔板14设置于瓶体11内,且位于进水通道12与出水通道13之间。瓶体11的口径尺寸大于进水通道12与出水通道13的口径尺寸;且进水通道12及出水通道13设置在瓶体11的位置,可为瓶体11相对的两端、或是相邻的两端,本技术不作限制。此外,图式虽以进水通道12轴向对准出水通道13的设置为例作说明,但进水通道1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气瓶,包括:一瓶体;一进水通道,设置于该瓶体的一端,并延伸至该瓶体内;一出水通道,设置于该瓶体的另一端,并延伸至该瓶体内;以及一阻隔板,设置于该瓶体内,并位于该进水通道与该出水通道之间;其中,该瓶体的口径尺寸大于该进水通道和该出水通道的口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气瓶,包括:
一瓶体;
一进水通道,设置于该瓶体的一端,并延伸至该瓶体内;
一出水通道,设置于该瓶体的另一端,并延伸至该瓶体内;以及
一阻隔板,设置于该瓶体内,并位于该进水通道与该出水通道之间;
其中,该瓶体的口径尺寸大于该进水通道和该出水通道的口径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气瓶,其中该阻隔板的周缘至少部分连结于该瓶
体的内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气瓶,其中该阻隔板的周缘全部连结于该瓶体的
内壁时,该阻隔板具有至少一开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气瓶,其中该阻隔板与该瓶体的内壁所夹的角度
为直角、锐角、或钝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气瓶,其中该阻隔板呈平板状、波浪状、弯折状、
或其组合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气瓶,其中该进水通道与该出水通道为对准设置
或错位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气瓶,其中该瓶体为刚性体,其材质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昭文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